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的清晨,隨著濃霧剛剛散去,位於沙俄境內赤塔附近的碼頭上也迎來了混亂嘈雜。

從伊爾庫茨克開來的幾十條駁船和圓木排已經出現在碼頭上人們的視野裡,這些船上有的擠滿了移民,有的裝運著躁動不安的黃牛,還有的則裝滿了乾草、糧食種子和農具之類的。

駁船的船艙裡,那些從託博爾斯克省和葉尼塞斯克省遷移至此的農夫們,和剛從西伯利亞流放地釋放出來的哥薩克囚徒混雜在了一起。喝酒的、罵人的、愁眉不展的,而更多的人則是對未來生活充滿了恐懼和不安,他們透過駁船上的窗戶欄杆靜靜的看著外面。

自從葉卡捷琳娜二世確定了進攻黑龍江流域的計劃後,為了實現入侵遠東後快速移民的目標,蘇沃洛夫將軍建議葉卡捷琳娜二世從流放到託博爾斯克省和葉尼塞斯克省的農奴中篩選出一萬人,發往伊爾庫茨克邊疆區墾荒,以便減少明年軍隊的後勤補給壓力。等完成進攻計劃後,再將這些人運往黑龍江流域。

1767年,葉卡捷琳娜二世頒佈了一條禁止農民控告自己主人的命令。從那以後,農奴對地主的任何控告都被認為是誣告,將被判處終身流放。在此後的五年裡,僅被流放到託博爾斯克省和葉尼塞斯克省的農奴,就高達2萬多人。

一艘正在等待靠岸的駁船上,一個身穿又髒又破的套頭衫,腳蹬一雙開了嘴的舊馬靴的哥薩克漢子,正舉著酒瓶喝酒,嘴裡還哼哼著跑了調的民歌。他打量了一下四周,突然扭身湊到一個戴著方披巾的漂亮女孩面前,晃了晃手裡的酒瓶道:“姑娘,我們總算是到地方了。來,喝口伏特加慶祝一下吧。”

那女孩不過才十三歲,她有些害怕的拉了拉披巾,蓋住半張臉,把頭轉向旁邊一個抱著孩子的婦女。婦女一臉愁容,和自己的丈夫靠坐在身後的行李包裹上。

哥薩克漢子看女孩不理她,便伸手在女孩臉上輕輕擰了一下,口中道:“愁眉苦臉的給誰看啊?怕以後找不到男人嗎?你看我怎麼樣?”

那女孩聽了尖叫一聲就躲到婦女懷裡去了,一直沉默不語的女人的丈夫躥了起來,一把揪住那哥薩克的脖領子,怒道:“你個骯髒的酒鬼!她是我侄女,你要再敢動她一指頭,我就把你扔進河裡餵魚!”

酒鬼罵道:“葉戈爾,你急什麼?波利婭嫁給誰不是嫁.”他正要繼續往下說,就見船艙裡好多陰沉著臉的哥薩克都對他怒目相視,不由嚇得止住了話。等葉戈爾一把將他推開,酒鬼這才悻悻的朝著艙門口去了。

此時漂亮的波利婭突然在婦女的懷裡失聲痛哭起來。女人伸手撫摸著波利婭的金髮,安慰道:“孩子,別哭了,一切,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忘了他們吧,他們這會兒已經身在天國了”

說著說著,女人自己也哭了起來。船艙裡頓時響起一片嘆息聲。

波利婭是從葉尼塞省來的,兩個月前,她家抽中了籤,不得不舉家再次遷移。一路上人畜混雜,船艙裡空氣又差,她父母和十幾個移民都得了壞血病死去,最後被裹上白布、綁著石頭沉到河裡水葬了。

現在目的地到了,可全家就剩了她一個人。難道這就是官吏們口中說的幸福生活?

葉戈爾是波利婭的叔叔,他當然可以收留她。可是葉戈爾自家的那兩條牛因為在船上得不到水喝,結果掙斷了繩索跳進了河裡,最後竟被後面的駁船給勒死了。沒了牛的農夫,還怎麼種地呢?

可憐的葉戈爾掏出菸斗,抽著又苦又辣的土菸葉,喃喃自語道:“上帝啊,為什麼要讓我們背井離鄉啊?”

船艙門開了,一個負責押送的軍官探出頭來,對艙內眾人道:“地方到了,都下船!”

這時一個蓬頭垢面的傢伙站起身來,對那軍官道:“嘿,當官的,從伊爾庫茨克把老子弄到這裡,能發財嗎?”

那軍官淡淡道:“敢賣命就能發財。怎麼,你還敢質疑總督大人的話嗎?”

門口那個拿著酒瓶子的哥薩克瞥了一眼那軍官,問道:“這裡女人多不多?”

那軍官白了他一眼,繼續對船艙裡呵斥道:“快點!都下船!”

於是膽小的農夫們紛紛起身扛起行李包裹,在一片吵嚷、哭叫、抱怨聲中走下了駁船。

十幾天後,葉戈爾一家跟隨著工頭來到了赤塔以南的一處營地裡。這裡原本如同氈絨一般的草地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的帳篷營地。不遠處的森林邊緣,露出了大片砍伐後留下的樹樁。

葉戈爾的工作就是每日跟著去森林裡伐木,然後將砍倒的大樹去掉枝枝叉叉,鋸成木板,最後送到烘乾房去烘乾。聽工頭說,這些木材都是為了明年造船所儲備的。而且不光是他們這裡,從赤塔到尼布楚、從巴爾古津到色楞格斯克都在進行著大規模的伐木墾荒工作。

說起十八世紀沙俄人造船,那真是妥妥的破壞森林。依託於豐富的森林資源,每年新造的內河駁船裡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說在完成一趟運輸後,便會直接當柴火賣掉,等到了明年再造一批。即便是到了十九世紀中期,每年在俄國境內河流上往來的船隻高達兩萬多條,其中有將近七成會在卸完貨物後被當成木柴賣掉。

作為挑動這次入侵計劃的伊凡雅克比心裡比誰都清楚,要想佔領住黑龍江流域,光靠殺伐是不行的;有了官方治理下的百姓,那才算是主權的象徵。他用黑龍江底鋪滿了金子,到了那裡就能獲得幸福等種種謊言,將這些自耕農、農奴和囚犯匯聚到一起,意圖實現他的移民策略。

依託於鄂畢河——額爾齊斯河水系,大量的軍事物資和移民從喀山運至東西伯利亞,再透過葉尼塞河水系一路運到伊爾庫茨克。

為了防止入侵計劃提前洩露,伊凡雅克比把軍隊和物資的集結地設在了伊爾庫茨克和赤塔兩地。因為地處黑龍江上游,等明年進攻開始,所有船隻將會順流而下,只需要幾天就能穿過邊境。

與此同時,一股股偽裝成遊牧蒙古人的探子們開始向色楞格斯克和尼布楚兩方的中俄邊界移動,伺機越過邊境。他們的任務是要越境刺探訊息、獲取水文資料、同時找機會策動喀爾喀蒙古部落和北海鎮。

“三、二、一,起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