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圍攻本地治理(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擦!康沃利斯得知後很是意外。當他在船上見到風塵僕僕的帕特里克少校,便急切的道:“威廉,在一個月前我收到的報告裡,你還說清帝國的態度強硬,恐怕要做出適當讓步。可轉眼協議就簽了,到底是怎麼回事?”
“勳爵閣下,我正要跟您詳細彙報一下整個過程。這件事實在是充滿戲劇性,我確信上帝是保佑我們大英帝國的。”
“上帝當然保佑我們。好吧,別賣關子了,我的時間不多。”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話說從去年8月底的時候,帕特里克少校先是奉命去了加爾各答北部的巴特那,試圖調停清廓雙方的戰爭,然而到了9月底,隨著清軍在“帕朗古戰役”中取得決定性勝利,隨後陽布城破,廓爾喀滅國,東印度公司的所謂“調解”已純屬多餘。
但是帕特里克此行還負有確定廓爾喀和西孟加拉的邊界與貿易的使命,雖然換了主人,這問題還得繼續談。於是他帶著禮物去了陽布,拜見了滿清的撫遠大將軍福康安,又和駐藏辦事大臣和琳、四川提督成德進行協商。福康安只和英國使團見了一面,隨後就回西藏主持《藏內善後章程》去了。
和琳跟帕特里克只談了兩次,之後就帶著被俘的廓爾喀王叔巴哈都爾.沙阿召回京城獻俘去了。他的態度極為強硬,要求EIC必須交出沙阿王國的繼承者十五歲的王子拉納.巴哈都爾.沙阿,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他甚至告訴柯克帕特里克,如果EIC不給,清軍就會出兵西孟加拉,前往巴特那直接抓人。對滿清來說,這就跟當年處置阿睦爾撒納和霍集佔一樣,決不能給廓爾喀人留下復國的希望。
好吧,巴哈都爾如果交給帶清,十有八九會被乾隆做成嘎巴拉碗。當然,帕特里克少校肯定不懂這個;他只知道一件事,堂堂大英帝國要是連個廓爾喀王子都保不住,那就真成了笑話,以後也別在印度混了。
除此之外,和琳還嚴厲警告帕特里克,勒令英國不得插手西藏和布魯克巴(不丹)的事務,從今以後一切跟西藏方面和帶清周邊藩屬國的有關事務,必須透過清廷派駐廓爾喀的辦事大臣。要知道以前滿清因為離得遠鞭長莫及,現在重心西移,自然對布魯克巴和哲孟雄這兩個屬國看的無比重要。
話說從十八世紀初開始,布魯克巴便和南面的科赫比哈爾土邦開戰。到了1772年,被英國人罩著的科赫比哈爾邦大君向EIC求助,英國人隨即出兵入侵布魯克巴。
問題是布魯克巴是西藏的藩屬,重大問題都會直接請示清廷的駐藏大臣和達賴喇嘛。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EIC便想著把手伸進西藏。當英軍發起進攻後,布魯克巴的德布王即向六世班禪求救。班禪在1774年派使者攜帶禮物給第一任的EIC總督黑斯廷斯,商談和平。
黑斯廷斯接到此信後,認為是入藏的好機會,他一方面和布魯克巴簽訂“和平條約”,主動停戰議和,並退還被侵佔的土地。而在另一方面,他以回報班禪為名,派遣親信喬治.波格爾以“通商”為幌子進入西藏,私自面見班禪喇嘛。
這位波格爾在和班禪的談話裡,使用了之前對付那些印度土邦王公的方式,誘使班禪同東印度公司私立某種直接關係。然而六世班禪一眼就看破了對方的意圖,他明確表示西藏是大清皇帝統治下的一個地方,而他本人僅僅是一個視和平事業為本職的喇嘛而己,並在此後禁止波格爾進入拉薩。
帕特里克一聽對方提及這事,暗道不妙,連忙解釋說這都是前任總督黑斯廷斯做的,如今他已經因為腐敗受到彈劾,被免去了總督職務卸任回國了,而現任總督康沃利斯絕無插手西藏之意。
