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討薩之戰(三)(第2/2頁)
章節報錯
南九州可不是關東平原,地勢高峻,山脈縱貫,而且還多雨。到時候島津家的武士退到山裡的那些據點跟你打游擊,這場戰役可就拖成持久戰了。
別看島津家欠了一屁股根本還不起的債,現在北海鎮和仙台藩是想滅了薩摩藩的。南九州是島津家的基業所在,一旦島津家完了,近十萬藩屬武士裡大部分都會成為浪人。
所以這根本不是打得過打不過的問題,而是薩摩藩從上到下一定會想盡一切辦法,跟北海鎮和仙台藩拼命周旋!同時島津家也會想盡一切辦法活下去,爭取時間四處求救。別忘了,島津重豪可是德川家齊的親岳父,幕府怎麼說都會從中斡旋,乃至命令周圍諸藩派兵支援。
(話說那些動不動就炮轟鹿兒島城,然後讓島津家跪地投降的作者可以洗洗睡了。真當人家十萬藩士、一百多個武裝據點是擺設啊!鹿兒島城攻陷了就自殺投降?人家傻啊!)
王遠方聽完趙新的翻譯,沉思片刻才緩緩道:“這已經不是攻城戰或者野戰了,這是打巷戰,搞不好傷亡會很大。我覺得......”
他話說了一半,突然就止住不說了。劉錚還要繼續追問,趙新馬上岔開了話題。他轉頭對柴田覺藏和伊達村常道:“仙台藩必須增兵!這一千人根本不夠用,打下的麓都要派人駐守,這些地方也是以後仙台藩統治南九州的依仗所在。”
伊達村常愕然道:“要增多少?”
趙新道:“至少五千!一萬人更好!”
“這麼多!”
柴田覺藏此時已經知道北海鎮有一種能夠千里傳訊的“神器”,被稱作電報。於是他對趙新道:“請容在下和亙理守大人商議一下,至於讓本家增兵一事,還請趙殿幫忙。”
趙新點頭道:“可以,我讓平太先跟石川閣下聯絡,等他趕到十丘濱的商館後,你們可以直接和他通話。”
此時時間已經過了中午,趙新看了眼牆上掛著的表,便道:“上午就先到這裡吧。大家先去吃飯,其他的事下午再談。”
趙新他們幾個先出了會議室,留下柴田覺藏和伊達村常商量。等三人去了食堂吃飯時,劉錚這才想起王遠方剛才的話。
“王哥,到底這巷戰怎麼打?你剛才沒說完啊。”
王遠方笑著看向趙新:“你知道我要說什麼?”
趙新眨了眨眼睛,露出他那習慣性的狡黠,說道:“換武器、換戰術。”
王遠方點了點頭,對劉錚道:“你明白了嗎?”
“我不明白。”劉錚一頭霧水,這都什麼跟什麼啊?
王遠方解釋道:“打巷戰和打野戰不同,面對隨時可以朝自己射冷箭、打冷槍,最後還能消失的無影無蹤的對手,再讓所有士兵端著制式步槍恐怕是不行了,咱們必須得換武器。”
趙新低聲道:“不光是這樣,這一次還得削弱仙台藩的兵力,讓他們最後只能投靠我們。”
北海鎮沒有裝甲車,也沒有飛機。驚雷號上的大炮眼下只有三門d30,轟的再遠也夠不著出水麓那種地方。所以左輪手槍、機關槍、手榴彈、狙擊步槍乃至無人機全都得上。
當然,在最開始打那幾個麓時,面對迫擊炮的猛烈炮火,薩摩藩的武士肯定會驚慌失措,倉皇逃命。可問題是現在北海鎮和仙台藩要佔領瓜分啊,島津家難道還能一路跑到江戶去當寓公?
吃過午飯,趙新讓潘秀成和虎吉兩位團長把下面的營長和連排級軍官全叫到餐廳來開會,幾十個人把餐廳坐的滿滿當當;門外的過道上則由警衛排站崗,嚴防外人偷聽。
趙新讓人找來一塊白板,他根據自己當初遊覽出水麓時的回憶,首先講解了薩摩藩那些武裝據點的建築特徵和街巷結構。接著由王遠方作為戰術教官,給軍官們仔細講述瞭如何進行街巷戰,以及在進行街巷戰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王遠方的戰術意圖是,北海鎮在抵達據點外圍時,不能冒險進攻,要先採取無人機偵查,然後將各團的迫擊炮集合到一起,對據點內各處實行大密度火力投射,最後再讓仙台藩的部隊進入據點內清剿。在戰鬥過程中,除非仙台藩的人馬死傷慘重,否則北海鎮絕不派兵進入。
在這一期間,各團從上到下的每一級主官要在每次攻克下據點後,要進入現場實地觀察,熟悉街巷和院落的結構;同時以排為單位,對士兵進行講解,務求讓每一個士兵都明白如何進行街巷戰。
這樣做的目的,是因為北面那三個郡的據點還得北海軍自己打才行。
同時,王遠方又針對南九州的地理、氣候、水文等情況,再度講解了叢林戰和山地戰的注意事項和戰法。
雖然在座的各級主官對於在外東北如何進行山地戰和叢林戰都很熟悉,不過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南九州,在地形地貌、植被、氣候、生物跟外東北可是完全不同。亞熱帶叢林的高溫度、高溼度和較大的降雨量對士兵和武器裝備都將是嚴峻的挑戰。茂密的植被將極大削減武器和通訊裝備的作戰範圍和效能,而士兵的耐力和武器攜載能力也會被嚴重削弱。
歷史上任何一次的叢林作戰裡,重武器都不是主角,這一點直到後世依然是真理。
應對叢林作戰,裝備很難指望,不光是樹木能有效的阻擋密集的子彈,還能吸收爆炸破片。遇敵時隨意投擲手榴彈是絕對不行的,否則撞上茂密的樹枝彈回來那場面可就樂子大了!
輕武器最大限制就是距離問題。北海軍即使是使用射程在50米之內的輕武器,對間接瞄準火力的定位和校正方面也存在困難。而且這也會使士兵極其容易在敵人在鐵炮或是弓箭來襲方向的情況下發生誤判, 導致向錯誤的方向移動,從而陷入十分危險的境地。
在十八世紀末的這個時空裡,徒步行進將是北海軍叢林作戰的主要運動方式,而且會十分艱辛;王遠方估計在阿蘇山和祖母山這些地區,每天的行軍速度甚至會小於五公里。
除此之外,夜間紮營、尋找水源等問題也很重要。這年月古人最喜歡乾的事就是在水裡下毒,當然倒毒藥是不可能的,搞幾隻腐爛的動物扔在上游汙染水源,毒不死也能讓人拉肚子拉的手腳痠軟。
這場戰術講解會一直開到了深夜。期間,趙新和在十丘濱的平太取得了聯絡,讓他馬上去青葉城見石川村文,帶到十丘濱來。
雖然北海鎮和仙台藩做了充足的戰前準備,不過也正是因此拖延了進攻南九州的時間。在等待的這些天裡,島津家現任家主島津齊宣便接到了江戶發來的飛腳傳書。
這位歷史上天璋院篤姫的祖父在看到信後,頓時嚇得手腳冰涼,連夜派人火速召集各地家臣登城開大會。與此同時,鹿兒島城和周邊的那些武裝據點也開啟武庫,召集城中藩士,整頓武備。
島津重豪在信中就是一個意思,戰!不過這可不是打呆仗,等著人家炮轟居城。他告訴島津齊宣,面對強悍的北海軍,一定要避敵鋒芒,節節抵抗,爭取時間等待幕府的斡旋和援兵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