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亂世出妖孽(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新話一說完,屋內的幾人都呵呵的笑了起來。
丁國峰道:“應該給乾隆發個獎盃。”
趙新道:“金子的不給,要給也是給個塑膠的。”
洪濤道:“你怎麼這麼摳門啊。拿了人家好幾千兩黃金、珍珠和人參,就給個塑膠杯子。”
丁國峰笑道:“洪大夫,這會兒塑膠才是絕世珍寶。”
幾人胡侃一通,一旁陪著的魯壽山、徐大用和王長生三人也跟著呵呵傻笑。自從得知這次北海鎮大勝的訊息,魯壽山三人喜出望外,越發堅定了跟著趙新戰無不勝的信念。
等眾人調侃完各自散去之後,趙新對留下來的魯壽山三人道:“下一趟船什麼時候出發?”
魯壽山起身拱手道:“明天夜裡。一船三百人,一共三條船。”
趙新搖搖頭:“往後拖兩天吧,現在所有上船的人都要先經過洪大夫他們檢查才行。”
魯壽山詫異道:“老爺,是出什麼事了嗎?”
趙新道:“濟州島那邊已經有得痢疾的了,估計是從這邊帶過去的。”
一旁的王長生一聽,臉色變得十分難看,喃喃道:“起大疫?”
趙新搖搖頭:“不是多大的事。只要查清源頭,杜絕傳染,治療起來不難。”
今年六月的時候,在苦等了趙新幾個月依舊沒有訊息時,魯壽山他們得知了清廷派兵討伐的事。眼看著田莊上的流民越來越多,再不轉移就無法繼續安置。三人坐下一合計,決定先找船運流民出海。臨時的安置地點就設在了徐大用曾經到過的濟州島南部。
果不其然,當趙新終於坐船帶著人趕往蘇北外海的時候,剛出對馬海峽,就看到了兩艘運送流民的大沙船,而王長生正好跟船同行。這些運人的沙船都是王長生透過羅教的關係買到的,船上的水手也都是羅教中人。
這下省事了,鄧飛直接從濟州島將流民運回北海鎮,節省了不少時間。趙新和洪大夫他們在濟州島做了短暫停留後,便乘坐沙船來到了蘇北。
洪濤這次帶了二十個醫護人員隨船同行,他沒想到在濟州島南部的臨時安置點裡,居然爆發了痢疾傳染。幸虧趙新這裡喹諾酮類抗生素藥物存貨很多,這才避免了大面積死亡的發生。洪濤擔心射陽湖這裡的情況也不好,所以就帶著十個人一起跟著來了。
三人一聽,這才放心。北海鎮的醫療水平他們都多少知道一些,以往十分難治的一些大病在北海鎮這裡根本不算什麼。
當然,從來都是藥醫不死病,佛渡有緣人。北海鎮的醫院也不是萬能的,最起碼癌症是治不了的;而那些內分泌類的慢性疾病也都是靠著趙新帶回來的藥在維持,一旦斷藥或是產生抗藥性,那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說完登船檢查的事,魯壽山遲疑了一下,這才說道:“老爺,這幾個月莊子外面來了一些行跡可疑的人。大用派人查了之後,確認是收元教的人。”
“收元教?”趙新心說這尼瑪又是什麼玩意。“說說吧,具體怎麼回事?”
徐大用正要起身,趙新擺擺手讓他坐下說。徐大用心中整理了一下話語,這才彙報道:“大人,這事是八月份的時候發現的。七月份以前,我們按照您的吩咐,去了河南、山東購買流民,用的都是開墾沿海荒地的理由。因為怕被官府注意,所以我們每次最多就買一百人,然後就運回莊子上安置。後來因為讓羅教的水手幫忙散佈訊息,我們三個就根本不用再去了,每天到莊子上的流民越來越多......”
原來,今年五六月份的時候,因為趙新正在忙著對付清軍的進攻,鄧飛那邊去了蝦夷地。沒有船來接人,射陽湖這邊聚集的流民越來越多。
一開始魯壽山他們為了防止有心人混入,對每一戶來到莊子上的流民家庭都會嚴格把關,詳細詢問後才會收留。可到了七月份,隨著河南、山東的流民自發上門,情況有些失控了,各種亂七八糟的有心人都混了進來。其中影響最壞的一夥人,就是收元教。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災難頻發的國度,各種各樣的天災人禍無時不在威脅著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而與這些災難相聯絡,傳統中國社會有著一套精緻煩瑣的災異制度。
後世有學者總結說,這種制度是一種以傳統國家利用文化制度彌縫技術不足的策略,它促成了王權神聖和其它神聖的多神並存格局。對中國歷史上的災難信仰心態和信仰制度有著深刻的影響。
民間教門正是利用了這種國家的災難信仰制度和基層社會的災難信仰心態,並藉助佛經中關於“三世”、“三劫”的說教,創造出了一套以“三期末劫”為核心的災難信仰神話,並透過這套神話來奠定了教門是這個“災難解決系統”核心。
這些教門透過歷史上最嚴酷的天災人禍記錄,總結出了自己的末世畫面。面對悽風苦雨的現實災難,在老百姓的心中,大劫的說法正好印證了當前的現實情況。
幾乎所有的民間教門都異口同聲,“惟入吾道方可避劫”。現實的艱難困苦使人們身心疲憊,教門的災難神話更使人們誠惶誠恐,而所謂“無生老母”的寬厚仁慈博取了人們的信任和好感;盜用佛教“彌勒佛的應運下凡”更是激動人心。這一切都促成了人們向教門靠攏的強烈慾望。因此,在清政府查獲的各民間教門案件中,教徒供稱自己入教只不過出於“懼怕水旱荒亂”、“貪圖遇劫不死”、“修行免劫,並無別事”者比比皆是。
和其他明清時代的秘密教門一樣,收元教在明代就廣為流傳。教內以《立天卷》為寶卷,以“南無天元太保阿彌陀佛”為供奉物件,又有八字真言“真空家鄉,無生父母”口口相傳。
“大人,乾隆十八年的時候,收元教在河南開封一代改稱榮華會,有些地方也叫混元教。”
趙新聽到這裡,已經明白了,什麼狗屁“收元”、“榮華”的,這就特麼是白蓮教!
自清代以來,民間秘密會社名目繁多,有天圓、八卦、順天、在理、皇天、未來、燃燈、收緣、無極、清水、三陽、悄悄會(這個名義好玩兒,俺們悄悄的)等三十四種;這還不算變種分支。
這其中有的一教數名,各不相屬。教義頗多歧異,組織、儀軌和活動方式也不盡相同,但或多或少都帶有白蓮教的印記。只要是說什麼“無生老母,彌勒下世”,奉有寶卷的,那就一定是白蓮教。
趙新想到這裡便問道:“現在田莊內部有沒有人信這個?”
徐大用道:“有,十幾個吧。我讓陳繼山帶人盯著呢。”
“陳繼山?這又是誰?”
徐大用連忙解釋道:“這人是我在開封人市上買來的,還有個妹妹。當時兄妹倆賣了老家的地,想來蘇北求活。結果到了開封后,陳繼山一病不起,身上的銀子都花光了。無奈之下,二人只好去人市上典身。”
“哦。這人靠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