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真公主與假親王(第1/2頁)
章節報錯
原定於1792年底召開的政體討論會,因為趙新對加里曼丹島的計劃而推遲了。經過和於德利來回幾次電報溝通,會議被改在了1793年的2月5日,為期一週。開完了也就該過年了。
好在確定留在本時空長住的穿越眾並不多,全部加起來也不超過20人,通知一下也沒那麼麻煩。而對於遠在烏里雅蘇臺的劉勝和科布多的範統、島國的曹鵬和伯力鎮的一些人來說,他們都需要趙新親自去接,畢竟外面天寒地凍、冰封萬里的,從另一時空回北海鎮更快。
買回的新船被命名為“南華一號”。鄧飛將雷神號的大副提拔為新船的船長,又從雷神號上抽調了包括二管輪、機工、無線電操作員、甲板水手和廚子在內的八名船員,另外還從保安隊裡選了一名幹過木匠的傢伙和負責操作加工間、凍結間的人員,這才將新船上的船員湊足。
新船不是拿來就能開的,必須進行適應性訓練。畢竟這條船上的甲板機械系統跟雷神號有很大差別。趙新打算等“南華一號”用上一年半載熟練後,再買幾條。
首先要了解船體結構,檢查船舶各部位的質量和使用情況,瞭解船上各類系統的運轉和使用。隨後還得做航行實驗,通常要進行短程或遠端、輕載或過載的航行實驗。透過以上程式,船員們才能對航速和主機馬力心中有數,熟練掌握操縱效能、迴轉效能、航行穩定性、慣性和對指定航區的適航性等等。
所以鄧飛的任務一下繁重起來,他不僅要給這些船員做指導,還得帶著他們出海訓練。
“南華一號”的到來在巴城掀起了一波轟動,畢竟這樣奇怪的船誰也沒見過。深藍色的船體再加上雪白的甲板建築,映襯在碧波藍天裡,實在讓人賞心悅目。所有人都很好奇甲板上那根比主桅還長的白色吊杆是幹嘛用的,競相猜測,不過因為停靠泊位周邊設了圍欄不讓靠近,所以只能遠觀。
相比於本地居民,那些前來巴城的商船船主和水手們對“南華一號”的興趣更大。曾有幾條船試圖靠近,可隨後便在陸戰隊的鳴槍警告中被驅離。
話說使用現代大型船舶裝置從來都不是單一的船隻,必須要有配套的輔助體系,最起碼也得有個船塢和油庫。
中國人是不過聖誕節的,也不過西曆新年,於是在12月23日那天,巴城軍管會以每月5枚北海銀元也就是一兩白銀的待遇,透過公堂在唐人街和各大種植園招募勞工,準備在港口東側的一公里外進行新船塢以及油庫的土石方施工,整個場平面積高達三萬平米。
相比於帶清治下的女性要裹小腳,本地的那些巴厘島女人可沒這毛病,而且個個吃苦耐勞。最關鍵的是工地上不僅提供鎬頭鐵鍬推車等工具,每天還管早午兩頓飯,一兩白銀的工錢等於淨賺。於是訊息一出,全城男女頓時趨之若鶩。
因為土石方的開挖量太大,而且還要用砂石進行回填,趙新便祭出了剛買的三輛單鬥挖掘機,鬥容量高達一立方的那種。挖掘機手都是從陸戰隊裡選的,經過一週的緊張學習,六個人便趕鴨子上架了。
挖掘機進場施工那天,儘管提前做了通知,可當挖掘機發出轟鳴,揮舞著巨鬥一鏟子帶出上千斤泥土時,工地上的所有巴城百姓全都呆住了,大家都放下了手中工具怔怔的看著;等大傢伙滾動著履帶開始前進後退時,施工現場一下就炸鍋了,“轟”的一下,上千人扔下工具拔腿就跑,直到跑出二里地才停下。
得虧軍管會這兩年贏得了不錯的聲譽,負責監督施工的保安隊員也都提前打了預防針,早有準備。他們這時便舉著個鐵皮喇叭勸說那些逃跑華工們回來幹活,拍胸脯對天發誓那鐵牲口不吃人。有了這樣的保證,那些逃跑的男男女女這才磨蹭猶豫著回到了工地。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巴城的百姓全城出動,扶老攜幼的來到工地外圍看鐵牲口。當(本章未完!
