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悽風苦雨(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那是女人和膽小鬼待的地方,我死也要死在城牆上!”
怒吼的年輕人說完便一屁股坐在了城牆上,他忍著傷腿的劇痛,將撒袋中的羽箭一枝又一枝的拋射向敵人。當他無箭可射的時候,年輕人拼盡全力用右腿撐起身子,突然狂吼著向城外撲了下去......
這場戰鬥對達斡爾人是空前慘烈,可對入侵的沙俄人來說實在輕鬆。數門12磅炮的集火射擊,很快就將城牆上打出一個大缺口,布里亞特火槍兵隨即就衝了進去。
小桂古達爾已經射光了撒袋的羽箭,他抄起一塊準備好的石頭,對著一個羅剎兵就砸了過去,登時將那名布里亞特人砸了個滿臉花,慘叫一聲跪倒在地。
十幾個老人與婦女抬著石頭筐走了過來,小桂古達爾急忙再拿起一塊,正要扔出,一發榴彈從天而降。
“轟!”
硝煙散去,小桂古達爾倒在了血泊裡。後面抬筐的女人們見了,頓時如瘋了一般,她們從地上抓起石頭,衝過去試圖將敵人砸死。
“射擊!”
“砰!砰!砰!”
女人和老人們紛紛中槍倒地。
大炮和火槍的轟鳴掩蓋了殺戮時的哭叫,淹沒了江面上羅剎將領的笑聲。遍地的鮮血和硝煙瀰漫中,桂古達爾城在一百七十三年後再次陷落了。
......
幾天後,黑龍江城西北七百里,呼瑪河與黑龍江匯流之處。
歷經千年的江水沖刷,使此地形成了一片地域寬廣的三角洲地帶,依山傍水、土地肥沃、水草茂盛。(韋爵爺的領地,鹿鼎山就在這裡。)
順治十一年(1654)冬天,哥薩克訴斯捷潘洛夫匪幫被清朝將領輕車都尉明安達禮的部隊擊敗之後,倉皇地逃到此地,修建了呼瑪爾斯克城堡。他們苟延殘喘了四年,寧古塔章京沙爾虎達率軍將其攻克,憤怒的邊民將這座城堡焚燬。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為了屯墾戍邊和攻取雅克薩,批准了議政王大臣的奏請,同意在江邊島嶼上修建呼瑪爾木城,並設斥侯。然而當第二次雅克薩之戰結束後,木城隨即廢棄。
雍正五年,為了防範羅剎入境盜獵,清廷在此設立了呼瑪爾卡倫。在另一時空的歷史上,後人將這裡稱為“古站”。
有清以來,東北地區的卡倫哨站從功能上分為兩種,外卡倫和內卡倫;從地理氣候考慮,又分為常設卡倫和移設卡倫。
呼瑪爾卡倫屬於外卡倫;不過因為地處偏遠,氣候嚴寒,因此也是移設卡倫。這裡的駐防兵丁每年在河面結冰後,就開赴璦琿城過冬,直到第二年河面化開,才回到島嶼上繼續駐防。
這裡還是璦琿副都統衙門向周圍邊民徵收貢物的地點。每年的三月和十二月,清廷官員從璦琿城來此徵收貢稅,各部的頭人帶著送繳的貢品來到這裡完稅,領取賞賜。
不過隨著雅克薩傳來的警訊,呼瑪爾卡倫的寧靜被打破了。
為了抵禦羅剎入侵,黑龍江城副都統額勒德木布命令周邊所有卡倫駐兵向呼瑪爾卡倫集結,之前奉命北上的三百甲兵也趕到了這裡。就在這幾天裡,周邊上千名聞訊而來的各族邊民也陸續趕到此處,協助官兵防守。
雖然康熙年間修建的木城雖然已經譭棄,可原有的圍牆基座尚在。那些趕來的邊民們顧不得辛勞,馬上就投入了修建木城的工程。
修復的木城從原先的周長八里縮小了一半,外牆均用來自周邊山上的粗大松木圍成,內填土石。
“大人,有幾個從上游趕來報信的達斡爾人求見!”
來自璦琿城的協領圖伯特連忙道:“快快帶來,本官要親自詢問。”
過不多時,當老漁夫扎木蘇和三個同伴被甲兵帶進大帳,看到端坐正中的清軍將領時,納頭就拜。
“草民扎木蘇參見協領大人!求大人速速發兵救援桂古達爾城!”
“爾等起來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