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深夜問心(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新接過志乃遞來的熱水,輕輕喝了一口,沒有接話,他知道勝三郎還有話要說。
果然,勝三郎接過志乃遞來的水杯,卻放在了身旁沒有喝。他等趙新放下水杯,繼續道:“我從近江一路南行,要不是因為財物被盜,可能也就早早離開了江戶。
可也正是因為我在江戶停留的幾個月裡,看到了災情爆發後,那些大商人們開始哄抬米價,許多人一天的工錢連一升米都買不起。這是為什麼?!
等我決定來陸奧,救助災民後,一路上我又看到了那些大小藩主們依然在拼命壓榨領民,根本不管農民的死活。那些農夫已經傾家蕩產,可代官們仍在逼迫他們交出足額的年貢。
我不知道這世道究竟是怎麼了。自從被您救了之後,我就止不住的想這個問題。”
勝三郎面帶痛苦的搖了搖頭,雙手握拳狠狠的攥著,骨節被捏的咔咔做響。
“《五輪書》上說,‘武士之道就在於主宰他手中武器的力量。’
可我手中的刀,如何能去主宰那些大商人,如何……如何能去逼迫那些藩主和老中們開倉救濟呢!”
趙新看過《五輪書》。這部後世被人稱作“世界三大兵法書”的著作,其核心其實就是講時機的運用。以水的靈活多變為質,攻勢如火,隨心所欲的控制鬥志來戰勝對手。最終境界就是能做到不被道理所束縛,從而進入自然真實之道。而這一切,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進行鍛鍊。
不過在宮本武藏的思想體系中,還是認為武士修煉兵法的終極意義就是要透過修行,為主公獲取力量和名望。當然,這也是這個時代裡武士們唯一的進身之道。
趙新盯著勝三郎,試圖搞清對面的這個傢伙腦子裡在琢磨著什麼。
勝三郎卻毫不在意趙新的目光,他端起水杯喝了口水,抿了抿有些發乾的嘴唇,繼續說道:“所以啊,我即便有刀,憑我的能力也是無法拯救這些難民的。而經過了這次的騷亂……”
說道這裡,他苦笑的指了指自己頭上包紮的傷口。
“宮本武藏當年在一乘寺決鬥,一人對四百人且能殺出重圍。而我的武藝連這場小規模的騷亂都無法制止。
我想問大人您的是,營地裡的這一百多人,大人您究竟有什麼打算?下一步您想怎麼做呢?”
趙新的表情漸漸變得嚴肅,他突然醒悟到眼前這些人不是遊戲裡的NPC,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他看著勝三郎,明白了面前的這個年輕人在經歷了諸多苦惱和挫折後,對自幼學習的武藝和知識失去了信心,對之前樹立的人生目標起了懷疑。
“勝三郎,你要明白十人敵、百人敵連自己都救不了,萬人敵才能救世!”
趙新隨口而出的話讓勝三郎眼睛猛的一亮,他跪伏在趙新面前道;“請大人教我!”
趙新摩挲幾下後腦勺,心說糟了,這事越搞越大了,要不馬上閃?
心裡雖然這麼想,可趙新嘴上卻道:“按說是有幾個地方可以去,但需要乘船渡海才可以。”
“坐船?渡海?”
勝三郎有點懵,這已經超出了他的思考範圍。
話說歷史上發生在島國的這次大饑荒,史稱“天明饑饉”。這次災荒,在後世也被稱為“冰火地獄”!
自公元1782年,即天明二年開始,島國各地就因為氣候失常而災難頻發,而到了早春時節,關東地區又開始了陰雨綿綿的天氣,甚至在進入初夏,大部分人還都穿著冬季的棉衣。灰暗陰冷的天空和泥濘如沼澤般的土地,預示著一個黑暗的時代即將到來。
發生在天明二年的這場被稱為“山背”的冷溼東北風席捲了整個島國東北,並由此形成了讓糧食大面積絕收的凍災。
數年之後,甲斐國八戶藩的儒生在對泉院“餓死萬靈供養塔”上,以倖存者的身份記載了這段真正的歷史:“四月十一日,電閃雷鳴,山背襲來,傾盆大雨至八月未歇,九月一日始晴,水旱作物始終青青如初萌。”
到了天明三年,巖木山和淺間山接連火山爆發,尤其是以淺間山的火山爆發極為嚴重。巨量的火山灰乘著偏西風,飛向東方及東南方向,就連相距甚遠的江戶也落下了厚達一寸的灰塵。
因為火山灰被噴湧到平流層,遮擋住了陽光,所以當年的太陽始終黯淡無光。這無異於是在由“山背”所造成的凍災之後繼續雪上加霜,因此島國的東北地區很多地方繼上一年後再度絕收。
這場大饑荒,將會持續六年,數百萬人將會被餓死,而災難的頂點則是發生在四年後的“江戶大暴動”。那些背井離鄉,生活在城裡的流民們飽經欺壓,而他們多年積累下來的不滿一經爆發,立刻就點燃了整個市民階層,從一場小糾紛變成了無數城市居民參與的打砸搶暴動。
以至於後世有歷史學家看來,這場暴動幾乎是兩年後法國大革命在遠東的彩排!
這場市民大暴動直到四天後才被平息,留下了滿目瘡痍的江戶城下町。
從此,島國進入到了幕末時代。
趙新沒敢對勝三郎說明未來會發生的那些事,他只能說道:“在我看來,這場饑荒將會持續很久,最少要五年才能慢慢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