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以安已經提了跟龔大將軍那邊的交易。

“我想龔大將軍如果不希望北境亂起來,那就會採用這個法子,爹不如去屯子裡說說,發動各家各戶捐獻一些多餘的糧食,咱們訂好了,明年還雙倍給大家。”

蘇以安頓了頓。

“反正這件事兒忙活的肯定也是咱們和大將軍那邊,如果那些逃荒的人還不上,咱們就自己補上。”

反正他們只要一個能夠拿出糧食的藉口就行。

“吳貴和吳勇那邊,另外還有柳家姐姐那邊,我也都會送去一些糧食,讓他們以各自的名義捐獻,好歹把這個冬天過去再說。”

這個主意,全家人都支援。

蘇媽媽看著身邊倆白嫩嫩的兒子,感慨道:“咱們一家過得幸福,如今家裡又添了兩個小的,我也不求什麼,多做一些善事,也算是給你們幾個小的積福了。”

蘇媽媽到底是自小在農村長大,又在農村生活了幾十年,哪怕家裡富裕了,他們也沒徹底脫離農村,所以很多時候,她的思想挺守舊的。

好在,家人都是一樣的想法。

這件事兒其實並不難辦,有著龔大將軍那邊的關係,再加上村裡幾個族老都知道沒有靠山有多危險,一個個巴不得跟龔大將軍那邊扯上關係,好多人還直接的很。

“子川啊,人家龔大將軍那邊用糧食,咱們還要啥雙倍啊,這要是擱在往常啊,不搶都是好的。咱們也不要多的,明年能夠還給咱們就行。”

說話的是蘇家的族長蘇仁山。

“再說救那些難民,也算是行善積德的好事兒,大傢伙都拿出一些糧食也是應該的。”

韓家的族長也道:“是啊,路上要是沒有那些糧食,咱們也沒了。就當是行善積德了。”

劉家的族長也道:“咱們屯子有小福丫,那隻能越來越好,如今家家戶戶都不缺吃食,屯子裡的孩子都越來越多了,咱們拿出去一些糧食,就當是積德行善了。”

都是老人家,尤其在意這種事兒,都是七嘴八舌的。

一時間,蘇爸爸反而不知道說什麼了。

“咱們也別讓龔大將軍那邊白忙活,這樣,咱們糧食借出去,多給咱們兩成就行,好歹也讓鄉親們手頭寬裕寬裕。”

盧炳德如今重新作為里正,說話做事就都是深思熟慮過的,每每都等大傢伙說完才總結性的發言。

“我想著龔大將軍那邊願意收多少是人家大將軍的事兒,咱們不貪心,多的,就算是支援前面打仗的戰士了。”

“要我說啊,咱們就收回來原來咱們自己的糧食就行,也沒讓大家搭上,那兩成都不應該要。”

韓有田是出去看到過外面那些難民的,那可真是比他們當初慘多了,就是有些感性。

蘇爸爸見盧炳德為難,忙道:“大傢伙的糧食也是辛辛苦苦從嘴裡省下的,咱們以後有多餘的可以給大將軍那邊送去,但是這次還是按照兩成來,這也是大傢伙擔著風險呢,若是難民跑了啥的,可能咱們的糧食就不能要回來了。”

他這樣一說,大傢伙也就同意了。

這件事兒很快敲定了,就由各自的族長和族老們回去吩咐,剩下一些人家有盧炳德去通知。

事情商量完,蘇爸爸剛要離開,卻被盧炳德叫住了。

“老三啊。”

他把一個紅包塞給蘇爸爸。

“你家倆孩子也沒辦滿月酒,這是我的一點兒心意,給孩子的,你可別跟我撕吧。”

蘇爸爸多聰明的一個人啊,見盧炳德這麼鄭重,就知道他有事兒。

“正好,我家福丫帶回來不少好東西,走,盧大哥到我家喝一盅。”

盧炳德鬆了口氣,忙道:“那感情好了。”

於是乎,倆各懷心事的男人就去了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