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孫士毅的謀劃(第2/2頁)
章節報錯
陳新槐站在傘下,衝北遙拜之後,,拈鬚微笑道:“雷祖破雷神,哼,趙賊,我看你還能得意多久!”
這場大雨足足下了一天一夜,期間電閃雷鳴。長長的紫色閃電劃破天際,讓人心神俱裂。不過香山協一眾清兵將官卻是士氣大振,紛紛摩拳擦掌,做好出站準備;除了黎大剛......
兩天後的傍晚,一條從泉州出發的福船,抵達了香港島鯉魚門海峽的入口,船上坐的,正是沈敬丹一行。
話說清代從外海進廣州有八大入海口,外洋商船走虎門,而客船走虎跳門。虎門在澳門的東北,而虎跳門則在澳門以西。
沈敬丹他們閏七月十六日到的泉州。多虧他往來長崎多年,認識了不少浙江和福建的商人。一行人到了泉州後,隔了一天就在浙江會館找到了一條去往廣州的福船。這次隨魯壽山南下的好手大部分是山東人,這一趟船坐下來,一個個都是咬著牙硬扛。結果剛到泉州就病倒了兩個,魯壽山無奈,於是又留下兩人,讓他們請大夫照看夥伴。
而福船從泉州出海後,很快就到了隸屬汕頭的南奧島;結果因為趕上一場大雨,不得已在南奧島停留了一天,直到今天才進入香山縣的水域。
到了這裡,離廣州也就不遠了。沈敬丹他們一行人都是著急上火,此時一個個雙目發赤,口中帶腥。連陳繼山這樣常年習武之人也是累得精疲力竭,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
此時船頭下到艙中,對沈敬丹等人囑咐道。“諸位,前面再有二十里就是鯉魚門了。這一帶是鄭家的地盤,到時我要靠岸去天后宮上香,諸位呆在船艙中就好,一會兒若是有其他人上船,你們千萬別出聲,也不要上甲板,我來應付便是。”
“哦,好的,有勞了。”沈敬丹沒來過廣東,不過他也聽人說起過珠江口一帶有海賊。
魯壽山等人聽了,都木著臉答應了。等船頭一走,魯壽山和幾個手下便取出各自的左輪手槍開始檢查起來,其他十幾個好手也紛紛從行李包裹取出短刀放入懷中。
角落裡,陳繼山的妹妹陳二丫則抱著個木桶,不停的乾嘔著;沈璇則在一旁不停的撫著陳二丫的後背。原本帶著陳二丫來是想讓她照顧沈璇的,誰想到自離開泉州起,陳二丫暈船愈發厲害,動不動就吐的個昏天黑地,結果倒成了沈璇一路照顧她了。
鯉魚門海峽在後世就是維多利亞港東岸的出口,屬於九龍觀塘。此地水道寬度不足一公里,兩側又有高山相連,在唐宋時就已經成為珠江口外的軍事重地。坊間傳說,鯉魚躍過此地,就會化身九龍。
當年鄭一的祖父鄭建來到此地,見山勢險峻,易守難攻,於是就佔據北面的茶果嶺為巢穴。不過自從鄭家來到之後,茶果嶺便被漁民們稱為“惡魔山”。
山腳海濱處的天后廟緊挨著鯉魚門海峽,這裡便是鄭家把守此處海面的哨站;平日都有鄭家手下在此駐守,監視過往船隻。所有來船經過,必須停船上岸,鄭家會以上香的名義,索取引水費。
果然,當福船進入鯉魚門入口後,一條小船就迎了過來,上面坐著兩個紅旗幫的海賊。
那船頭每年從泉州到廣州要跑好幾次,跟紅旗幫的人也算熟悉。此時福船收起船帆,按照小船的指引小心靠岸。
那船頭走過跳板,剛走到天后宮門口,朝著幾個從廟裡出來的紅旗幫嘍囉連連拱手,賠笑道:“李爺,幾位今天都在啊。我先去上香,一會再聊。”
為首的一個壯漢走了過來,歪頭打量了福船兩眼,對船頭道:“老胡,你今天來的不巧,眼下就是出了鯉魚門,也是到不了廣州的。”
被稱作老胡的船頭奇怪的問道:“李爺,這是何故?”
那壯漢道:“香山協水師營派出巡船,把往潭仔島去水路都給封了,說是三天內不得通行。”
胡船頭一聽忙問道:“哎喲,這出了什麼事?西洋蕃鬼鬧事了?”
另一個袒著膀子的精瘦漢子道:“根本不是西洋蕃鬼,借他們兩膽也不敢。十幾天前,潭仔島那邊來了條大船,惹了不小的麻煩,連我們紅旗幫都捲了進去。原本官府那邊也沒什麼動靜,可誰知昨日就封鎖了水道,估計是要派兵驅逐。這時候誰敢跟官兵講條件啊,我勸你還是安心在船上等兩天再走吧。”
壯漢拍了拍胡船頭的肩膀,嘆口氣道:“我們家少爺也在那船上呢,媽的!這下可麻煩大了。昌哥現在都急的火上房了。”
等胡船頭在天后廟敬了香,又回船上取了五十兩銀子交了引水錢,這才去了艙中,對沈敬丹等人說明了情況。結果沈敬丹他們一聽差點躥了起來,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雷神號居然就在附近!
“老胡,幫個忙,把我們送到潭仔島那裡。一千兩見票即兌,都是你的。”
胡船頭大驚道:“沈老爺,這是為何?”
沈敬丹道:“實不相瞞,我們這次來,就是來找那船的。現在既然有了訊息, 就得馬上過去!”
“這......小的實在不敢啊!”一千兩銀子,胡船頭不動心才怪,可他真是不敢。
“兩千兩!”沈敬丹伸手入懷,又取了一個牛皮紙袋出來,拍在了桌子上。
眼前一堆銀票放在桌子上,胡船頭猶豫思索了半天,最後咬牙道:“要走也行,不過得從這裡退出去,咱們向南走,從擔杆島、竹鞋洲、車澳一帶向西,然後再向北到十字門。沈老爺,提前說好,我把你們送到潭仔島後就走,萬一真吃了官司可就麻煩了。”
沈敬丹等人一聽能走,都是大喜,紛紛向胡船頭拱手致謝。
於是胡船頭急忙回到甲板上,吩咐水手起帆升錨。看守天后廟的鄭家人見到老胡要走,連忙詢問,老胡站在船頭,只是說要退回南奧等待,也不做其他解釋。鄭家人倒也講規矩,說過幾日你再回來,不收引水費便是。
此時的雷神號上,趙新他們對清軍的佈置一無所知,一行人除了在船艙裡值班的,這幾天不是坐在甲板上吹風,就是在船艙裡熬著,百無聊賴的等著沈敬丹他們的到來的訊息。其間趙新和鄭一他們幾個也聊了聊珠江海面上的事,對這個時代的情況又多了一些瞭解。
此時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劉錚那邊每天都和船上進行電報聯絡,可廣州那邊連個人影子都沒見到,趙新又不免擔心起來。
《乾隆四十八年》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
喜歡乾隆四十八年請大家收藏:(乾隆四十八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