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爭取(第1/2頁)
章節報錯
廚房裡, 食材已經被洗得幹幹淨淨,八成是那些急著吃東西的老人們做的。譚暮青一進去就有條不紊地處理下鍋。
這裡的人陶洛一個都不認識, 又不好意思讓譚暮青一個人忙活,就想跟著進去打下手。譚暮青道:“這裡我一個人就行, 你出去玩吧。”一轉頭, 指著開門的那位老人, “叔, 你帶她出去認認人。”
陶洛拒絕:“先幹活吧,認人的事,一會也來得及。”
既然這樣,譚暮青就沒再推辭, 毫不客氣地指揮起來,而那位被他稱為“叔”的老人則很幹脆地把廚房空間讓給兩人, 笑呵呵地離開,回去找他的老朋友們說話去了。
現代廚具陶洛用得不熟,切菜的本事卻是槓槓的。一把刀舞得飛快, 一根根粗細均勻的蘿蔔絲、土豆絲排上了砧板。眼光掃過,纖纖玉手快得只留殘影, 唯可見那刀上鋥鋥寒光不時閃現。
譚暮青見她切得興起,燉菜下鍋後,也拿起一塊胡蘿蔔雕花, 二人分工明確,配合無間。
廚房門口處,不時晃過幾道人影。陶洛手上不停, 一邊豎著耳朵注意外面的動靜,自然知道那是一幫好奇心重的爺爺奶奶們在探廚房裡的動靜。
聽了這麼一會兒,她也發現了,這些老人都是文化藝術圈裡的老前輩。有書畫大師、有音樂界泰鬥、有戲曲界宗師,也有演藝圈的老戲骨和編劇、導演一類。
進門時的匆匆一掃,她就覺得個別人有些眼熟,恐怕是在之前為了學習而看的幾部經典大片裡見過吧。
這些藝術家不愛拋頭露面,除了工作,其餘時間就喜歡在家窩著,三不五時弄個同好聚會,吃吃喝喝交流一下各自的新作品。
譚暮青入行早,從小就和這些人混一塊,一身廚藝也是在這幫人的“督促”下磨練出來的。
與現今娛樂圈年輕一輩明星們不同,這些老人鮮少參與話題爭論,也不追逐時尚攀比名牌,貌似不顯山不露水,但在文化圈裡的力量與地位卻是各大媒體上被極力吹捧的明星們不能比的。
娛樂圈的繁華之下,真正操控一切的,不是華麗多姿的明星,是掌握資本的各大投資大佬。而能夠與資本抗衡的,就是這些手握真才實學的藝術大師們了。
能夠入了這幫人的眼,只要自己別去作死,未來不說飛黃騰達,起碼是出頭不難了。
看了眼正在觀察火候的譚暮青,陶洛心中有數,這一位,今天帶她來這裡,是在給她鋪路呢。雖然看起來不動聲色,其實一直把她的事放在心上。
等到把筐子裡能切的菜都切光,陶洛沒事幹了,譚暮青指指門外:“出去玩吧,爺爺奶奶們都等著你呢。”
等著她幹嘛?當然是問八卦。
陶洛一出來,坐得最近的幾位就圍了上來:“女娃子叫什麼呀?和我們小青關繫到哪一步了?”
這類問題她還呆在廚房裡的時候就聽到他們討論了,是以答得毫無停頓:“我叫陶洛,是譚暮青工作室的藝人,算是他的員工吧。”
“哦。”眾老人裝模作樣的點點頭。可勁兒瞞。他們雖然很少上網,對年輕演員認識得也不多,總歸知道一點,小青可不會隨隨便便就將人往他們的聚會上帶。
“只是員工?老頭子我可不信。這麼多年了,他可是第一次帶女娃子來咱們這些人的聚會。”一位老頭揪揪下巴上幾根短短的鬍子,繼續探問,談八卦的勁頭一點不比年輕人低。
這話其實也是其餘人心中所想,不過當著人面,大多數人會顧著女孩子的薄臉皮,能問出口的也就那一個了。
“問什麼問,小陶才幹完活,讓她先歇會。”這不,旁邊一位老奶奶就沖陶洛道,“小陶,我姓胡,你叫我胡奶奶就好。你褚爺爺愛折騰人,別理他,年輕人都在那邊屋子,去玩去。過會就該吃飯了,我們吃完再聊。”
陶洛其實沒感覺出有什麼折騰的,不過老奶奶這麼說了,她也從善如流。
藝術家也是有家有室的,出來聚會還有好吃的,當然少不了提攜晚輩。屋子裡,除了十來個頭發花白的“老”字輩,還有四五個三四十歲的“青壯”輩,都三五成群聚一塊聊著各自感興趣的話題。
陶洛轉了一圈,發現光從面相上看,只怕自己和譚暮青還是其中年紀最小的。
見陶洛過來,年紀較輕的那幾個也沒露出輕視的神色。他們會上網,隨便一搜就知道了她的資料。
雖說是小明星一個,但以他們所受的教育,自然知道明星和明星之間也是有區別的。
靠炒作、靠跟對人,還是靠自己的實力,這裡面的差距大得很。而能進到這個聚會,本身就說明瞭一些問題。
做飯這回事,譚暮青是熟練工,加上準備工序有人幫忙做了,飯菜香味很快就傳了出來。
這房子是胡奶奶的住處,估計平時就是個愛辦聚會的老太太,客廳設計得極大,還空曠。客人多的時候,將沙發和茶幾往邊上一移,空出來的位置擺上三張十人座的大圓桌都綽綽有餘。
“這閨女不錯。”譚暮青端菜上桌的時候,四十來歲的汪固池小聲對他說,“你那工作室簽下她,有得賺了。”頓了頓又道,“如果對人家有意思,就趕緊追,這樣的好姑娘要是錯過了,後悔都來不及。”
譚暮青放下手中的盤子,探頭過去,也小聲在他耳邊道:“所以我把她簽下了啊。”
汪固池一愣,伸指對著他虛點兩下,哭笑不得:“你啊……”
“說什麼呢,有得吃還不趕緊開動!”有人對著他們喊,搖搖手上的碗筷,“快點,你們不餓啊。”
席開了,煙酒之類在這裡的桌面上是見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