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雪紛飛的新年(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權寶才高高興興的帶著阿濱和一百多名同鄉抵達石卷町後,他還不知道自己惹出了多大麻煩。這件事很快就傳回了北海鎮,利吉得知後鼻子都氣歪了。
幾天前從徐壽南那裡接到命令時,利吉震驚的難以置信,立刻就找趙新進行了確認,然後就是一夜未眠。他真想馬上去找平太當面質問,為什麼要說假話?
要知道平太可是被趙新從死人堆裡扒出來的!當初要不是他發出的那一聲呻吟被趙新聽到了,平太就得跟他父親和妹妹一樣,化為路邊的餓殍枯骨。
這些年平太一直在島國,也沒有成家,每年最多就回來兩次向趙新和沈敬丹述職。別人都以為他是在島國做生意幫北海鎮掙錢,可利吉後來卻透過京都那邊接二連三出的狀況,明白平太在幹著一件極為隱秘的大事。
雖說萬世一系在老百姓眼裡就不是人,而是高高在上令人畏懼的“神”,可見過真人的有幾個?更別說看到什麼“神蹟”了。而趙新這尊“大神”可是實打實的,別說利吉了,北海鎮早期的好多人都見過他那無中生有的“神通”。
在利吉看來,天皇也好,將軍也罷,乃至於那些公卿大名,從來都不關心老百姓的死活,死絕了才好!透過在北海鎮生活的這些年,很多早期的島國歸化民已經意識到,要想改變島國農民的悲慘境地,就得徹底推翻幕府,消滅等級森嚴的封建制度,建立起一個如同北海鎮一樣,人人平等的社會,或者乾脆併入北海鎮即未來的中華版圖。
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背叛趙新,平太到底在想什麼?!
不過利吉這些年之所以受趙新重用,有個很關鍵的原因就是聽話,說讓幹什麼就幹什麼,就算有疑問也會先擱在一邊,老老實實把事先做了。他現在最擔心的就是權寶才的情報局身份暴露,島國那邊不懂裡面的道道,可要讓平太知道了,派人查他的事就有可能暴露。
要知道不管是回去探親還是有任務,情報局的人只要去島國,從來都是會提前通知劉錚或是平太,予以配合。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意外,真要是被地方官府抓了,還得想辦法把人救出來。雖說這樣的事還從沒發生過,可規矩就是規矩,必須遵守。
權寶才這趟是秘密行動,根本沒有向劉錚和平太的兩條線報備。現在可倒好,回鄉報仇殺人,居然還帶了一百多農民出逃脫藩!
另一邊,同樣接到訊息的徐壽南馬上就聯絡了情報局的負責人王長生,讓他立刻銷燬權寶才的所有培訓資料,又讓軍政部將權寶才的人事關係調回北海軍。如此一來,權寶才又變成了黑龍江城守備營的一名班長,這次回島國不過是請假回家探親。
至於他帶出來的那一百多號人,徐壽南在和移民局的人談過後,決定將其安排到“託力哈達屯”東側的新移民點去。那地方就在黑龍江城的對岸,權寶才名下的五十畝地也在那裡。捎帶提一句,託力哈達屯就是另一時空裡著名的“江東六十四屯”之一。
當天晚上,一名派駐在石卷港的北海軍上尉來到了權寶才他們租住的大雜院,把他單獨叫出去談了一個多小時,權寶才這才知道自己捅了多大簍子。不過他並不在乎,雖然回去當兵要比在情報局的收入差了一大截,可只要阿濱在身邊,就算讓他當農民種地都行。
因為帶著一百多號人趕路,權寶才還是錯過了最後一班回北海鎮的船。好在離開牛渡村之前,他從木曾屋的鋪子裡翻出了不少金銀,阿濱和一眾妓女們也將妓館裡的財物帶走了不少,於是大夥便在石卷町內租下了幾座大雜院,又從北海商社買了不少糧食、衣物和生活用品分給各家,準備到了二月開航時再走。
島國所謂的“大雜院”,其實是由平房隔成幾間所組成的廉價長屋;有一層的,也有底層是商鋪、二層是住家的那種,等級非常之多。一般這種大雜院的房間大小都是九尺二間,也就是六張榻榻米大小,此外還有六尺二間半和六尺二間的房間。
