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討薩之戰(五)(第2/2頁)
章節報錯
以上,才是這場“討薩戰爭”背後的真實原因。
聯軍部隊北上出發後,由仙台藩的馬隊負責開路;這些人所騎的馬都是在佐多麓繳獲的戰馬,總共也就十幾匹。伊達村常聽從了趙新的建議,他讓負責開路的騎兵隊和足輕隊中的很多人背後都插上一面寫有“五公五民”的背旗。
這一手對大字不識的山民屁用沒有,他們見了哪邊的軍隊都得扭頭逃跑。
但是,又要說但是了,這招卻對沿路各地的莊頭(村長)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作為幫著藩廳和郡代官收取賦稅的基層管理者,這群人可都是認字的。當他們看到仙台藩打出“五公五民”的旗號時,還以為自己看花了眼,不過還是保持謹慎觀望的態度。
為了便於部隊輕裝前進,趙新這個“移動倉庫”帶著警衛排走在三團的行進隊伍裡。他一路笑呵呵的和身邊計程車兵打著招呼,這讓幾個仙台藩的武士極為驚訝。
要知道趙新在石卷港可是能讓小兒夜啼止哭的大魔王形象,這樣一個人居然連馬都不騎,就是徒步跟著士兵一路走,幾個武士怎麼也想不明白。
“大人,我們明年打誰?”一個走在趙新左側計程車兵突然衝趙新笑嘻嘻的問著。
趙新笑罵道:“臭小子,欺負人上癮了是吧?”話音剛落,隊伍裡響起一陣竊笑。
那士兵不好意思的撓撓頭,一邊走一邊道:“俺家是山東的,那裡日子過的也挺苦的。關外這麼大片荒地,放著實在可惜,俺想著讓那些老鄉都來咱們北海種地。”
另外一個矮壯計程車兵道:“可不是!韃子皇帝放著這麼些好地不讓老百姓種。俺家一共六口,當初才有八分地,還得佃村裡張舉人家三畝,就這也不夠吃的。”
這話一出口,好幾個士兵也跟著議論起來了。走在前面排長突然喝道:“所有人不許說話!注意腳下。”
趙新想了想道:“北海軍打天下可不是光為了自己吃飽,關內還有千千萬萬跟你們當初一樣的老百姓。而且啊,關外的地方大著呢,為了讓更多老百姓過來種地,咱們不光要打下來,還得能守住那片土地才成。”
最初那山東兵忍不住又問道:“大人,那您說咱們千里迢迢來這裡打仗圖個啥?”
趙新當然不能說前面有座金山等著他去挖,眼珠一轉,便對那山東兵道:“咱們部隊裡有很多人以前都是這個國家的農民,咱們打這一仗,也是讓這些農民有條活路。你們知不知道,這裡的租子有多高?”
隔壁帶清的地租可比島國複雜,官府收的是貨幣,地主才收租子。像是佃戶的話,還要分自帶種子、自帶耕牛等等,一般最少都能落下五、六成。當然,交稅時被胥吏盤剝則是另外一回事。
等一眾士兵七嘴八舌的說完,趙新這才道:“這裡是八成租子要交官府。”
“我的個娘來!”一眾士兵都被嚇了一跳,心說這要是帶清的地主敢收這麼重的租子,早就宰他孃的了。
只聽趙新又道:“你們在老家活不下去了還能出來逃荒,沿路還有人施粥。可這裡的農民連逃都逃不了,只能熬著,他們自己種的大米一年都吃不上幾口。”
隊伍裡再沒人說話。
這年月東亞各國的底層百姓還沒有民族主義情緒,而且農民的苦都是感同身受。行進隊伍中聽到趙新所說的那些士兵都在暗暗咬牙,非得把這個薩摩藩狠狠收拾一頓不可,總得讓窮人能透口氣活下去啊!
從佐多麓到小根佔只有一條穿行在山林間的蜿蜒小道,幾千人的隊伍被拉出了好幾里長,幾十裡的山路走了三天,先頭部隊才抵達了小根佔的外圍。
小根佔的據點依然是背山面水,因為這裡的地頭仮屋靠近雄川北岸的浜馬場,所以也被稱為“浜之仮屋”。
當仙台藩的先頭部隊出現在雄川對岸時,小根佔內的藩士立刻開始備戰,他們一邊將渡船駛往北岸的碼頭,同時將老人、女人和孩子都被轉移到東邊山下的諏訪神社裡躲避。
有了北海軍的大炮作為依仗,騎在馬上的仙台藩武士大搖大擺的在雄川西岸耀武揚威,等到足輕隊趕到時,這才開始四處伐木,準備打造浮橋。
黃昏時分,北海軍和仙台軍在雄川西邊的山腳下紮營。仙台軍砍了半天木頭,又覺得有北海軍保障,便只是用砍伐的木樁圍了一個小營地。而北海軍依舊是規規矩矩的修建營地工事,清理射界。同時在雄川的岸邊點起了十幾處篝火用以警戒。
入夜時分,幾條小船載著小根佔的武士們悄悄渡河,準備對北海軍發動夜襲。誰知他們的船剛到河中心,便遭到了北海軍幾挺機槍的猛烈射擊。十幾名身穿鎧甲的武士和足輕根本無處躲藏,連箭都來不及射便紛紛掉落水中。其他船上的偷襲者無望的向著對岸拋射了幾箭,這才趁著漆黑的夜色逃回了小根佔。
到了第二天天亮,仙台軍繼續打造浮橋,北海軍則按照既定程式準備展開炮擊。也就是有趙新跟著,否則帶著大批炮彈還真不好趕路。
上午11點,炮兵連確定好方位座標,十八門迫擊炮衝著在對岸若宮神社前列隊的薩摩武士和浜之仮屋又是劈頭蓋臉的一頓轟炸。正在準備迎戰的薩摩武士和丁壯全被炸懵了,看著眼前的場面完全不知如何是好。
等到仙台軍搭好浮橋,足輕隊、鐵炮隊和弓箭隊一股腦的殺向對岸時,等待那些薩摩武士的就只有屠殺。
“瞄準~~射擊!”
“砰砰砰......!!!”
“舉弓~~射擊!”
若宮神社前白煙瀰漫,幾十個自知逃不掉的薩摩武士迎面撞上了仙台藩的鐵炮隊,他們大喊著持槍衝著鐵炮隊殺了過來,迎接他們的只有熾熱的鐵彈和如林的箭雨。
那座浜之仮屋已經被徹底炸燬,坍塌的石牆和磚瓦下露出的肢體,顯示著之前這裡曾聚集了不少武士,他們連敵人的面都沒看見就一命嗚呼。
活下來的戰馬驚恐的在街巷中奔跑嘶鳴,十幾個仙台藩的足輕則不管不顧的衝過去牽馬。這可是戰利品啊,誰搶到歸誰!
等到仙台藩的幾個武士頭目帶著手下一路衝到雄川東岸的諏訪神社時,面對他們的則是滿院子的女人、孩子和老人。也許是這場仗打的太過輕鬆順利,為首的武士頭領沒有讓手下進行殺戮,他們只是讓老人和女人放下武器,又做了一番搜查後,便驅趕著這些人回到了小根佔町內。
女人們哭喊著在瓦礫中尋找自己的親人,抱著屍體放聲大哭,而一眾仙台藩士兵則站在街巷上默默的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