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安南的野心(第2/2頁)
章節報錯
“徐莊主,好久不見。我現在已經改名了,主公還給我賜姓為海,你得叫我海平之。”
“好的,平八。你還沒回答我的問題呢?”
“是這樣,”海平之忽略了徐莊主的無禮,帶著他往船長室走一邊道:“現在驚雷號和雷神號負責轉運人口,北海二號去了南邊接船隊,而我的任務是守在射陽河出海口這裡,防備清軍船隻過來騷擾。”
徐大用道:“去年的海戰你參加了嗎?”
海平之道:“別跟我說這個,一提我就來氣,好不容易有場戰鬥,我還沒趕上。郭學顯那小子命好,露了回大臉。”
“郭學顯?”徐大用表示沒聽過這個人。也難怪,當初鄭一和郭學顯等人被趙新帶去北海鎮時,徐大用已經登陸負責流民的事了。
兩人進了船長室找地方坐下,徐大用看什麼都覺得新鮮,四處打量。
海平之給他沏好茶才道:“貿易部之前不是從暹羅買了船麼,去年那個鄭一被大人派回去主要就是負責這個事的,按日子算,北海二號應該已經到廣東了。”
......
乾隆五十五年春節後,已經成功讓新媳婦懷孕的鄭文顯,帶著林道生和紅旗幫的人馬、以及另外招募的三百多名水手趕赴曼谷的暹羅船廠,提取北海鎮已經等待多時的十艘唐船。
此時的暹羅已經進入曼谷王朝時代,吞武裡王朝已經在八年前被推翻。不過,曼谷王朝依然奉行優待華人的政策。拉瑪一世自己就有一半的華裔血統,他登基前瞭解到華人們的經濟實力,登基後依舊重用華人官員,優待華商。
對一次能訂購十艘大船的客戶,拉瑪一世聽說後還派出了手下大臣接見,以示優待。
實際上所謂的唐船,其形制就是清代潮汕地區的廣船。之所以叫紅頭船,是因為清廷規定,廣東商船船頭及大桅上部要漆成紅色,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船首兩側畫著的大眼睛。這種船中桅高掛巨帆,船頭船尾每桅各有一帆,順風時的速度還是挺快的。
鄭文顯之所以帶紅旗幫的人來接船,其目的之一是想讓這些眼裡只有珠江外海的傢伙們看看,北海鎮是什麼格局。他的另一個目的,則是想震懾那些投靠了西山政權的海盜幫派。
自從去年阮惠父子一月之內三次上表求和之後,乾隆認為黎朝已經失去人心,於是派禮部官員南下,十月十五日冊封阮惠為安南國王。阮氏父子從此便名正言順的執掌國政,這就是西山朝。
由於安南長期遭受戰爭破壞,致使國內空虛,財政困難。於是一直與安南有所勾連的廣東海盜陳天保、莫扶觀便向阮惠建議,招集海洋亡命,授其官爵,資助兵糧,出洋搶劫,藉以補充國用。
阮惠採納其建議,便調遣一百多艘烏舶船,又開出了十二個總兵官的職位,並授以印記(夷照)。他讓陳、莫二人回閩粵一帶多招中國海盜,讓這些人為嚮導,以便入寇閩、粵、江、浙沿海搶劫。
鄭文顯去年十一月跟徐家女成親的時候,莫扶觀就曾親自帶著重禮登門道賀,意圖招攬。要不是跟著趙新去北海鎮見識了大世面,蝸居在鯉魚門的鄭文顯肯定就答應了。話說就算是安南的總兵,可那也是總兵啊,而且還受西山朝廷的庇護。
所以啊,別再說什麼蔡牽和張保仔支流的海盜是抗清義士了。他們就是由一貧如洗的疍民、船戶轉化來的,當海盜的目的只有一個,缺錢。搶劫和收保護費才是他們最樂意做的事,掙足了錢人家就會想著招安登岸了。
然而此時別說鄭文顯了,就連他爹鄭連昌也心裡不鳥莫扶觀給的“好處”。狗屁的總兵,食屎去吧!
鄭連昌父子先是假裝感激不盡,出言試探,這才知道盤踞在雷州半島的海盜頭子烏石大、烏石二已經投靠了安南, 莫扶觀這次是專門來招攬珠江口的鄭家和馬家,以及福建的徐家。他招攬的人越多,在西山朝的地位就越穩固。
當莫扶觀費盡吐沫星子,說的口乾舌燥後,鄭文顯這時才對他道:“莫大哥,咱們也認識多年了,當兄弟的勸你一句,你知不知道你在幹什麼?勾結外夷,圖害我中華百姓!”
“我告訴你,滿清朝廷不跟那姓阮的計較,不代表別人不會。他阮惠父子敢這麼幹,唯一的下場就是國破身死!小弟我最後勸你一句,這種缺德事,幹不得。”
莫扶觀縱橫珠江外海多年,如今又在西山朝廷為官,鄭家的紅旗幫根本比不了。然而他卻被鄭文顯的一個小年輕訓的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頓時勃然大怒。不過礙於鄭家辦喜事,他也不好發作,隨即便拂袖而去。
接著莫扶觀又去徐家招攬,可徐家眼下跟鄭家聯姻,好的跟穿一條褲子似的。而徐家的老大已經從女婿那裡聽說了不少北海鎮的事,能抱上這顆大樹才是真的,因此也沒什麼好臉色。莫扶觀雖然恨的牙癢癢,可真要在明面上得罪鄭、徐兩家還是不敢的。
過年後鄭文顯帶人去暹羅接船的時候,徐家也派出了不少人手,目的就是想搭上北海鎮這條大船。
然而當眾人駕駛著十條大船回程之時,誰也沒想到莫扶觀已經帶領著烏石大、烏石二、馬家和大炮腹等諸多人馬,埋伏在珠江口外海各處島嶼,意圖殺死鄭文顯,並俘獲那十條廣船。
於是就在這樣一種局面下,郭學顯駕駛著北海二號興沖沖的回到了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