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稼軒門(新人寫書不易求收藏)(第2/2頁)
章節報錯
俞少俠欣慰道:“不瞞哥哥,弟正是稼軒門下丹心堂堂主俞涉也。”
管下我吃驚道:“你是堂主?”
俞少俠道:“正是丹心堂堂主。”
管下我抓起他手高興說:“賢弟年紀輕輕,想不到就是天下門人眾多的堂主,可喜可賀啊!”
俞少俠謙遜道:"賢弟搋居堂主之位,卻不能建立半功,說來慚愧管下我道:“賢弟懲惡除奸,救民於水火,難道不是功業?”俞涉一臉悻悻加憤恨道:“可惜跑了老賊,還差點被他暗算,要不是杜姑娘,賢弟可能等不到與哥哥結拜。”
“老賊,哪個老賊?”管下我問道。
俞少俠憤恨道:“賈梨亭老賊,我跟蹤他一行到燕山腳下,沒等帶來外援,急於功成,以為他就帶了他師爺和他兒子賈峙,誰知半道被他設伏,險些喪命。我帶傷逃亡隱於伏牛山下,以為命將休矣,承蒙杜姑娘出手相救,才撿回一條小命。”
管下我道:“賈梨亭是何人,能有這般本事?”
俞涉道:“哥哥有所不知,賈老賊明面上是個正經商人,暗地裡卻偷偷賣給胡人馬匹、鐵礦、毛皮和鹽等軍需物資,這也就算了,那老賊可恨之處就在於他兩頭騎牆,兩處討好,但凡明廷有變節投遞者全靠他和他手下人通風報信,又給女真人送去山川城防地圖,兵馬人口資料,繼而把兵書紀要武功秘籍,先進武器槍炮火藥技術授予女真賊人,此等老賊,天下人人得而誅之,只可惜棄疾劍譜落在老賊手裡,賢弟作為稼軒門人羞愧難當啊!”
管下我聽俞涉所說那個賈梨亭也是好生納悶,按說天下商人大多逐利,但是身為漢家兒女,能把什麼都給胡人搬的人還是第一次看到,這妥妥是新媳婦回孃家,什麼都帶回門啊。管下我想著神州大地多牛鬼蛇神,真真為這大明天下擔憂。
管下我問道:“賢弟所說這棄疾劍譜莫非就是辛少師所創劍法?”
俞涉道:“正是!這棄疾劍法只有八路壇主可練,且練的只是劍譜上半部的九式,只有掌門練完完整上半部,其餘門人,碌碌者,多是練一些強身健體的基本功,無緣練習劍譜。”
管下我驚異道:"上半部棄疾劍譜一共多少式,賢弟才練九式,就有這般能耐?”
俞涉道:“上半部劍譜曰:魁辰,總共三十六式招式,下半部曰鳳目,傳說只有十八式招式,其餘的是一些心法和註釋,除了這個,還有一部兵書夾在劍譜暗層,傳說已經亡佚,就是歷代掌門都沒有見過,不知道這幾年怎麼會流傳說下半部已經找到,流出江湖。”
管下我也好奇:“有這等事?”
俞涉說:“兄長有所不知,當年追隨辛少師的有兩家,一家是雲州王氏,還有一家是先祖,也就是我們俞家。辛少師病危臨託俞王兩家,希望兩家以民族大業為重,拋棄私心,繼續抵抗外敵,完成未競之業。遂以平生心血寫成劍譜授予兩家,王家得了有兵書的下半部,因為跟辛少師那個王家先祖興聰敏而多謀。辛少師因為俞家祖上衷
勇,贈予俞家上半部劍譜,本意是想讓兩家赤忱丹心,通力互助。後來宋廷衰微,蒙古鐵蹄南侵,殺胡衛不在,王家變節倒向蒙古人,幾次三番想幫蒙古人奪取俞家那半部劍譜,俞家化整為零,流落民間,王家為虎作倀,也被蒙古人利用完假名屠滅,自食惡果,王家劍譜也被蒙古人所奪。俞家輾轉神州大地,隱姓埋名,蒙古百年不到,
殘暴流毒中華大地,天下百姓紛紛揭竿而起,天下大亂,俞家人重出江湖,我大明興,賞聞俞家多有功勞,太祖皇帝分封天下,俞家不圖富貴,功成身退,太祖念其衷心多有表彰,於是俞家興,稼軒門壯大,今大明饗國兩百多年,胡人復來,俞家焉敢不死力相抗呼?”
管下我道:“原來俞家是辛少師鼎力之臣,英雄之後,為兄實在敬佩!”
俞涉道:“這王家所得劍譜,傳說被蒙古人所奪,蒙古北遁之後幾百年都沒有蹤跡,如今傳說這部劍譜已經出世,是當年王家人怕蒙古人兔死狗亨,拓印了一份備留,果真是真的嗎,我也不知道真假了,前番賢弟追蹤賈梨亭為的不是王家的劍譜,而且俞家的劍譜,說來慚愧,稼軒門出現叛徒,親信偷了掌門劍譜,欲往北投敵,被掌門知道,號令天下稼軒門人人誅之,那賊人早已和賈老賊通氣,劍譜已經由他交於賈老賊,賈老賊怕是要賣給關外建州女真,倘若女真人得了王家劍譜,又得俞家劍譜,豈不是如虎添翼,天下豈不是更加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