第七十七章 逃(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日,風洛河告別嶽飛等人,出發往臨安。
好不容易來到這數千年前的古老神州,風洛河當然不會大煞風景地選擇駕駛自己的古董越野趕路,而是入鄉隨俗,進入已經被項羽提前挖出來的京杭大運河乘船南下。
京杭大運河是這個時代工程最大、裡程最長的人工運河。
在風洛河前世,這條運河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乃春秋時期吳國為伐齊國而開鑿,隋朝大幅度擴修並貫通至都城洛陽且連涿郡,元朝翻修時棄洛陽而取直至北京。
這條運河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經過項羽和項無恨兩代人的努力才算建成,南起臨安,北到幽州,是中原唯一一條南北走向的大河,途經四省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7公裡。
運河對華夏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河邊早有一艘樓船在等候。
古代的船也就那樣,沒什麼看頭,風洛河感興趣的是沿途的風景。
一路拿著手機照照相拍拍影片,入夜時打打坐練練功,無聊時學學刀悟悟劍,再伴著兩岸看不盡的青山綠水,聽不完的猿聲鳥鳴,本來沉悶的旅程倒是很快就進入尾聲。
北方已淪為戰區,自然是寂靜荒涼,但越往南越是熱鬧。
各式大大小小的商船、客船、官船開始充斥眼簾。
千帆竟過,百舸爭流。
四方邊關戰火連天,每天都有人傷亡,燕雲十六州尚被大清的鐵蹄肆虐,東南沿海也在被東瀛倭寇蹂躪,西、南同樣在異族的兵鋒下傷痕累累,但內陸地區卻歌舞昇平。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不外如是。
臨安將近,張姓太監等人都有些興奮,唯有風洛河依然很平靜。
平靜地思考著之後的路,平靜地悟著天刀九問和天外飛仙,平靜地嘗試著修煉神刀斬和覆雨劍法。
這樣的平靜一直至魏狂歌到來。
魏狂歌來的時候風洛河正站在甲板上,所以他第一眼就看到了那葉正朝著樓船電射而來的孤舟,和舟上的人。
那葉小舟即將撞到樓船時突然從中分成兩半,如離弦之箭般從樓船兩側飛出,在水面上劃出兩道顯眼的水痕,之後漸漸沉沒,而小舟上的人已經輕松地跨過幾十丈距離,如散步一樣隨意地來到了風洛河對面。
淩空虛度,縮地成寸。
這是踏入大宗師境界的標誌,也是天人合一的象徵,距離肉身飛行僅有一步之遙。
大宗師,天人境後期,四星強者。
風洛河不認識魏狂歌,但他知道這是一個高手,比努爾哈赤高出很多很多,有能力殺死自己的高手。
那人臉上掛著輕松的笑容,道:“風洛河?”
“正是。”風洛河應道,“閣下是天地盟盟主還是魔門之主?”
“在下魏狂歌。”
魔門之主魏狂歌,天下第二高手。
“原本是魏門主。”風洛河道,“不知有何貴幹?”
“要向風兄討教項羽來歷與異界秘聞。”
風洛河以二十歲的年紀連斬九品和宗師、宋離等人短時間內突破、燕雲十八騎身上會發光會隱形的仙界戰衣等等情報,伴隨著“蒼穹城”這個名字和“天上白玉京”這個傳說在各大勢力的高層間掀起軒然大波。
說他裝神弄鬼者有之,對此堅信不疑的也不少,魏狂歌是屬於那類對他的來歷很感興趣卻還有些懷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