住在這種地方的人,都是城鎮平民、小行商、手工業者、店鋪夥計、賬房、窮酸讀書人和浪人,進城幹活的農民是決計住不起的。對於頭一次來“大城市”的牛渡村村民來說,大雜院已經不亞於豪宅。
本著下雨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的想法,權寶才便和阿濱商量,乾脆把婚事辦了。阿濱自然是高興的,訊息傳出,其他村民也都幫著張羅起來。
江戶時代的平民婚禮,既不像武士家庭那樣有特定的婚約文書形式,也不需要大擺宴席。對於家徒四壁的窮苦百姓來說,婚事與神道佛教壓根兒就沒什麼關係,即便是結婚日也和平常沒什麼兩樣。婚禮的主要目的是要讓熟人和鄰居知道他們以後是夫妻了,男女雙方一般只是與住在大雜院中的鄰居們一起簡單慶祝一下而已,有壺待客的茶,有幾條當零食的烤魷魚乾就足夠了。
媒人可以是房東或是鄰居,新娘一般就穿平時穿的普通衣服,新郎要是想穿件帶家紋的和服短外褂,那就跟房東借一身。來參加婚禮的人都會自帶酒菜作為賀禮,大夥熱鬧一下就得了。
雖說阿濱的想法是“有情飲水飽”,簡單溫馨就好,可權寶才並不想虧待自己的女人。如今的他可不是以前的農民權三了,五十畝地的收成就算扣除村合作社代管的四成,加上每年三百塊北海銀元的收入,不管是放在島國還是隔壁帶清,妥妥的有錢人。
於是他決定辦一場像樣的婚禮,並且要跟北海鎮的習慣一樣,請大家好好吃喝一頓。
由於大雜院裡住著形形色色的人,所以只要不怕花錢,很多東西打聲招呼就會有人送貨上門,而且還是貨比三家的那種。
比如讓和服店的夥計帶兩套禮服,讓酒鋪的夥計送幾甕好酒,讓唐紙店的夥計帶上漂亮的唐紙將屋內弄的煥然一新,讓香燭店的夥計送來上好的薰香和紅燭,讓雜貨店的夥計送來一些女人用的脂粉、梳子、笄子、髮簪、鏡子、針線盒之類的。甚至就連刮鬍子、理髮、梳頭、化妝這樣的事,只要提前打好招呼,婚禮當天一早都會有人帶著工具上門服務,完全不用擔心。
另外還得給阿濱置辦一套嫁妝,這年月女人的嫁妝最少也要準備個“三件套”。第一件是染牙用的染料鐵漿器具,第二件是手提匣式的梳妝檯,第三件則是針線盒。
沒錯!江戶時期的女性如果訂婚或已婚,就得把牙染成鐵漿色,咧嘴一笑黑乎乎的那種,看上去跟後世的“貞子”似的。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些,找料理店的夥計訂一套豐盛婚宴席面也是必須的。因為和北海鎮貿易往來一年高過一年,石卷町的商業也愈發繁榮;只要肯花錢,什麼樣的席面都能置辦。
在熱心的房東和鄰居的建議下,權寶才訂了一百五十人份的“雞肉海鮮大餐”;其實攏共就三道菜,魷魚乾切片、鹹海參湯、醬燒鹹魚雞肉。另外再讓人煮上兩大鍋白米飯,敞開了吃。
對料理店來說,這雖然是樁大買賣,可因為時間過於倉促,老闆全家帶夥計上陣,足足折騰了一天一夜,總算把材料都備齊了。
到了臘月三十這天的凌晨,一場漫天大雪降臨到了整個陸奧地區。從天飄落的雪花將石卷町變成了銀白色的世界,落在海面上的雪像煙霧一樣被風吹得旋轉飄蕩,似乎在宣告著要將舊日的過往抹去,即將迎來嶄新的一年。
因為權寶才昨天專門去送了請柬,於是到了上午,北海軍派駐此地的軍官、北海商社的人都來了。石卷奉行所的代官聽說後,也立刻派人送了份禮物來。聽說此事後,很多本地百姓都跑來看熱鬧。
大約上午十點左右,換了一身“勝色”(深藍色)禮服的權寶才在房東的指引下,走入了裝修一新的屋子。其他看熱鬧的牛渡村民還想往屋裡看,被房東一抬胳膊給擋了回去。
“外頭等著!不能進去!”
幾個村民笑嘻嘻道:“我們想看看新娘子!”
“呵呵,一會儀式結束就能看見,急什麼?”
跟中國人拜堂時周圍站滿了親朋好友不同,江戶時代島國平民的婚禮儀式只有新郎新娘和司儀三個人在場,親戚不會出席。因為牛渡村的人都不懂城鎮婚禮的複雜程式,所以只能請房東的老婆擔當司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