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捅了馬蜂窩的英國人(第1/3頁)
章節報錯
當劉錚他們的隨行物資從雷神號吊裝到福船後,福船甲板上的空間登時少了大半,一眾水手費了好大力氣,在吊車幫助下,又將木箱都裝進船艙。
到了這個時候,劉錚就該告辭了。趙新、劉勝、丁國峰三人都來到了甲板上跟劉錚他們作別。
劉勝笑嘻嘻的和劉錚擁抱了一下,又拍了拍對方的肩膀道:“爺們兒!此去一路保重,全中國人民的希望就寄託在你身上了!不管是洋人還是滿清,誰敢跟你炸刺,照死了neng!別人不說,趙總可是能分分鐘殺到。所以再困難也一定要扛住,咱北海鎮千千萬萬的婦女同胞們還等你回去呢!”
“嘿嘿,劉哥,瞧你說的,這是讓我去挑事兒呢。”劉錚被劉勝這一番調侃搞的哭笑不得,原本還有些緊張不捨的情緒頓時沖淡了不少。
丁國峰也是擁抱加握手,囑咐道:“別聽大劉胡扯,一切安全第一。不行的話就發報,我開船過來接你們。”
劉勝笑罵道:“瞅把你能的!你船長實習期可還沒結束呢。”
趙新呵呵笑著,一把摟住劉錚的肩頭,低聲道:“我說的那幾件事記住了嗎?”
劉錚會意的用手拍了拍趙新的後背,表示都記下了。只聽趙新繼續低聲道:“多餘的話我就不說了。記著,燈紅酒綠,紙醉金迷,最可怕的不是硬刀子。十三行那裡魚龍混雜,洋人沒什麼好怕的,最要小心的就是這個姓蔡的。”
等兩人握手的時候,趙新呵呵一笑道:“一個人平常真正需要應付的不過也就是七八個人而已。把這些人應付好了,那就沒什麼難事。”
劉勝一旁插嘴道:“他這話可不是讓你找七八個老婆啊!”
幾人又是哈哈大笑。
之後,趙新他們和劉錚的警衛排以及兩個通訊員分別告別,叮囑他們一定要保衛好劉錚的安全,同時自己也要多加小心。
那個排長參加過從熊島到富爾丹城的所有戰鬥,北海鎮改制後,便給自己取了個漢人名字叫李思海。該囑咐的都已經囑咐過了,趙新他們只說了注意安全,一路保重之類的話;等相互敬個了軍禮後,劉錚便帶著手下人從舷梯下船,又透過一塊跳板,登上了福船。
此時福船上的水手解開纜繩,升起硬帆。趙新幾人站在船舷邊,朝著逐漸遠去的劉錚等人揮手作別。而蔡世文和手下人則朝著雷神號上的王平拱手致意。
王平沒有跟福船走,他的任務是要先送趙新他們去澳門,然後再坐船去廣州。
雷神號現在所處的外伶仃島,在這個時代屬於廣東新安縣境,而澳門則屬於香山縣境。不管是蔡家的福船還是雷神號,都要從外伶仃島向西偏北航行,越過榕樹頭後,才算進入香山縣水域。
因為蔡家船上有粵海關發的令旗和令牌,所以他們一路無須停泊,過了榕樹頭後,便直接轉北,向著虎門炮臺的方向駛去。
而雷神號就不同了。按照王平所說,必須要先在澳門外海停泊,等澳門同知衙門和澳葡理事官派人來交涉後,才能找地方停靠,然後換船進澳門。至於直接進澳門港停泊,先別說朝廷的官員允不允許,澳門港那裡就沒有能放得下雷神號的泊位。
來澳門,並非是趙新突然的心血來潮,而是早有計劃。他打算透過雷神號到澳門轉一圈,以此來震懾那些來華貿易的洋人,讓他們知道在中國的海面上,還有一條遠超滿清水師的漢人大船在到處巡視。
就像劉勝對劉錚說的那樣,誰敢炸刺,就neng死他們!
丁國峰等蔡家福船在海面上徹底看不見之後,這才升錨開船。之後雷神號越過外伶仃島,一路向西,先是過了榕樹頭,然後又經過了一個名叫“長洲屎”的小島,很快便來到了潭仔島東端的雞頭島附近,從雞頭島到西邊的潭仔島之間的洋麵,就是所有來澳船隻落帆下錨之地,這裡也被稱為雞頸洋。
六十年前,即雍正三年,清廷為了限制葡萄牙人來華數量以及華人的人口外流,經時任兩廣總督孔毓珣上奏,限定澳門貿易商船數量為25艘,這就是“額船”的由來。也就是說,刨除這25條固定商船,其他所有來華洋船想要入港,就只能停泊在雞頸洋的外海;船上貨物或是人想登陸澳門的話,必須由這25條額船轉運。
因為額船的船鈔比虎門炮臺稅關那邊便宜三分之二,而且入口時清廷不徵收貨稅,貨物可以直接搬進貨棧,等交易時由買貨的華商再向粵海關繳稅;所以即便是有額船的限制,很多洋商依然會選擇貨物從澳門登岸,並支付給澳葡方面一筆費用。
此時的雞頸洋上,停泊著從印度來的、從馬六甲來的、呂宋來的等大小帆船數十艘。在這些船上,英國人、法國人、荷蘭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都有,隨船的水手也是各色人種。
看到望遠鏡裡出現的那一條條帆船,丁國峰向趙新問道:“鳴笛?”
趙新點點頭道:“四聲短,鳴笛!”
隨著急促的汽笛聲開始響起,雞頸洋海面的平靜被打破了。
&nonster!”一艘英式三桅商船的主桅瞭望臺上,金髮碧眼的水手指著東面大聲叫嚷著。
來自東印度公司的信任號上(reliance),接到值星官通報的馬奎斯船長從船長室裡走出來,走到船頭左側,抽出望遠鏡。
過了片刻,他難以置信的看了眼身旁的大副,發現對方也是瞪著大眼看他,於是又急忙把眼睛湊到單筒望遠鏡前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