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威懾兕虎,莫之敢伉(第1/2頁)
章節報錯
兩天之後,隨著佈告上的內容傳遍全城,黑龍江城內老百姓的焦慮暫時得到了緩解。而北海軍自打進駐城裡後,每天除了上街巡邏站崗,領糧食時維持秩序,根本沒有上門抓人之類的舉動。
到了第三天,郭大路帶著李弼又在糧倉那裡貼了張佈告,招人幹活。內容是不管男女老少,每人每天除了糧食管飽,再給五角的銀元。
北海鎮現在銀幣多的根本花不出去,與其放在庫房裡氧化,還不如拿出來好好利用。滿清不是給邊民各種好處嗎?趙新就發錢,拿了錢再買東西。
聞訊應徵的邊民在登記後,首先就領到了鐵鍁、鎬頭、鋸子之類的工具。當他們得知這些工具在工程完工以後就歸他們個人時,頓時都驚著了,這可是精鋼打造的好東西啊!
這些人領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拆城牆,首先要拆的就是南面和西面的木城牆。總得來說,清代在東北修建的各類城鎮主要分為兩類,軍事功能和行政功能;其中帶有軍事功能的就會有城牆,而行政功能的就沒有。
黑龍江城的城牆和以前寧古塔的一樣,都是繞城植樹兩排,中間夾雜土石。十八世紀的東北到處都是原始森林,一人抱乃至兩三人抱的巨木漫山遍野,沒人會抽瘋建石頭城。
對北海軍來說,這些城牆除了防禦野獸,其他一點用處也沒有。與其這樣,還不如拆了修工事。
又過了一天,北海軍在內城南大街的城隍廟附近新開了一家北海商社,店名簡單易懂。商鋪的關門時間很晚,天黑後門口就掛著兩盞明亮的馬燈,在漆黑一片的南大街上十分顯眼。裡面出售各種稀奇古怪的玩意,而且價格非常便宜。
有一劃就著的神奇引火棒,有比燈籠還要明亮的氣死風燈,有棉布、糧食、肉乾、各種針線紐扣,甚至還有茶葉、酒和菸草。
許多人家每天領了工錢,吃過晚飯都跑這裡來轉一圈。一開始是男人來,沒過兩天,女人們也漸漸加入其中。貨架上的每樣東西都讓她們愛不釋手。而當商鋪“掌櫃的”看到各族男女身上穿的帶的皮製品上的刺繡時,居然提出了收購。像什麼布腰靴子、煙荷包、短腰皮靴、皮手套、皮揹包以及冬天和春天穿的皮袍都要,給出的價錢也讓這些女人們非常滿意。
黑龍江城的滿族、達斡爾、鄂倫春婦女都是巧於刺繡的。她們平時都是在家從事家務勞動,其中縫製與刺繡佔主要地位。姑娘們到了十五、六歲就開始學著縫製鞋襪等針線活,接著學縫衣服和刺繡。女孩子出嫁要準備很多雙襪子,為了使襪底堅固,便用棉線扎納襪底,在襪底上扎出許多圖案,美觀耐用,而她們在鞋幫、煙荷包、枕頭頂的刺繡上更是頗有功夫。
北海軍的這一舉措讓很多家庭都得到了實惠,女人們也不需要再去城牆工地上刨土搬木頭了。她們先是回家找出自己之前做的刺繡皮製品,拿到商社換了錢,然後又買了更多更好的針線回去繼續繡。沒過幾天,北海商社的庫房裡就堆了不少收來的各類皮貨製品。
到了這時,城內男女老少看到北海軍巡邏站崗計程車兵也不像之前連大氣都不敢喘了;他們會笑呵呵的打招呼問好,一些膽大的達斡爾未嫁女子看到英姿挺拔的北海軍士兵時,甚至還露出了一絲羞澀的表情,搞的站崗計程車兵心裡嘭嘭直跳。
民心,就是這麼一點一滴慢慢積攢起來的;對於廣施恩惠的北海鎮來說,其實才剛剛開始。
到了北海軍入城後的第八天,頭天就得到通知的城內居民和清軍傷員吃過早飯便紛紛到北門集合,今天要去城北參加對羅剎俘虜的“公審大會”。
近兩千人順著路標來到指定地點時,赫然發現場中居然搭了一個大臺子,高高的棚架上蓋著翠綠的松枝和蘆葦。要不是看見棚架上貼著的一條橫幅,很多人都還以為這是個戲臺呢。
“李大人,那上面寫的什麼?”胳膊吊繃帶的清軍傷兵又忍不住了。
“自己看。”李彥升翻著白眼,心說就特麼這小子話多。
“小的,小的不認識字。”
“真他媽麻煩!”李彥升瞪大雙眼,以手搭棚,仔細望去,緩緩念道:“羅剎罪行公審大會?”
“啥是公審大會?”
“老子不知道!”李彥升心想這幫反賊純屬脫了褲子放屁,要是按他的想法,全特麼拉到黑龍江邊上砍了餵魚。他手下有十幾個人都在羅剎登陸那天戰死了,李彥升對這幫紅毛羅剎恨得牙癢癢的。
空地上放了很多用圓木樁做的凳子,密密麻麻的擺了好大一片。等眾居民坐下沒一會,突然從臺子上傳來出了悠揚的笛聲,響徹原野,登時把在場的老百姓唬了一大跳,全場譁然。
“一條大河......”
好麼!居然有人唱歌。
在場的男男女女紛紛起身張望,可看了半天,那臺子上除了有幾個男的不在低頭忙碌著什麼,唱歌的女人根本沒露面!
聽了一會兒,在場的很多人雖然都聽不懂那女人唱的是什麼,可聲音柔美婉轉、嗓音高亢還是能聽出來的。原本亂哄哄的人們漸漸都安靜了下來,搖頭晃腦的沉浸在優美的曲調裡。
“好傢伙!這女人了不得啊!這一嗓子幾里地外都能聽到。”
“就是,這比那些鄂倫春女人唱的都好聽。”
“閉嘴!再他媽說話老子揍死你!”
看到李彥升一臉怒意,幾個清軍傷員全都閉上了嘴。
“這唱曲的女子怎麼帶著一副山西口音?”坐在人群前面的李弼聽著醉人的曲調,泛起了思鄉之情。這曲子跟他以前聽過的任何小曲都不一樣,李弼很難形容那是什麼感覺,只覺得胸中氣血翻湧,心潮澎湃,潸然淚下。
一曲歌罷,全場兩千多人鴉雀無聲,所有人都還沉浸在剛才的旋律裡,不能自拔。
突然,一個漢軍旗的清軍傷員站起來大聲道:“再唱一遍吧!”
“是啊!再唱一遍,這歌可真好聽。”
面對洶湧如潮的請求,後臺的吳思宇看了看趙新,於是按下重播鍵;趙新在一旁不禁苦笑,這尼瑪哪是公審大會啊,改演唱會算了。
事實上剛才播放音樂的時候,趙新也聽著愣神了。尤其是剛剛經歷了與入侵者的戰鬥,使得這首歌對他而言意味頗深。
一條大河,黑龍江也是一條大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