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勒呼蘭在不在?”

“末將在!”

“命你率騎兵五百,從蒙古河上游十里過河,一定要拿下趙賊的火炮陣地!”

“嗻!”

交待完反擊命令,那奇泰又對手下一名親兵道:“你速去圖拉穆卡倫報信,讓他們火速告知官大人,趙賊凌晨發起偷襲,蒙古河大營恐怕不保!”

那親兵也來不及下跪了,隨即躬身抱拳道:“嗻!”

一名炮營的武將急切的問道:“大人,大炮怎麼辦?”

那奇泰喝道:“召集炮手,給我開炮!把趙賊的人馬給打回去!”

蒙古河大營內佈設的火炮除了上百門劈山炮和沖天炮外,還有十門七八千斤的威遠大將軍炮,這要是一炮不發就丟了,官保不殺他,乾隆也得殺他。

四散奔逃的清軍炮手在火光中看到長官豎起的大旗,隨即便朝那裡聚攏。在他們的北面,被臨時糾集過來的數百名清軍火槍手躲在沙包後面,向著進攻的北海軍打放火槍。

然而趙新為了這次“琿春戰役”早就準備許久,兵工廠夜以繼日的生產了大量的手榴彈,衝在前面的仙台藩士兵每人身上都帶著六顆,只要遇到清軍抵抗,立刻就有七八顆手榴彈甩過去。

倉促抵抗的清軍被手榴彈炸的哭爹喊娘,很多人被炸暈了頭,竟然朝著進攻的北海軍衝了過去。

僅過了一炷香的功夫,隨著中路的火槍營陣地被突破,進攻的北海軍隨即分成三路,向左右包抄。兩翼的清軍炮手也急了,他們轉動炮口,用劈山炮對著攻上來的北海軍進行射擊。

清軍的火炮雖然用霰彈打死打傷了十幾名仙台藩士兵,可架不住射擊速度慢,其他仙台藩士兵衝至一兩百米處,展開集火射擊,打的清軍炮組死傷一片。

那奇泰看到中路的清軍不停敗退都急紅了眼,他帶著手下的戈什哈組成督戰隊,看見逃跑的潰兵不是射殺就是砍死。

然而隨著兩翼陣營的失守,清軍再也頂不住北海軍鋪天蓋地的手榴彈進攻,丟下武器轉頭就逃。越來越多的潰兵衝破督戰隊的阻擋,向著南面的山野逃去。

那奇泰無奈的長嘆一聲,衝著北面大罵道:“趙新,我艹你姥姥!”

五月的南海,春風拂面。幾條鯨魚浮出海面,噴吐著水花。數十隻沒有背鰭的海豚追隨著海面上的大船,時不時的躍出海面,帶起一片片閃光的浪花。

北海軍的雷神號大船和北海一號、二號兩艘機帆船,拖著十幾條內河木船,已經越過了蒐楞吉島,向著琿春東南部的錫斯赫島進發。

雷神號的駕駛艙裡,丁國峰對鄧飛問道:“我說,咱們要是真打下慶源府,李朝會不會全國總動員啊?”

鄧飛嘴角露出一絲笑容,道:“還真沒準兒。你說趙新怎麼挑的地方,非得衝慶源鎮下手。”

慶源鎮,舊稱孔州,是李朝所設立的北方六鎮之一,也是北方六鎮中最早設立的城鎮。除此以外還包括了會寧鎮、鍾城鎮、慶興鎮、穩城鎮以及設於圖們江以南的富寧鎮。

“慶源”,單從字面意思上看,包含了“慶祝”和“起源”兩個層面。在歷史上,這裡和朝鮮王朝的興起密切相關。話說李朝的“龍興之地”就是咸鏡道,乃其王業所基根本之地。而慶源府則是李朝根基的源頭,就跟滿清的赫圖阿拉一樣。

想當年李朝的太祖李成桂即位之初曾追尊父祖四代為王,早期的慶源鎮就是“穆祖仁文大王”和“孝恭王后李氏”的墓地所在。說起這位穆祖,其人在元朝時是斡東千戶所的“首千戶兼達魯花赤”。

從十四世紀末到十五世紀,李朝透過五十年的努力,完成了肆無忌憚的北進擴疆,將北部邊界頂到了圖們江南岸,而當時的明朝卻從未有過任何明確的表態。

所以說明朝的邊疆管理實在混賬,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後代全是一群糊塗蟲!相比於朱棣派人遠赴黑龍江入海口修建永寧寺立碑為證,後代的子孫們連圖們江流域地區的境況都不瞭解,對邊疆領土完全不重視,才讓朝鮮王朝有機可乘。

所以明白當初李朝為什麼要跟滿清耍花招侵佔江源南麓了吧?北侵是李朝的既定國策,他不佔這塊地方,李朝的北方六鎮就跟從半島擠出的一個鼓泡一樣;滿清要是哪天翻臉,騎兵從長白山向東一個長驅直入,北方六鎮和半島的聯絡就徹底中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