在和琳跟前碰了一鼻子灰後,帕特里克心灰意冷,誰知才過了一個月,談判物件又換人了,新任駐廓爾喀辦事大臣和寧到了。
此人跟和珅兄弟可沒關係,他是額勒德特氏,蒙古鑲黃旗人,乾隆三十六年的進士。和寧文墨頗佳,自入藏以後寫了很多詩作。然而這貨在政務上卻是個庸才,說白了就是用人不察。因為這個問題,他在官場上幾經浮沉,每次都是因為失察被貶。
跟前任的態度一樣,和寧上來也是擺出一副油鹽不進的態度。帕特里克心說這回可是崴了泥了!之前清軍滅廓爾喀的凌厲兇猛讓他非常震驚,要知道在二十五年前,英國人也派了一支遠征軍打廓爾喀,結果大敗而歸。
除此之外,英國人最怕的是雙方鬧僵了,清帝國會縱容治下的印度教徒去西孟加拉的印度教地區搞事,如今的廓爾喀的百姓那可是信奉印度教的。
之後因為西方人的聖誕節、中國人的春節、以及使團成員水土不服生病返回孟加拉等原因,雙方你來我往扯了半年。到了1793年4月的時候,四川提督成德收到福康安指示,命令陽布的三千清軍陳兵邊境,擺出南下的架勢,雙方的局勢愈發緊張。
就在帕特里克少校頂不住滿清方面的咄咄逼人,給康沃利斯寫信打算妥協時,意外出現了。
一名往來於陽布和巴特那的廓爾喀商人找到了他,直言他認識和寧手下的一名親隨。那商人表示為了保護巴哈都爾王子,願意從中斡旋,提供幫助。
帕特里克心裡也沒底,本著有魚沒魚先打一杆子再說的想法,給了那商人六百西班牙銀幣。誰知過了十幾天後,那商人居然把事辦成了,帶回來不少重要情報,帕特里克這才知道清帝國是在虛張聲勢。
原來,之前福康安帶來的索倫兵在橫穿喜馬拉雅山的歷次作戰中傷亡慘重,打下陽布後更是強弩之末,兩千人如今就剩了三百多人。至於那些一臉兇惡的金川藏兵因為長期在外作戰,都盼著回家,已經無心再戰。剩下的就是川軍了,然而這些人因為水土不服,每天都有人病倒。成德之前在邊境上陳兵數千,純粹是擺樣子嚇唬人。
對於這麼重要的情報,帕特里克當然要試試,如果訊息屬實,那無異於勝券在握。於是他在隨後與和寧見面時,表示如果清軍要出兵巴特那,侵犯西孟加拉的領土,那麼作為宗主的EIC也會派重兵北上,跟清帝國宣戰,順便幫巴哈都爾復位。
此話一出,和寧和成德的臉色瞬間就變了,隨後又恢復如常,不過帕特里克知道,自己賭對了!
英國人態度的突然變化,讓和寧大感意外。他認定是成德的川軍部隊露出了破綻,讓英國人看出來了。成德因為部下接連病倒就已經夠窩火的了,他才不會背這個鍋呢,兩人關上門大吵了一架。
滿清這次為了滅廓爾喀,雖然有趙新的“友情支援”,可還是先後投入了四百萬兩白銀;除了用於在雪區購買數量龐大的軍糧物資,其餘大部分錢都投入在了後勤運輸上。為了打通川藏、滇藏和青藏三條進藏主幹驛路,清廷在沿途各處添設軍站,設定糧臺,派兵守護,耗資巨糜。真要和英國人開戰,別說軍費了,光是調兵運糧就夠喝一壺的。
底牌被英國人摸到了,可對滿清這些官員來說,輸人不能輸陣,面子比什麼都重要。和寧和成德吵歸吵,可誰也不敢上摺子請罪。兩人最終還是坐在一起商量,決定先派人回京打點和珅,幫著在乾隆面前糊弄過去,然後又跟帕特里克簽定了協議,並蓋上了大章。
明面上,滿清方面會繼續索要巴哈都爾,不過英國方面可以不交,只是此事不能宣揚。另外和寧代表滿清承諾,不會鼓動廓爾喀的印度教徒去南面搞事,英國方面如果抓到,要殺要剮隨意。
聽完了帕特里克少校的講述,康沃利斯滿意的哈哈大笑,他沒想到此事會以這樣的方式解決。笑了一會,他一臉嚴肅的對帕特里克道:“很好!帕特里克少校,作為順利完成任務的獎勵,我決定晉升你為中校!”
在真實的歷史上,也就是從1772年入侵不丹之後起,英國人先後派出多名間諜,蒐集西藏各方面的情報,直到在一百年後發動侵藏戰爭,並逼迫清政府簽訂了《藏印條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