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後,東海艦隊指揮部內,年輕的司令官郭學顯手持一張電報紙,語氣嚴肅的對包括朱、林二人在內的六名軍官宣讀了北海軍參謀部的命令,然後對六人道:“這一次行動的指揮官就由‘琿春號’艦長朱逸群擔任,副指揮官由‘呼倫布俞爾號’的艦長徐智青擔任。你們要牢記這次任務的目的,回去跟部下交代清楚,是威懾,而不是去開打!江南早晚都是我們的,打爛了還得我們自己收拾!都明白了嗎?”

“明白。”六名正副艦長一聽不是要打江南,而只是去嚇唬嚇唬清軍水師,興致一下就沒那麼高了。

郭學顯的臉一板,喝道:“都沒吃午飯?我沒聽清!”

“明白!”

“時間緊,任務急,我就不跟你們多說了。回去抓緊時間補給,明天一早出發!”

郭學顯的威信不是吹的,而是憑著一次次的戰鬥打出來的,東海艦隊內無人不服。他從長興島海戰那會就被“拔苗助長”當了代理艦長,之後又跟著鄧飛打西山海盜,再然後就是率領第二分艦隊出擊廖內群島,收復馬六甲城。最後還越過馬六甲,跑到孟加拉灣和英國人打。

趙新當初沒看錯,這個在另一時空歷史上的“華南海盜”頭子不光好學,而且打起仗來手黑心狠。北海軍用於海軍培訓的各種刪減版教材——諸如《海權論》、《艦隊戰術》、《航海學》、《艦船總體技術》、《武器系統工程》都被他翻了個滾瓜爛熟。說倒背如流那是胡扯,反正隨便翻一頁提問他都能說個八九不離十。

次日天剛矇矇亮,由“琿春號”、“呼倫布俞爾號”兩條護衛艦和“興凱湖”補給艦組成的艦隊便出發了,他們的目標是距離那霸港380海里的吳淞口。預計抵達時間,兩天。

林道生所在的“琿春號”的前身名叫“格特魯德號”,它原本就是隸屬於VOC海軍部的護衛艦,全長47.22米,寬13.11米,排水量1253噸,裝備火炮40門,於1788年在錫蘭船廠建造。

話說去年“千島海戰”之所以贏的那麼快,除了北海軍的武器威力,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荷蘭人的大型船實在不靈,75毫米炮一炮就能打穿船殼。

荷蘭帆船屬於蓋倫船的直系船型,為了使貨艙儘可能的大並保留操縱性,就將船殼輕量化,並減少武裝和水手,將水線以下的貨艙儘可能的擴大,形成O字型的寬廣船體。據說這種造船路線,是因為早期西班牙和丹麥等國都是按照商船舷寬來徵收航海稅,所以雞賊的設計者就想出了這麼個辦法。

透過極端的設計,荷蘭人建造一艘商船隻需要不到兩年的時間,並且只有西班牙商船一半的成本,這就使得荷蘭船的數量跟吹氣球一樣迅速膨脹,在短短半個世紀就成了稱霸海洋的“海上馬車伕”帝國。

但是荷蘭船的優點也是它的致命缺點。在前後四次的英荷戰爭中,荷蘭人駕駛著靈活機動卻缺乏防護能力的武裝商船一次次衝向英國戰列艦所組成的海上壁壘,被艦載加農炮打的損失慘重。之後聯省共和國海軍部吸取教訓,在本土和錫蘭建造了一批小型重武裝護衛艦,用以保衛海上商路。

事實上大航海時代帆船海戰的真正主角從來都不是動輒上百門炮的巨無霸戰列艦,而是小型快速的護衛艦。

所以“千島海戰”中的“格特魯德號”雖然被打的千瘡百孔,三座桅杆斷了兩座,可卻死活沒沉。在從俘虜口中得知這一情況後,海軍方面便將繳獲的八條護衛艦全部進行修繕改裝,來了個升級換代,用以替換那些暹羅造的千噸廣船。

自趙新他們在苦葉島俘獲了兩條俄國人的商船並加以改造後,趙亮負責的軍工聯合體用了五年時間,摸索出了一套對歐洲風帆艦的標準化改裝辦法。

首先是在木製船體外殼塗抹一層氟樹脂防腐蝕塗料,以前採用的銅板瓦覆蓋法完全捨棄。其次是根據不同船型噸位,加裝1000~2200馬力的船用柴油發動機,同時安裝船尾軸和可升降的不鏽鋼螺旋槳;主甲板上安裝彎脖排氣煙囪、通話器、電動絞車和升帆機,主桅頂部加裝電臺用的天線。

在武器配備上,根據不同噸位安裝10~20門北海鎮自產的75毫米海軍型速射炮,6~10挺北海鎮自制的仿加特林點50口徑十管機炮。

經過以上改造,這些風帆護衛艦不光在航速上得到顯著提升,船上配備的水手人數也減少了近一半。比如“琿春號”原本定員是270人左右,現在才150多個。

由於巴城船廠能力有限,修船沒問題,改裝沒戲,所以還特意從北海鎮調派了一個三十人技工小組。可即便如此,一年多過去了,也只完成了四艘護衛艦的改裝,其中兩條分給了東海艦隊。

改裝後的風帆艦整體效能提升了不少,船速也提升到了最高13節,可無論是鄧飛還是趙亮都不甚滿意。不過這也沒辦法,十八世紀的風帆艦都是長寬比不到4:1的肥碩身軀,想要再提升船速就必須對艦體進行大改,將其拉長到5:1甚至6:1才行。

目前北海軍的海軍雖然實力強大,可在北海鎮的穿越眾看來還是挺彆扭。說白了,就是一艘符合他們心目中的軍艦都沒有!

除了“雷神號”、“驚雷號”、“南華一號”這三條現代船,其它不是暹羅買的廣船就是繳獲的蓋倫船,唯一自建的“美洲虎”一號和剛下水的二號還特麼是兩條貨船。

對穿越眾們來說,大家心目中的軍艦是要跟另一時空那樣式兒的,最起碼也得是艘二戰掃雷艇級別的,八百多噸就行。

這事吧,就算有全套圖紙也沒戲。伯力的那條熱軋鋼生產線目前只能軋製普通鋼板,造幾條內河船沒問題,但造軍艦需要的是高精度合金特厚鋼板,必須要耐腐蝕,還要有較好的低溫韌性和良好的焊接效能,否則遇到巨浪分分鐘就會被強大的衝擊力打破。

所以海軍要想實現真正的突飛猛進,全方位碾壓歐洲——尤其是英國海軍,最快的辦法就只有拿來主義,等著趙老闆施展“乾坤大挪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