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俄國商人的鬼算盤(第2/2頁)
章節報錯
原本這事已經納入了國務委員會的議事日程,誰料北海鎮出現,徹底讓沙俄政府的計劃胎死腹中。
別看西伯利亞被北海軍從沙俄手中奪了過來,可毛皮貿易的豐厚利潤依舊讓沙俄商人趨之若鶩,尤其是像舍利霍夫這樣最早進行商業遠征並賺的盆滿缽滿的傢伙,更是不會輕易放棄。
在另一時空的歷史上,俄國人正是靠著太平洋上的大規模毛皮販賣,從廣州和恰克圖貿易中獲取了充足的商品和資金,以至於到了十九世紀初,俄國已經具備了與當時歐洲強國抗衡的實力,否則亞歷山大一世根本沒有底氣和拿破崙開戰。
光是從1747年到1791年的四十多年間,俄國商人便從阿留申群島運出了價值六百多萬盧布的毛皮,其中絕大部分都流進了中國,然後再變成茶葉、大黃、絲綢和瓷器銷往歐洲,賺取了不菲的利潤。比如趙翼就曾獲贈一件海豹皮裘,他曾記述說:“裘出塞北俄羅斯國,色黑而毛密,中土人名之曰海虎,彼國不知何名也。”
而這兩年的北美西北海岸看似無風無浪,其實波濤暗湧,有時甚至會發展到捕獵隊之間火併。尤其是如今又多出了北海鎮這個掀桌子攪局的,更是亂了套。
要知道英國在獨立戰爭後失去了相當大的一片殖民地,所以便加緊了對加拿大西部的擴張。五年前英國和西班牙為了爭奪一個小小的努卡特灣而差點引發宣戰,就是這一政策的直接體現。
好在英西兩國經過緊張會談,最終在四年前也就是1790年的10月簽署了第一份《努特卡條約》,消弭了戰爭危險,否則無論是沙俄還是美國都會被迫下場。
到了今年,由於英國人透過履行合約得到了努卡特灣並佔據了溫哥華島,使得哈得遜灣公司將活動範圍擴充套件到了阿拉斯加周圍;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的商人也透過羅伯特.格雷的探險活動,將觸角伸了過來。眼瞅著一場因佔有毛皮資源和收購土著毛皮專營權的混戰即將開始。
今年春天的時候,躺在病榻上的舍利霍夫從巴拉諾夫的來信中得知,北海鎮竟然從西班牙人手中搶了金門海峽,他敏銳的意識到了這場危機中存在著難得的機遇。
什麼英國人、美國人、西班牙人,統統是渣渣!只有抱緊北海鎮這條粗腿,壟斷阿拉斯加到廣州的毛皮貿易才會成為可能。
為了能和北海鎮方面達成合作,舍利霍夫派遣心腹前往鄂霍茨克,搭乘一條快船前往科迪亞克島,給巴拉諾夫送去了一封密信,命令他立刻前往金門和中國人商談合作。
想到以後能獨霸阿拉斯加和廣州的毛皮貿易,遠在聖彼得堡的舍利霍夫做夢都會笑醒.算了,是咳醒的。
這廝別看還不到五十,可由於在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弄壞了身體,日子已經不多了。按照另一時空的歷史軌跡,如無意外,此人明年就得嚥氣,鉅額財產和公司股份都會留給14歲的女兒繼承。
魯奇面帶微笑的聽了巴拉諾夫保證,心說我特麼就是因為不放心才不讓你們上岸的。要不是接到趙老大的電報,現在就讓你們滾蛋。
他這麼想是有道理的。這年月船員在海上的生活非常枯燥,一旦靠岸,他們必然會上岸找女人尋歡作樂,喝個酩酊大醉,甚至打架鬧事。
金門鎮這裡沒妓院,連酒吧都沒有。能算娛樂設施的除了一個籃球場,還有一個不對外開放的圖書室。此外每週六的晚上只要沒事,魯奇就會在堡壘內的空場上放一場露天電影,官兵們都很愛看。
電影一般都是先放個北海鎮建設成就和鄉村面貌的新聞紀錄片,接下來就是京劇或者豫劇的戲曲電影,內容已經提前做了掐頭去尾處理,隱去了出品方和演員的內容。像什麼京劇的《野豬林》、《林沖夜奔》,豫劇的《花木蘭》、《背靴訪帥》、《穆桂英掛帥》等等。
雖然金門鎮目前沒什麼女人,可海外兵團的官兵不少人都有家眷,之前沒送過來是因為家在遼東。如今盛京地區被打下來了,他們也該團聚了。至於魯奇的那位未婚妻胡盈盈,他打算等明年春節回北海鎮後先拜堂成親,然後再一起過來。
時間就這麼一天天的過去了,轉眼就到了魯奇收到趙新電報後的第八天。
清晨時分,太陽剛從地平線升起,卡塔塔所在部落的上空已經升起了嫋嫋白煙,新一天的忙碌又開始了。
卡塔塔也醒了,她起身揉揉眼,發覺母親沒在屋裡,便開始穿衣服。臨出屋前她猶豫了一下,轉身從自己地鋪挨著木牆的位置掏出了一雙黑色油亮的小皮靴。
這靴子是金門堡壘裡一個年輕軍官送給她的,號碼正合適。卡塔塔特別喜歡,平時都捨不得穿,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擦一擦,部落裡的少年男女見了無不羨慕。她想到今天要去海峽對岸見父親,更可能會遇到那個軍官,所以決定還是穿上。這樣兩人站在一起的時候,自己能顯得高一點兒。
她父親白白和十幾名族人在幾個月前參加了“聖布魯諾山戰鬥”後,便被招募當了金門鎮的“民兵”,目前正在那裡接受軍事訓練。
米沃克人對海外兵團的作戰方式和武器非常好奇,認為這是打敗白人魔鬼的法寶。當初招募民兵的時候,各部落的青壯報名極為踴躍。可等練了兩天不少人就受不了了,轉身、立正、向左向右向後轉身什麼的把他們都搞暈菜了,心說這跟打仗有什麼關係?!
要不是因為待遇好,很多人早就堅持不下去了。一年發四身衣裳和鞋帽,訓練期間管吃不算,每週發三十斤小麥粉,等訓練結束後因為還要回部落,所以每個月是一百二十斤麵粉。
米沃克印第安人用不著錢,他們和各部落的交易都是以物易物,給錢也沒地方花。許多人自從吃過了用麵粉做的饅頭,就認為這是天底下最好的食物。
過去米沃克人到了冬天的時候,經常會因為食物短缺而遷移。自從金門鎮開辦了易貨市場,再加上給民兵的糧食,使得很多家庭再也不用擔心糧食不夠吃了。
至於各部落的酋長,如今他們披著用毛皮換來的“金毯”,腳上穿著勞保鞋,用著換來的鐵鍋燉煮食物,抽著北海鎮出產的香菸,再喝上幾口高粱釀的燒刀子,嘿嘿,小日子美得很!
看到卡塔塔從自家屋子鑽出來,附近的男女老少都笑呵呵的跟她打招呼。自從雷神號來到金門海峽打跑了西班牙人,就再也沒人嘲笑她了。同時很多人也開始懷念起故去的“翱翔之鷹”,相信他真是“狼神卡克努”的使者。
卡塔塔坐上木舟,和夥伴們一起划動船槳的時候,心裡充滿了無法描繪的期待。此刻這條船就是連通金門海峽兩岸的一條紅繩,隨著木槳不斷的撥動水面,和那個人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