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遠山區,一座農家小院之內,一個六歲孩童正一屁股坐在地上發呆,某一刻,聆聽道音,他立地頓悟。

“伏魔金身。”

道合天地,神異自生,在這一刻孩童原本黝黑的面板上染上了一層金光。

龍虎山,法體如神山,眼眸如日月,張純一心有所感,向西北道投去了一道目光。

“遺腹而生,氣運如柱,天命所鍾,此子與我龍虎山有緣。”

一念泛起,收回目光,張純一繼續闡述天地之道。

第五十日,清晨,當太陽再次升起的時候,講道聲戛然而止,只不過眾修士還沉浸在道韻之中尚未甦醒。

這一次為了將講道效果提升到最高,張純一不僅祭起了黃庭金丹,更動用了法天象地神通和玄元天心鎖加持,此時此刻他顯化出的這萬丈法身實際上是虛幻的,並不具備真實的力量,但縈繞的道和理卻是真實的,其本質就是《誅邪典》《伏魔書》,張純一用這種方式讓眾修士能更加直觀的窺見道。

“道不可傳盡,法不可講完,四十九日講道已經是極限了。”

道心微妙,感受到冥冥中的天意示警,張純一知道這場講道該結束了。

其道合天地,藉此傳道中土萬靈,這本質上是在違逆天地大勢,最起碼在現在這個時間點是這樣的。

“天命轉輪,這個紀元鬼物當興,這是大勢,難以違逆,但天命同樣無常。”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鬼物出現的目的就是為世界清理積累的陰暗,讓這些陰暗力量有一個宣洩口,當達到一定程度之後,鬼物對於天地的重要性就會消失,甚至本身就成了陰暗的一種,屆時自然會再生變化。”

“天之道,在於衡,一切變化都在平衡之中。”

心中有所領悟,張純一的萬丈法身徹底消散。

而這個時候,在龍虎山聆聽講道的眾修士終於歸於清醒,有激動,有欣喜,有悵然若失。

“吾等拜謝真君傳道之恩。”

看著立於雲端的張純一,眾修俯首。

見此,張純一的目光悄然垂落。

“大劫將起,願諸位能於劫數中見長生。”

話音落下,張純一的身影消失不見。

看到這樣的一幕,想到了什麼,王家老祖王正傳在一卷名為《龍虎真君傳》的竹簡上寫下了一段話。

黑暗降至,大劫將起,紀元更替前夕,真君不忍眾生蒙難,於龍虎山傳道,講道四十九日,道傳天地,功德無量。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