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燕雲(第1/3頁)
章節報錯
燕雲十六洲。
易守難攻,北方屏障,兵家必爭之地。
這個原本應該到後晉的時候才被兒皇帝石敬瑭割讓給契丹的地區如今變成了滿清的養馬場。
這是被他們的八旗大軍硬生生打下來的,不是割讓、不是交易,而是侵略。
建光十六年四月,清軍進攻大楚,兵圍幽州。幽州太守史明固守孤城,急命各鎮赴援,但各鎮抗令拒不發兵。清軍乘機誘降,史明嚴詞拒絕。清軍主帥皇太極先後五次親自致書,史明都不啟封緘。
清軍攻城,史明率軍民浴血而戰,歷七晝夜。
二十五日城破,軍民逐巷奮戰,大部壯烈犧牲。清軍縱兵屠戮,“十日不封刀”。燒殺淫掠,無惡不作,繁華都市頓成廢墟。
城破後史明被俘,皇太極勸諭歸降。
史明言:“城存與存,城亡與亡,我頭可斷,而志不可屈。”
遂被殺。
此為幽州十日。
十日殺五十萬人。
……
建光十六年九月,清軍短短五個月時間就攻下燕雲,十月下剃發令,命令十天之內,燕雲民眾一律剃頭,“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剃發令下,群情激奮,民眾紛紛起而抗清。
十月五日,蔚縣降將耿仲明強制剃發,起義爆發。
城郊居民一呼而起,打敗來剿清軍,困守孤城。
民眾公推黃淳耀、侯峒曾出面領導抗清。降將李成棟率清兵猛攻,城中居民冒雨奮戰,堅守不屈,然大清兵鋒強盛,五日破城。
侯峒曾投河而死,黃淳耀自縊,城中無一人投降。
清軍屠城,殺兩萬餘人後棄城而去。
次日朱瑛又率眾入城,組織抗清,旋敗,再遭清兵屠殺。
十月十六日楚將吳之藩起兵,反攻蔚縣,亦敗,蔚縣第三次遭屠城。
此為“蔚縣三屠”。
屠民十萬。
……
建光二十一年二月,清軍以皇太極為帥,在寒冬尚未完全褪去時就南下攻楚,勢如破竹,北地淪陷。
楚朝大驚,命神武侯嶽飛率本部兵馬出征,抗擊滿清,戰無不勝的八旗精兵首次被阻。
建光二十一年五月,風洛河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