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增色(第1/2頁)
章節報錯
頭戴步搖,身著曳地長裙,陶洛腳步輕移,上身卻絲毫未動,如同從古畫中走出的貴族仕女,姍姍靠近。
明明是同一副容貌,換成武林盟主家的大小姐就給人完全不同的感受。
美人畫皮難畫骨,也許就是如此。
沿途看到的人面面相覷。
“這是陶洛?那個老被吐槽沒演技,連累大家反複重來的小演員?”
“這哪裡是演戲,是古人活了啊。”
陶洛不知道眾人為什麼要這副表情看她。她不懂演戲,她只是懂怎麼做人。
陶家雖在武林,卻非一般的江湖草莽。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這句話,放到武俠世界最適用不過。
用腳趾頭想也知道,沒有一定的底蘊,又怎麼培養得出一個合格的武林盟主?別說高深的武功沒有一定的文化素養理解不了,就是能理解,光武功高也坐不穩盟主的位置啊。
所以,陶家上下可謂文武兼修,一腳踏在江湖,另一隻腳還牢牢地佔據在士林。
這樣一個大族,養出來的女兒就算不是正常版的大家閨秀,該有的儀態還是會有的。
換句話說,雖然平時舞刀弄劍,該端著的時候,還是能端起來的。
見到這樣的陶洛,李導一揮手:“各就各位,趕緊的。”趁對方狀態還在,爭取一條過!
這部古裝劇裡,陶洛飾演女主的妹妹,一位在劇中出場沒幾次就出嫁聯姻的閨閣小姐。
以林熙宏對陶洛的照顧,角色當然是仔細挑選過的。
雖然戲份極少,勝在有與主角同框的機會,對不出名的演員來說,算是很好了。
這種身份重但戲份不重的角色,如果演得好,自然是給整部劇錦上添花,演員自己也能在觀眾眼中留下好印象。
就算演得不好也沒什麼,再怎樣,美人總是賞心悅目的,原主有那張臉角色性格的塑造,一個曇花一現的閨閣小姐,性格是大氣灑脫,還是內向害羞,抑或是如原主之前演的那種中規中矩的木訥,還不就是編劇一行字的事。
換成陶洛來飾演這個角色,臉沒變,整個人的氣質直接拔高,別說之前的原主不能比,就是在場的其他女演員,與她站在一起都不會太好受。
像這位,同樣在劇中飾演小角色的江盈盈就是。
都是在圈子底層摸爬滾打的小演員,她比原主會來事,剛才正湊在女主演喬臻身邊獻殷勤。一抬頭,臉色難看起來。
整個劇組那麼多演員,她和陶洛的角色重要性差不多,兩人在圈裡的地位也差不多,較真起來,她還稍微勝了一籌。置身於劇組一眾大小明星之間,除了龍套,她也就能在陶洛的演技上找點優越感。
現在,陶洛的表現一下子變好了,江盈盈雖然演技也不怎麼樣,分辯好壞的眼光還是有的,此時心中就五味雜陳起來。
人情緒不好的時候比較容易管不住嘴,不合適的話脫口而出:“架子端的是不錯,就不知道真到拍攝的時候,是不是又要連累大家。”
聲音不大,卻也沒小到哪兒去。陶洛這段時間日日修煉不綴,聽覺已經練回不少,自然是聽見了。
不過她對在場的人除了剛剛見的化妝師和小場記外一個都不認識,就讓這話輕輕飄過了。
當然了,這話對她來說沒什麼殺傷力,就算是知道了江盈盈的身份,她最多也只會感嘆一句:
“都是小演員,相煎何太急。”
江盈盈的話,坐在她旁邊的喬臻當然也聽見了,因為,江盈盈就是對著她說的。
小演員之間互相傾軋,這種事情,喬臻見得多了。連個眼神都沒變,更不會去接那話茬,只自顧自地起身去鏡頭前。沒見人家導演在催了嗎?
對她來說,無論陶洛是好是壞,今天都是人家小姑娘的最後一場戲了。原本想著最多陪她再耗一次,也就沒必要說人不好。現在她有好表現,對自己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最起碼,這一場拍起來能順利得多。
至於搶風頭什麼的,她會怕?
就算長得好,現在看起來演技的提高速度也有點驚人,但她可不信,就那麼幾天的功夫,小姑娘的水平就能脫胎換骨,演戲不是那麼簡單的。
這個想法也確實沒錯。
陶洛芯子換了,演的這一段戲完全是靠著本能。不用看臉,光是她那堪稱古代淑女典範的一舉一動和眼神中透露的神采,就帶走了所有人的視線。
她所飾演的角色端坐在桌前,面含淺笑,聽著在場另外兩人說話的同時,不時體貼往諸人杯中添上茶水,如有人向她看來,她便大大方方回視一眼。
李導眉開眼笑:“這一場,增色不少。”
一般演員演添茶,很難把握好隨意和刻意之間的度。而陶洛,一抬手,一低眉,那手抬的高度,那眉稍的彎度,都是刻入骨子裡的規範,偏偏又顯得那麼自然,一派優雅閑適之姿。
今人學古人,又怎麼比得上真正的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