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發火
章節報錯
元霜說出不願意的話讓太后十分吃驚,莫非她想錯呢?可為什麼元霜不願意,難道她瞧不上那個寶貝孫子?要論身份地位,天底下還有哪位公子能比得過當朝太子,要論容貌,楚宴也絕對擔得上郎豔獨絕這四個字。
元霜竟然不願意!太后震驚不已,後來她又仔細問著元霜:“你說你不願意,為什麼,是覺得咱們太子配不上你?”
元霜再次磕頭,她道:“請太后明鑑,他貴為興朝太子,是王朝的儲君,將來主宰天下之人,元霜自認粗陋沒有一點能和太子殿下相配。”
太后自然誤解了元霜的意思,她安慰道:“你也別這樣妄自菲薄,我們夏家出來的女子哪個差呢?不還有我這個太后為你撐腰麼,難道還怕旁人說什麼嗎?”
元霜堅持自己的想法,她再次懇求:“太后,您是我的姑祖母,我也知道您真正地疼我,不管發生什麼事都會向著夏家,只是這樣的福分我也擔不起。我們夏家出了一位太后就夠,我無意於此,還請太后斟酌。”
“你果真不願意?”
“實在不願意。”元霜再拜。
太后見元霜說得這樣決絕,她心中有些不自在,臉色自然也沒那麼好看,語氣也不似剛才那般溫和了:“作為夏家的女兒,你在夏家享了十幾年的福,夏家養了你這麼久,難道你就沒有想過要回報夏家的養育之恩,說這些自私的話做什麼?”
太后用孝道來壓元霜,元霜自然是無可分辨。太后又繼續道:“你說你不願意,這事還輪不著你來表明心意。當初他們選我入宮的時候也沒問過我的意思。不還是一頂轎子就把我抬進了宮中。我是續娶的,還不是原配,什麼排場都比原配減了好些,我可曾抱怨過半句?元霜,往日裡我見你也是個聰明人,聰明人就該知道怎麼讓自己活得更舒心一點才對。適才太子在我面前開口,說要求娶你,他也不在乎你將來的身體會不會受損,堅持要娶你。他待你的這片真心你該知道。女人這一輩子能得一個真心的不易。”
元霜聽了太后的話,她卻不敢為自己辯解,眼下的楚宴在旁人的眼中確實半點不好也挑不出來,世上的男子都趕不上他,但這樣的人誰又會想到一兩年後就完全是另外一個人了。曾經的那些刻骨銘心的痛元霜不想再體會一遍了。
太后說了一番道理與元霜聽,元霜默然,太后說得多了,她便當元霜已經聽了進去,臨走前仍不忘與她說:“我說的這些話你仔細體會,切勿再說什麼傻話了。安心養著身子。”
太后走後,元霜便將自己埋在被子裡,她無聲地啜泣了許久。跟前侍奉的紅袖和別的宮女見了一句話也不敢說。就這樣過了一宿,到了第二天元霜就開始不配合了。宮女端來的藥她嘗也不嘗,送來的飯菜更是一筷子未動。
紅袖等見狀驚嚇不已,屈膝在跟前勸撫道:“小姐,您不能這樣置氣,回頭太后生氣了怎麼辦?您可忘呢咱們入宮前老太太和太太交待的話呢?”
元霜也不開口說話,既然不管她說什麼也沒用,現在只能靠這些無聲的舉動來抗議。不吃不喝,也不下地來走動,後來這事就傳到了太后的耳朵裡,太后親自來見過元霜,元霜依舊不為所動,可把太后氣得不行。
“二丫頭,你這是做什麼,往日你是個怎樣穩妥的姑娘,怎麼現在公然要和我叫板?”
元霜回答道:“民女不敢與太后叫板,只求太后答應民女小小的請求。”
“你還是不肯?”
“實在不肯。”元霜語氣堅決。
這下又把太后給氣個半死,她跟著也惱了:“好,既然你不想吃喝,那就不必吃喝了。”她隨即下令身邊服侍的人不許給元霜食物和水。就看誰能熬過誰。
紅袖聽聞,連忙給太后下跪求情:“太后,咱家小姐還病著,不能這樣啊。”
“我是心狠嗎?明明是她要來慪我,我這不是成全她麼。她不是我們夏家的女兒,我也不是她的姑祖母!”太后被元霜氣得不行。
元霜現在一心求死,對於這些事根本就不在意,她躺在那裡時而清醒,時而恍惚。她心中卻一直都明白,在這裡她不能退縮,眼下她只有這樣一個辦法,要是不能堅持下去,一切都枉費了。現在就看誰先服軟。
太后被元霜這一氣可是發了火,她當即叫來人吩咐:“出去把她娘給我叫來,讓她娘把她領回去,要是人死在我這裡,我可不負責。”
當下便有人去傳話。
等到宮裡的人到了夏家,見到婁如君後,當面與婁如君說:“二太太,太后的旨意,讓您趕快入宮一趟。”
婁如君不解忙問:“怎麼這樣突然,宮裡可出什麼事呢?”
來傳話的人是太后寢宮裡的一個內侍,那個內侍沒有在太后跟前服侍,對立面的情況不是很熟悉,只是說:“昨日夏家二小姐與咱們太子殿下一道泛舟湖上出了意外,幸而太子救了二小姐,怕是二小姐身上不好要見二太太。”
婁如君一聽,差點暈了過去。她也顧不得許多,匆匆讓人與她更衣,管事媳婦趕著去招呼車子。嘉善堂這邊就忙碌起來了。沒多久這些話就傳到了明霞的耳中。
當她聽說元霜落水的事,然後太后著急讓嫡母入宮的事後,她先是嚇了一跳,後來又忍不住歡喜說:“阿彌陀佛,只怕她命中註定有這麼一劫。”
玲瓏見明霞喜悅太過明顯不擴音醒說:“小姐該藏著些,當心露出什麼破綻,要是讓老夫人看見了小姐您要吃虧。”
明霞笑道:“不用你教我也明白。她這是活該,遭了報應,但願這報應來得再爽快一些就好了。”
明霞說得痛快,宋姨娘卻聽著驚心忙去捂女兒的嘴:“哎喲我的小祖宗,你小聲一點行不行?有些話心裡有數就行,何必說出來,豈不知禍從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