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夏季大演習的前奏(第2/3頁)
章節報錯
王遠方點頭道:“好傢伙!光是子彈消耗就得海了去了。”
“這個不用擔心,一會下來單說。”趙新說完,起身走到會議室內的黑板前,拿起粉筆開始唰唰唰寫了起來。
話說一場野戰軍事演習需要要考慮諸多方面,而趙新打算透過這次演習,一是提高參謀部的紙面作業和協調的能力,二是及時發現部隊在各方面出現的問題,以便儘快調整。
盛海舟所在的參謀部在演習中承擔的工作量極大。首先是要確定演習部隊人數、對抗規模,然後按這個來制定紅藍兩軍的作戰編制和戰鬥序列。同時他們還要制訂演習期間的規章條令,協調通訊、紀律以及各位後勤保障。
看著趙新在黑板上寫的密密麻麻的一大片,盛海舟和幾個小參謀不停的擦著汗,心說這可真是趕鴨子上架難為人啊!
趙新將粉筆扔在桌上,對盛海舟幾人道:“教了你們一冬天了,是騾子是馬總要拉出來遛遛。大膽幹,我們這是第一次,不怕出錯,就怕不做。”
盛海舟顫顫巍巍的問道:“那,那演習地點呢?”
趙新向想了想道:“就安排在富爾丹城以東十公里,演習場地半徑二十公里的區域內。下個月你們和林子平的那個測繪隊一起動身,先把演習區域的地圖繪製出來。”
吳思宇舉手道:“區域跨度這麼大,時間恐怕來不及吧。你打算幾月份開始這場演習?”
趙新道:“先定在六月中旬,部隊忙完春耕總得休整一下。”
盛海舟愕然道:“您的意思是今年的春耕部隊還要參加?”
“當然!從上到下,所有人都要參加。我們今年最少要接五萬人過來,糧食不解決,其他一切都是白搭。”
三月中旬,《北海鎮夏季演習命令》終於制定完成,開始逐級下發到排級軍官,並通報全軍。
整個命令共分十條,包括了演習日期、導演部、通訊、訊號、禁止條例、賠償損壞和預防危害、演習軍械及彈藥管理條例、軍需保障、服裝旗幟、演習結束的運輸歸隊。
根據《演習命令》,北海鎮訓練基地升級為訓練司令部,趙新、王遠方、吳思宇、劉勝、丁國峰、盛海舟組成導演部,下設專門機構,並派定相關軍、政兩方人員具體負責。
到了這時候,於德利作為導演部下屬的宣傳部門負責人,提出北海鎮該組建一支軍樂隊了。
我勒個去的!趙新聽了差點從椅子上翻過去。
想要在流民中找吹嗩吶、吹笛子、彈三絃的遍地都是,可到哪去找會玩銅管樂器的啊!整個北海鎮問了一圈,包括佩雷拉和馬神父那兩個,沒一個會的。
導演部眾人一想那畫面,咚咚咚的大鼓、滴滴答滴答的嗩吶、隆ger隆的三絃整個兒一義和團出征場面。
嘖嘖,還是算了吧!
趙新語重心長的勸道:“老於,宣傳隊可以先搞起來,快板評書甚至梆子戲都可以先上。至於軍樂隊嘛,你還是等我從澳門找幾個法國傳教士再說吧。”
於德利一聽也只好作罷。
話說導演部還有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演習評判。這個趙新就真不懂了,於是任務就落到曾經參加演習最多的王遠方身上。剛榮膺訓練部司令的王遠方只好從少年軍校調了十個學生,擔負起演習評判的任務。
下一個就是軍法處,設軍法官和憲兵隊,這事就交由魯壽山負責。可憐的魯壽山才從軍官短期訓練班出來,剛想著自己這回總算脫離密探生涯,可以帶兵了。誰知一頂帽子砸下來,榮升軍法處處長了。
一天後,當徐壽南在鎮子裡看到魯壽山時,發現魯大叔滿臉苦相,不時的唉聲嘆氣,就連忙問怎麼回事。
魯壽山摸著徐壽南的腦瓜,嘆道:“唉!我太難了!”
誰不難呢?演習命令釋出之後,趙亮和陳青松開始連軸轉。糧食、飼料、各類器械、馬匹、車輛、服裝全都開始準備。北海鎮的在家婦女全部被動員起來,做衣服做鞋,每天忙的不亦樂乎。
工坊的那條子彈生產線終於開始投產,所需的一切材料裡,除了銅皮是工坊加工的,其他都是趙新採購來的。並且由於工人的熟練度不足,廢品率高,以至每天的生產量僅有兩萬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