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巴拉望島的誘惑(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曹鵬從柴田覺藏那裡得知仙台藩想要塊土地,便給巴城發了封電報,同時提及了仙台藩提供全部兵源的訴求。
不過因為趙新跑回去折騰買船的事,直到五天後他才給曹鵬回電,只要拿下加里曼丹島,北海軍將協助仙台藩獲得東北面那座狹長的巴拉望島。不過有一點,在島的中部,北海軍要划走一塊,作為以後通往南沙群島的中轉站。
趙新之所以選擇這座島,是因為儘管它的南北長度有425公里,可東西寬僅有40公里,毫無戰略縱深可言。真要有什麼么蛾子,北海軍只要兩面夾擊,完全輕鬆打穿。
柴田覺藏從曹鵬那裡得知訊息後,大喜過望,立刻向家主伊達齊村和家老石川村文做了稟報。年輕的伊達齊村對此也是頗為激動,這可是開疆拓土,遠怕什麼啊,有北海鎮的大船幫著運人就行。
以後兒子再多也不怕沒封地了,不用再去當和尚了!
至於首批兵源,為了保密起見,石川村文決定從那些在北海鎮修鐵路的仙台藩勞工中直接劃撥,以後再調派補充。自從北海鎮從島國輸入鐵路建設勞工,仙台藩聯盟和幕府北海奉行一直都是各幹一攤,雙方離著好幾百裡遠,根本見不到。
三天後,曹鵬代表北海鎮和伊達齊村在青葉城二之丸的一間密室內,簽署了相關事項的協議。
雙方約定,最晚不遲於1793年1月底,也就是寬政五年十二月十七日,仙台藩必須將第一批五千身體健康的兵源轉交北海鎮代為訓練,並提供不少於兩百名作為後備軍官的藩士;第二批五千人的交付時間不得晚於1793年4月底即寬政六年三月十五;第三批五千人不得晚於6月底即寬政六年五月十五。
北海鎮將按照青葉營的標準對所有士兵和藩士進行訓練,並提供包括軍裝和武器彈藥在內的全部裝備。這些部隊在完成任務返鄉後,所有武器裝備將全部贈送給仙台藩。
所有官兵在服役期間,北海鎮將按照10~100北海元的標準,按月支付津貼。相關死傷撫卹標準和北海軍同級官兵一致。石川村文為了控制也為了能讓官兵的家人按時拿到錢,還在協議裡特別加上了一條,所有津貼將全部存入石卷港北海銀號的儲蓄賬戶,不得直接發給個人。
曹鵬這邊的事辦妥的同時,趙新買的那條漁船和幾條小艇也完成了交付手續。他這次弄來的是一條剛下水一年的中型金槍魚圍網漁船,因為要追捕金槍魚群,所以主機功率高達3000kW,航速可達14~17節。船長60米,總噸位1000噸。
這船最特別的就是在甲板室的後方設有一根粗大的主桅,頂部有個魚群瞭望臺,正好用來觀察周邊情況。因為其航速本時空除了北海鎮無人可及,所以船上也沒加裝75毫米炮。
唯一的遺憾就是因為買的急,讓趙新足足多花了三分之一的錢。不過趙王爺差不多每次買船都是急茬兒,當冤大頭已經習慣了......
在巴城耽擱了這麼久,幾位法國人已經有些煩了。三個天安門廣場的城市,能去的地方就那麼點,而且巴城的教堂還改成了醫院,連做禮拜的地方都沒有。問題是北海鎮也沒教堂啊,就那麼倆神父,還是正教的,跟天主教格格不入。現想轍從澳門請一個也來不及了,明年再說吧。
打鱷隊的人員已經挑選完成,陸戰隊和保安隊是一半一半。人員到位後,每天都在靶場打近距離移動靶。所有隊員都被告知,只能打鱷魚腦袋,絕不能打身子,鱷魚皮那可是好東西。
捕獵鱷魚不是說靜等鱷魚上岸,離著幾十米給一槍,而是要在河裡用鐵鉤下餌。發現鱷魚上鉤了,把船開過去,拉繩子把鱷魚腦袋提上來,然後再射殺。
制皮作坊的人手讓公堂從本地移民裡找,有幾十號人就夠。中國的傳統制皮一般都是採用植物鞣法或是油鞣法,各有優缺點。植物法是透過熬煮樹皮提取單寧酸液進行浸泡;油鞣一般都是用魚油溶液浸泡,俗稱的油麂皮就是這麼做的。巴城緊挨著大海,魚油是不缺的。
另外鞣製皮革還需要生石灰和大量的海鹽。石灰石好說,蘇門答臘島南部就能開採到,而且儲量極為豐富;另外還得建個曬鹽場。
來巴城的移民們這些年除了種甘蔗就是種咖啡,少數人才種地。如今隨著趙新的一個念頭,從上到下全都忙了起來。要知道單是從蘇門答臘島採石灰,就得專門弄個船隊,還得招募一批礦工才行。
趙新查閱了資料,發現西爪哇島南部的石灰石和鐵礦儲量都很豐富,他覺得以後可以在巴城發展水泥工業,最起碼造橋、修路和港口建設都很需要。不過要想搞定這些,還得解決掉南面的荷蘭人和周圍的蘇丹國才行。
因為時間的關係,一眾法國人在巴城渡過了一個炎熱的聖誕節。趙新從另一時空搞來了兩顆聖誕樹,裝上了雪花片、鈴鐺、布偶和樹頂星,讓幾位“拉神”和路易夏爾三人驚喜萬分。除了安排一頓可口的大餐,他還買了不少禮物,費盡心思的拆掉商標,找來彩紙包好,在聖誕節的早上放在了每一家的門口。
為了給北海鎮請幾位知識分子,容易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