第六百二十一章 真公主與假親王
看到挖掘機一斗就是一個大坑,帶出上千斤的泥土,所有人無不瞠目結舌,下巴眼珠掉了一地。
你以為這就完了?別忘了,流通中的貨幣總量還要取決於價值分配。趙新打算透過這一次的工程投放大量的北海銀元和銅幣,讓巴城的老百姓接受並習慣北海鎮的貨幣體系。
他隨後讓軍管會在工地現場搭設帳篷,開設識字班和普通話學習。每天開工前先學20分鐘,不分男女。他還開出賞格,只要認識50個字,同時能寫出自己名字的,就發5塊北海銀元;認識200個,給10塊;認識500個,給20塊;要是能認識一千個字且普通話對話流利,恭喜你,立刻招收進軍管會做事。
工人們被這一舉措都給弄懵了。他們不明白的是,自古唸書識字從來都是要花錢,現在怎麼擰過來了?不過有錢掙總是好事,不要才是傻子呢!於是每天早上的工地上,上千工人分坐在十幾處草棚下,對著黑板,跟著軍管會派來的教員開始了“啊喔額、波潑佛”。聲音此起彼伏,搞的跟唸經似的。
對於這種情況,巴城的富人們都以為軍管會是錢多沒處花,殊不知趙新是要透過推廣普通話,打破地域隔閡,增強華人的凝聚力,由此才能破開三緣模式下的宗族社會結構。
當然了,這只是第一步,慢慢來......
新式機械的使用也驚動了孔多塞那些法國人,當他們在百十米外看到正伸出長長臂爪的挖掘機,一個個都是呆若木雞,下巴掉了一地。想找工地上的軍管會人員請教吧,對方不懂法語;想靠近參觀吧,保安隊的人攔著不讓靠近;回軍管會找鄧飛......抱歉,那貨跟著“南華一號”出海了。
等他們好不容易見到趙新時,對方告訴他們這不過是利用了液壓傳動技術而已,具體的他也說不清;等到了北海鎮,自然會有專門的書籍。他其實一點都不擔心法國人學了去,沒有相應的加工裝置和技術,知道原理也造不出來。
要知道再過兩年,英國人就會發明出世界上第一臺水壓機,然而直到1905年,才將工作介質從水改為油。
孔多塞和四位“拉神”都瞭解“靜壓傳遞原理”是什麼,畢竟偉大的帕斯卡就是法國人,但他們無法想象世界上竟然有如此先進的機械,英國人發明的那些與此相比實在弱爆了!雷神號、挖掘機、還有新出現的“南華一號”......如此種種,使得遠在萬里之外的北海鎮蒙上了更多神秘色彩,並讓孔多塞等人滿懷憧憬。
過完聖誕節,轉眼就是新年。1792年就要過去了,這一年趙新經歷了心腹的背叛,見識了黑三角貿易的真相,還親身見證了法國大革命的血與火,順帶把國民公會搞的差點掐起來......
算上剛和仙台藩籤的那份密約,北海鎮如今都簽了多少密約了?本地治理、邁索爾蘇丹國、仙台藩,甚至還跟帶清搞了個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外蒙換廓爾喀的約定。
趙新有時都會忍不住生出一股惡趣味,自己這是打算超英趕美的爭當世界第一攪屎棍?沒這志向啊......
12月30日,一直處於嚴密看護下的伊麗莎白夫人託人傳話,想跟尊貴的“趙親王”好好談一次。
到了第二天,趙新如約前往,來到了位於吉利翁運河西側一座戒備森嚴的豪宅裡。兩人坐在一樓的客廳內,門外不時傳來路易夏爾、Lan和特蕾莎三個孩子的嬉戲打鬧聲。
“公主殿下,這房子住的還滿意嗎?”
“非常感謝您的照顧,尊敬的親王殿下。除了不能去教堂,其他一切都好。”
本月中旬的時候,趙新將伊麗莎白夫人和三個孩子從總督府北側的小院悄悄遷出,轉到了這裡。為了照顧他們的起居,還特意從城內的黃家借了幾個傭人和會做西菜的廚子服侍。
問題是照顧的再周到,身邊全(本章未完!
第六百二十一章 真公主與假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