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趙新的心裡總會冒出一個聲音,這樣做不對、救人一命勝造......

另外,讓他最犯難的一個事,就是這些人以後怎麼安置?

巖木山是重災區,往北就是海邊的青森;往南?現在所有的災民都往仙台、江戶跑,可以說,往南這一條路上,全是災民。

如果召集一幫人去隔壁帶清搞三搞四的搞一搞……?

還是算了,除了錢要啥沒啥,暫時搞不動。

自一六四一年以後,島國的對外貿易港口只剩長崎一個了。幕府之所以這麼做,主要目的就是禁止島國人離開島國。

從陸奧走到長崎?天啊!還是算了吧。

到底怎麼辦?現在整個兒一越幫越忙,乾脆給這些人留下幾千斤糧食,自己開溜吧……

趙新正開始歪樓發散著思路,耳邊卻有人大聲道:“非常感謝。若無大人您的搭救,我現在也是個死人了。”

“啊。”被打斷思路的趙新嚇了一跳。他一看,正是被救的勝三郎正跪伏在面前表示感謝。於是他連忙扶起勝三郎,道:“不必在意。這樣的年景,誰都不易。”

勝三郎覺得趙新的口音很怪。利吉曾對他說趙新是個貴人,他覺得不像。趙新的腔調很像江戶口音,但又不完全是。

於是他鼓起勇氣,斟酌的問道:“閣下的穿著很不尋常,我遊歷關東之地,從未見過閣下這樣的髮飾和衣衫樣式。”

“哦,你說這個……”趙新摸了摸腦袋,還是毛寸式樣的短髮。再看看對面的勝三郎,哦,人家是月代頭,據說島國男子成年後都要剃成這樣。

“我的確不是此地人士,只是聽說火山爆發,災荒嚴重,所以過來看看能幫上什麼忙。”

不容對方多問,趙新話鋒一轉,問道:“聽說你是近江的武士,怎麼會來這裡呢?”

勝三郎很不好意思,本想著來這裡幫人卻什麼也沒幫上,差點把自己搭進去,結果還被災民給救濟了。自己的這次外出歷練修行看來很失敗啊,勝三郎不禁有些灰心。

於是又是一通噼裡啪啦的講述,趙新也瞭解了勝三郎的情況,他覺得勝三郎這人心地不壞,難得還能想到來幫助災民。

不如把這些人甩給勝三郎吧?

趙新想到這裡便道:“你看現在天氣也很冷了,雖說吃的還夠,可後面再有收留下來的新人,我目前這點糧食還是不太夠的;況且你看他們都衣衫襤褸,連雙鞋都沒有,這會凍出病的。”

“是啊。”勝三郎也是十分感慨。“那麼我能協助您做些什麼?”

趙新道:“你先跟大家熟悉幾天,瞭解一下情況。然後我要再去運一些糧食、衣服、鞋子來。唔……我大概要離開五,十幾天吧,你就幫我管理一下這些人。”

勝三郎低頭想了想,他覺得只要糧食夠吃就問題不大,很爽快的答應了趙新的請求。

幾天之後,趙新這支難民隊伍已經擴大到了三百人。

他們這群人並沒有停留在原地或再是向南走,而是轉頭一路向北,來到了青森町附近的樹林中。

趙新分別向利吉和勝三郎交待完事情,並將之前採購的糧食交由利吉和勝三郎管理。

等把把事情都交待完畢,趙新便轉身向密林深處走去。心說拜拜吧您哪!

等走了差不多三百多米遠,他便找了一顆大樹,左右四下檢視了半晌,隨即掏出玉佩,一轉眼人已消失不見。

而不遠處,趴在灌木叢中偷看的勝三郎已經是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