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諾夫布拉布拉的講述著自己的方案,同時不住的觀察趙新的神色,以便及時調整說辭。

然而趙新從一開始就靠在椅背上保持著一個姿勢,臉上的神色也是基本不變,只有右手的食指偶爾會敲擊一下扶手。這樣的狀態讓巴拉諾夫非常難受,自己廢了半天吐沫,可得不到回饋,實在心裡沒底。

終於,“華美貿易公司”的方案全部講完了,口乾舌燥的巴拉諾夫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杯子剛放下,趙新說話了。

“你們在科迪亞克島上有多少人?”

“34個。28名男性,6名女性。此外還有兩百名來自阿留申的土著勞工。”

“現在阿留申群島和科迪亞克島有多少原住民?”

巴拉諾夫想了想道:“我們前年曾做了一次人口調查,阿留申群島是6000,科迪亞克島是6500左右。”

趙新心說234比6500,這要是惹惱了印第安人,分分鐘團滅啊!於是他問道:“你們跟原住民的關係怎麼樣?”

巴拉諾夫信心滿滿的道:“非常好。我們每年都從他們手裡收購大量毛皮。用來交易的除了鐵製品,還有酒和玻璃珠串。”

對了,這廝手裡有家玻璃工廠,弄點珠子還不是輕而易舉。趙新又問道:“去年你們的毛皮產量有多少?”

巴拉諾夫對生意資料信手拈來,想都不想就道:“各類獸皮61056張,這裡面狐狸皮最多,超過了48000張,海獺皮2916張。此外還有少量的海象牙和鯨鬚。”

“大部分都是跟當地人收購的吧?”

“是的。主要是特林吉特人,也有阿薩巴斯卡人。”

“食物怎麼解決的?”

“捕魚和狩獵,養了一些羊,主要是製作乳酪。跟您說實在的,我們的糧食很匱乏,之前舍利霍夫先生帶人在烏納拉斯卡島上開墾了少量耕地,科迪亞克島我們也開墾了十幾俄畝,只能種些土豆,產量非常低。總的來說,要是大規模移民,那還需要您給予幫助,我們會定期從金門這裡採購糧食、水果。如果您能派名醫生,那就太好不過了。”

“伱打算從哪招募人手?”

巴拉諾夫小心翼翼的道:“只要資金充足,肯定能招到足夠的人手。如果您允許,我想從那些沙皇軍隊的俘虜中招募一些。”

趙新沒想到這廝居然把主意打到自己這兒來了。他沉吟片刻,說道:“可以,我准許你先招五百人。如果發展良好,再招五百。”

距離“烏索利耶會戰”結束已經整整四年了,北海軍在同沙俄帝國的兩次交手中,前後俘虜了兩萬多名俄軍。這些人有三分之一加入了“哥薩克酋長國”,少部分則透過談判被放還,到如今還剩下了一萬出頭,被編成了四個工程團,主要工作就是修鐵路。

“29人委員會”的計劃是等“伯北鐵路”修完就放這些人回去,畢竟管理他們的成本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至於吸收歸化什麼的,大家都沒興趣。也就是趙新有點想法,讓情報局試著發展了幾個眼線。

巴拉諾夫聞言大喜。他也是沒辦法,別看北海鎮佔領了西伯利亞後廢除了農奴制,使得流放農奴和囚犯都成了自由民,可自由民瘋了才會來美洲呢!

西伯利亞固然荒涼,可那也分跟誰比。阿拉斯加已經不叫荒涼了,根本就是不適合生存的蠻荒!

