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蘇以安母女沒有想到的是,那韓家最先找的不是老太太,也不是二姑姑蘇妍妍,而是蘇媽媽。

看著面前面色紅潤,腰板筆挺的婦人,蘇以安忍不住也多打量了幾眼。

都說這韓熟地的娘,也就是面前的韓張氏是村裡出了名厲害的婦人,可要說這面相吧,雖然不至於慈眉善目的,卻也是個瞧著喜慶的婦人。

都說人過了三十五歲之後的面相,就定格了。

不然咋有那麼一句話呢,相由心生。

反正蘇以安覺得,這韓張氏並不像是村裡人傳的那麼厲害。

至少她聽到的事情,這個嬸子就是個講理之人。

“嗨,都說你家這院子蓋的好,早就想來看看了,沒曾想拖了這麼久。”

韓張氏並沒有空著手過來,籃子裡裝了一件衣裳,是上好的緞子面的。

“我自己做的,福丫娘你可別嫌棄。”

蘇以安挑了挑眉,那衣裳竟然是韓張氏給自家娘做的,這人到底是啥意思?

蘇媽媽其實也有點兒摸不準。

“都說嫂子這手藝好,瞅瞅這針腳,做的比我好多了。”

蘇媽媽不喜歡繞彎子,並沒有說收不收東西的話,而是開門見山。

“嫂子今兒來肯定是有事兒吧,您說。能辦的不能辦的,都是一個屯子的,我們肯定盡力。”

並沒有急著應承什麼,畢竟說來說去,兩家人其實並不熟。

好在,韓張氏也不是那等磨磨唧唧的人,當即把來意說明白了。

“我們家熟地那孩子你們應該也知道,一直跟著郗老爺子學醫。我自己的兒子,我不說多好吧,也是個勤奮的,如今年紀也不小了。”

蘇以安母女倆對視一眼。

情理之中的事兒。

卻沒想到韓張氏跑來是先跟他們家提這件事兒,還是有點兒摸不準她的意思。

“熟地是個好孩子,我聽郗老爺子也提過,是個刻苦的。”

蘇媽媽跟著誇了兩句,也是真心實意的。

“如今那孩子學的不錯,還在軍中待了兩年,我聽著意思,回頭還要去軍中的。”

郗老爺子這幾年帶出來的人,陸陸續續都在軍中實習過,今年韓熟地回來,估計也是歲數到了,想要成親的緣故。

韓張氏悄悄吐兩口氣。

“是啊,以後肯定還是要去軍中的,不過他歲數不小了,我們家就想著,把的婚事給辦了。”

韓張氏突然拉著蘇媽媽的手。

“福丫娘,我不會說啥好聽的話,我今天來,是求你幫忙的。”

似乎是準備了許久,韓張氏多少有些緊張,一口氣就把話都給說了。

“一家有女百家求,你們家小福是個好姑娘,我也算是看著她長大的,這不是我們家熟地也中意。我和我家男人商量著,就想著找個穩妥的人幫忙問問小福孃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