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自從當了雷神號的船長,最大的惡趣味就是每天早上六點準時播放《蘇維埃進行曲》。不過這廝也不會俄語,乾脆就用了伴奏版。

連鄧飛都罵他抽瘋,兩年了,居然不嫌煩。

此時海面上大霧瀰漫,百十米外什麼都看不清。甲板上,陸戰營計程車兵頂著寒風持槍巡邏,嚴密注視著海面上的動靜。

丁國峰看了看手錶,剛想說叫旁邊的水手幫自己盯一下,先去吃個早飯。可突然從雷達顯示屏上傳來了異常訊號。

大約有五個貌似噸位在5000噸以下,500噸以上的船隻,正從西北方向不斷靠近,距離雷神號還有6海里(11公里)。

他盯著兩臺雷達顯示屏來回看了十幾秒,隨即就讓值班水手馬上叫鄧飛過來。五分鐘後,剛吃過早飯準備休息的鄧飛就來了。

“怎麼回事?”

“你看,我覺得像是船隊,而且這船似乎不小,比咱們之前遇到的那些大了不少,貌似比北海二號還大。”

鄧飛一聽,面色頓時一變,隨即快步來到顯示屏前,來回掃視了片刻,又調整了一下工作波段,然後便用肯定的語氣道:“沒錯!就是船!馬上發戰鬥警報,明令各船升錨!”

話說雷神號因為是7500噸級的散裝貨輪,因此裝有兩套雷達。這可不是趙新自作主張,而是根據“國際海上安全公約”的規定,買船的時候就有了。

所有三千總噸及以上的船舶要配置兩臺獨立執行的雷達,其中一臺必須是9GHz。雷神號在改裝之前第二臺是3GHz,不過鄧飛當初為了保險,就改成了9GHz。

第一臺雷達用於確定顯示其他水上船舶、海岸線、浮標和障礙物;第二臺則是自動跟蹤儀,用於自動標繪其他目標的方位和距離,以免發生碰撞。

兩臺雷達的工作波段以X波段(9320~9500兆赫)和S波段(3000~3246兆赫)為主,在天線尺寸相同的情況下,前者有較高的方位分辨力,有利於近距離探測;後者受雨雪雜波和海浪雜波的干擾較小,有利於遠距離探測。

這種雷達對於海岸線的探測是20海里,對於5000噸以上船舶的探測距離是11海里,而對於本時空最為常見的500噸以下船隻探測距離只有8海里;若是500噸以下的小船,則只有4.9海里。

不是說20海里的距離看不到,而是目標特徵根本分辨不出來是不是船。

在降水天和霧天,雷達波因為部分能量被水分吸收,物標發現距離還會縮短15%~20%。當冷空氣移到暖水面出現欠折射時,雷達波的傳播途徑便會翹離地面,作用距離更會縮短30%~40%。

要是在乾燥季節的洋麵,最遠探測距離能達到1500海里,不過那都是特殊情況。

隨著值班水手按下警報器,雷神號上警鈴聲大作。正在餐廳裡吃飯的人都愣了一下,隨即便放下了碗筷起身;正在睡覺的也紛紛起床穿衣,準備湊合洗把臉就出去。

此時船上各處的廣播喇叭裡,傳出了丁國峰的聲音:“所有人注意!這不是演習!馬上按照一級預案各就各位!所有人注意!這不是演習!”

這一下,船上的人頓時立刻行動,按照預案內容,紛紛開始準備。

洪亮吉和江藩也從睡夢中被驚醒,隨著喇叭裡丁國峰的吼聲,門外的走廊上傳來一陣陣急促的腳步聲。二人對視一眼,心知有大事發生。隨即便趕忙穿好衣服,又草草洗了把臉,就出了艙室,直奔駕駛艙。

此時的雷神號內明顯跟以往不同,駕駛艙的門口居然多了兩個持槍的陸戰營士兵。當看到江藩和洪亮吉過來,隨即抬手示意兩人止步;而後又用步話機進行彙報,得到許可後才讓兩人進去。

二人一進來頓時就是一怔,只見鄧飛和丁國峰都是穿著一件鼓鼓囊囊的橘色衣服,腰上插著手槍,頭上還戴著墨綠色的鋼盔。在駕駛艙通往羅經甲板的門口,還各有兩個持槍的北海軍士兵。

“兩位將軍,出什麼事了?”

盯著雷達螢幕的鄧飛沒有說話,而丁國峰先命令一個士兵去給江、洪二人拿救生衣和鋼盔來,然後才道:“敵人來了。”

“敵人?”江藩和洪亮吉愣了一下,隨即便道:“是朝廷從陸上派兵來了?”

“不,”丁國峰搖搖頭道:“從海上,不過暫時還不知道是什麼。”

三人正說著話,兩名水手又抱著一架無人機走了進來,隨即就朝羅經甲板走去。沒過一會兒,無人機已經就位,只等鄧飛下令就可以起飛。

此時江藩來到駕駛艙的玻璃窗前向外張望,只見甲板上的兩門大炮已經褪去了花花綠綠的炮衣,一隊北海軍正在炮位上緊張忙碌,一箱箱的炮彈被運到了炮位後面,大炮的炮口也開始轉向,指向了西北方。

在甲板兩側的重機槍位上,蓋著的防水布全都被取下,不時有士兵從一樓倉庫裡將一箱箱的子彈送抵各個機槍位的後面。與此同時,船舷兩側也開始堆放大批的沙包工事,一有完成,一組北海軍士兵就進入其中。

而在北海二號上,接到通知的郭學顯也命令全船進入緊急戰備。隨著急促的鈴聲,船尾艙室中的柴油馬達啟動,而甲板上的水手開始升帆。

雖說北海二號的桅杆下方都裝備了電機,可少數船員們還是得爬上高高的三座桅杆頂部,站在腳纜上幫忙,避免讓帆布低沉或是收卷。

船身兩側被關閉的炮窗全部開啟,三十門75毫米炮陸續進入了戰鬥狀態,一箱箱沉重的炮彈從下層船艙中搬出。而在主甲板上,一個排的北海軍士兵全部荷槍實彈。

當所有人全部準備就緒,雷達上的目標已經抵達了三海里外的洋麵,直線距離五公里。此時大霧依舊未散,視野可及最遠也超不過一公里。

鄧飛當即命令無人機起飛,前往目標所在上空偵察。丁國峰那邊也命令雷神號的兩門大炮、北海一號的左舷十五門75毫米炮對準目標區域。

《乾隆四十八年》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搜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搜!

喜歡乾隆四十八年請大家收藏:(乾隆四十八年搜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