1784年的時候,東北美公司的創始人舍利霍夫好不容易招到了一百多人,派往阿拉斯加定居,十年過去,就剩了34個,而且幾乎都是酗酒者和痞子。在減少的人裡大部分都是病死的,所以巴拉諾夫才請求金門方面能派個醫生。

在之前和舍利霍夫的通訊中,他得知了戰俘的事,思來想去,便打起了那幫人主意。他都想好了,只要趙新點頭,他就以欺騙的方式把人忽悠過來,籤合同,搞債務陷阱,扣下證件不讓回去.反正不幹上個七八九十年不算完。

好吧,在另一時空的歷史上,巴拉諾夫還真就是這麼幹的,否則俄國人在阿拉斯加根本堅持不下去。所以說,緬北園區的那些手段並不新鮮,十八世紀就已經有人玩了。等到了十九世紀,華工被“賣豬仔”的手段也都差不多。自己人坑自己人,從古到今都是如此。

趙新並不知道巴拉諾夫的鬼算盤,此刻他腦海裡在想著要不要往阿拉斯加運一批移民。

清軍俘虜?滿洲權貴?不過這念頭他很快就放棄了,或者說暫時不考慮。

西伯利亞地方大著呢,光是一個冰城雅庫茨克就能讓人慾死欲活。問題是雅庫茨克夏天還能走水路,可阿拉斯加.生活物資和醫療保障跟不上,很快就得死光光,還不如一槍崩了呢。

想要佔領一個蠻荒之地,首先就得解決吃飯的問題,建了據點,下一步就是開墾耕地。可是在阿拉斯加搞農業?別說十八世紀了,二十世紀也搞不定。

話說歷史上美國收購阿拉斯加後,除了淘金客就沒人願意去定居。後來雖然建立了一些城鎮,但都是礦業城市和軍事基地,糧食要從外運。1935年羅斯福推行新政,以“馬蘇河谷試驗農業區”的名義,從明尼蘇達等農業發達的州,招募了203個有豐富農作經驗的家庭,遷入河谷生活,每戶可免費分到十六公頃的永久土地。自此,阿拉斯加算是有了農業。

這項計劃的總投資超過500萬美元,那時候的500萬按照購買力,等同於2023年的一個億。然而誰也沒想到,僅過了五年就有一半新移民離開,到了1965年,第一批203個家庭只剩下20戶。

在一個每年無霜期只有一百天、夏季白天氣溫只有13度~26度、整個冬季不分白天黑夜全是零下、而且動不動就連下兩三個月暴雪的地區搞農業開發,簡直就是災難!

在另一時空歷史上,沙俄之所以很難深度經營阿拉斯加,有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生活必需品嚴重依賴外部提供,糧食、食鹽、牛肉、青菜,統統都要從英國、美國和西班牙手裡購買,使得移民區的維持費用居高不下。

所以對北海鎮來說,想要開發阿拉斯加,首先就得在北加州站穩腳跟,全力開發中央谷地,打造糧食基地。然後順著西海岸一路北上,把後世的俄勒岡、華盛頓州和不列顛哥倫比亞收入囊中,最終和阿拉斯加連為一體。至於金礦並不是多著急的事,只要美國人進不去,早晚都是自己的。

想到這裡,趙新對巴拉諾夫道:“特許權可以給,但要以十年為一期。而且光你一家不行,必須要有競爭者。”

什麼?!巴拉諾夫的臉瞬間就耷拉了下來,變得如同苦瓜一般。

趙新淡淡一笑,說道:“親愛的亞歷山大,作為一個商人,我想你應該知道專營壟斷意味著什麼。沒錯,壟斷固然可以帶來暴利,可它也會成為滋生懶惰的溫床,會腐蝕公司的進取心。就算公司剛開始的幾年會因特許權而帶來繁榮,可這種繁榮將註定是短暫而虛假的!”

巴拉諾夫承認趙新說的有些道理,可如今歐洲各國的殖民公司都是搞長期壟斷,憑什麼到我這就不行?

他是一個商人,更是一個資本家。別看歐洲在產業革命中推崇自由資本主義,可那只是早期形式,下一步就會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有機會實現壟斷,誰特麼還玩競爭。一家獨霸是所有資本家的夢想,要不然托拉斯是怎麼來的?

然而對趙新來說,他要的就是競爭,他最擔心的是哪天阿拉斯加的俄國人會跟沙俄政府暗中勾搭上,然後在北美搞三搞四。老話說的好,資本家有良心嗎?尤其是這個野蠻生長的時代,真要有良心,賣什麼鴉片和毛皮啊,賣聖經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