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馬鞍關航道被堵,岸上還有清軍防守,偵察隊於是後撤一公里,準備找個地方先用無人機偵察一下。他們靠岸的地點位於繡江南岸,旁邊就是一處山丘。

話說繡江自南向北流經至藤縣南部,由於山勢的阻擋,被迫向東拐了個彎,然後再轉向北,由此也形成了一片寬闊的水面。來到山丘最高處,發現這裡不用望遠鏡就能看到馬鞍關的水柵。

會安營的偵察隊長叫陳文秀,軍銜是上尉。此人的名字很秀氣,模樣和性格卻反其道行之。他臉上有一道跟荷蘭人拼殺時落下的刀疤,從左眼角一直到下頜,顯得很是兇惡彪悍。這位祖籍浙江,祖上在明末逃到了會安,成了明香社“十老六姓”中的一家。

“把‘天眼’放出去!我倒要看看,究竟是誰不知死活敢擋著咱們。”

陳文秀話音剛落,一架收縮起來僅有巴掌大的灰色無人機從山坡上迅速升起,向著馬鞍關的方向飛了過去。

時至今日,無人機已經成了北海軍作戰時的標配,除了僕從軍沒有,各直屬部隊團一級的偵察隊、炮兵連、特戰營皆有配備。為了不引起有心人的關注,趙新在幾年前就讓表弟成立了一家無人機科技公司,費勁巴拉的拉關係拿到了某家無人機生產企業的應用平臺授權。公司成立後對外號稱提供行業應用解決方案,實際上九成都是自產自銷自用,皮包公司之間倒手罷了。

具體到北海軍的作戰部隊,不管是軍官還是士兵都喜歡管這玩意叫“天眼”,真正的名稱“無人機”反倒讓人覺得不好理解,畢竟本時空還沒飛機呢。

由於成本的問題,北海軍所使用的無人機主要分為普通型和高階型兩種。比如炮兵部隊用的就是帶有遙測功能的高階貨,而團級偵察部隊用的都是手持遙控器的普通貨;個頭小,好攜帶,唯一差點意思的就是探測距離只有兩三公里。

作為趙新在北海軍南派系統中的“親兒子”,會安營該有的裝備洋洋不落。像偵察隊配備的這款無人機在使用說明中標註最遠能飛6公里,不過那要地面沒有遮擋物才行,在廣西這種多山的環境顯然不適用,通常最遠就放出去兩公里。

無人機發出歡快的“嗡嗡”聲,掠過碧綠的江水和青綠色的山林,隨後猛的向上一升,馬鞍關西側山丘上的城寨輪廓就出現在了回傳畫面裡。

這座寨子佔地不過五六畝,也就是半個足球場大。北面和西面是營房,大門開在南面。在寨子東側面對馬鞍關的位置上,設有一座炮臺,炮架上放著一門小炮,從炮身粗細程度看像是門二將軍炮,幾名炮手模樣的傢伙正坐在附近的草棚下,像是在聊天。

北海軍在過往的戰鬥中曾多次繳獲過這種炮,炮身一米五長,重量在120斤左右,兩個人能很輕鬆的搬走,力氣大的話一個人扛也沒問題。每次開火裝藥八兩至一斤,有效射程一千米,威力一般般,不過打木船竹筏肯定夠用了。

鏡頭拉近,陳文秀注意到在炮臺上立著一面黑色的三角大旗,旗杆估摸有兩米來高,旗冠下面綴著根一米多長的飄帶。不過因為時值正午,炎熱無風,旗子只能無精打采的耷拉著。

後世總有人說,清代的綠營都是以綠旗為標,其實不然。綠營中一般只有督撫提鎮的纛旗和各營的什長旗用綠色,而像什麼營旗、將旗都是雜色旗。具體用什麼顏色的旗,關鍵要看敵人用什麼旗,由此採用對比鮮明的顏色,以便在戰場上快速識別敵我。

比如山東綠營之前用的都是紅旗,可當他們發現登陸膠東的北海軍打的也是紅旗,很快就改成了白旗為標,上書黑字。捎帶說一句,在古代中國的軍隊裡,打白旗可不代表投降。

鏡頭再次拉遠,能看到寨子裡活動的清軍不多,大致估算也就二百來人,反倒是寨子南側那茂密的竹林里人影晃動,估計有些清軍鑽進了林子躲避日頭。

陳文秀用手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對負責操作計程車兵說道:“去東邊看看。”

無人機飛過江面,轉眼來到了東側的城寨上空。馬鞍關這兩個寨子的規格基本一樣,東西對稱,寨牆西側同樣有座炮臺,放著一門二將軍炮。只不過這邊城寨內活動的清軍多一些,三百來人的樣子。

陳文秀的臉上露出幾分不屑,心說就這,都不用後面的大部隊,自己帶著的三十多人一個衝鋒就能打下來,清軍準保望風而逃。

此時從西北方向突然吹來一陣風,無人機被吹的一晃,回傳的畫面上下抖動了起來,等操作計程車兵將其穩住,很快便注意到那面位於炮臺上的黑色三角旗也被吹展開來,隱約可見上面有紅色的字跡。他急忙說道:“隊長,你看!”

陳文秀湊到跟前,眼睛幾乎都要貼在巴掌大的螢幕上了,可由於無人機飛的離地面很高,是以鏡頭焦距雖然調到了最大,可還是看不清旗子上的字。眼看有機會確認這支清軍所屬的營頭,陳文秀便催促操作計程車兵將無人機的高度降低。

“平樂.協.近點,再近點!左左營守.哎!怎麼回事!”

正當陳文秀快要念出三角旗上的所有字時,突然,從螢幕左下方的位置冒出一個黑影並且快速接近越來越大,可還沒等他認出是什麼,就見螢幕上的畫面突然不受控制的翻滾扭曲起來,並伴隨著劇烈抖動,等幾秒鐘後畫面終於靜止下來,只見螢幕上都是綠色的枝葉,以及從枝葉空隙中露出的一角天空。

偵察隊的無人機炸機了!

負責操作士兵此刻已經慌了神,雙手在控制板上噼噼啪啪的快速按著,然而畫面毫無反應。一旁的陳文秀也傻了,忙不迭的道:“你快讓它飛起來啊!快飛啊!”

“隊長,剛才好像有什麼東西撞了過來,把天眼給弄掉了。”

手下人一提醒,陳文秀也覺出不對勁,他這正皺著眉頭想呢,突然,那名負責操作計程車兵又大叫起來:“隊長,快看!”

我去,只見在無人機傳回的畫面上,突然出現了一隻大手,隨後鏡頭抖動著又快速上升,畫面一轉,整個螢幕瞬間被一張黑黢黢的臉填滿,只不過那臉只露出了半張,粗大的毛孔和滋出的鬍鬚清晰可見。很快,畫面又開始翻轉,這一次出現在螢幕裡的是一件灰藍色的清軍號衣。

甭說了,掉落的無人機被清軍給撿到了。陳文秀對此十分惱火,因為這意味著他必須要將其找回來,否則沒法交差。

無人機在北海軍屬於高階管制品,參謀部對此早有嚴格規定;不管是因為操作、內部故障還是因外部原因導致摔落,必須要將殘骸找到並帶回上交,之後還得寫一份事故原因並交由主管上級稽核簽字,否則別想領新的。當然了,如果是掉在大海里那就另說了,不過必須得有其他人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