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情報(第2/2頁)
章節報錯
總的來看,“九進十連環”的目的是以密集的槍炮火力壓制敵方,作戰中如果達到了接近、動搖敵陣的意圖後,就會展開下一步攻勢。
趙新他們經過仔細計算,發現如果不考慮武器的先進性,而是守在防線內和清軍進行槍炮對射的話,基本上會在綿延兩公里的火力線上抵禦140萬發彈丸,然後還得面臨上萬騎兵的合圍。
除了上述平原陣型外,清軍還有一種在崎嶇山林間的陣型,稱為“山路連環三疊陣”。
這種陣型是專門針對在山路狹窄地形下與敵相遇而設計的。首先以五子炮在前開炮,十名藤牌手護衛火炮。等敵人進入鳥槍射程,就使用三疊槍陣迎戰。
具體方式是以每兩人並排稱為“一疊”,三疊為一層。第一疊的兩人匍匐射擊,第二疊的兩人跪地射擊,第三疊兩人站立射擊。每層三疊六人同時開槍,前一層射擊完畢退往陣後,後一層前進射擊。
這種戰術將齊射和輪射融為一體,使火力的密度和延續性不至於被地形限死。每50人組成一隊,每兩隊組成一路,兩隊前後以鼓聲為令進行輪換。
在這種陣型基礎上,還可以在三疊後面設定弓箭手,以保證火力的持續性;路面如果再寬闊一些,還可以設定騎兵,從兩翼突襲敵陣。
看著掛在牆上的兩張清軍陣型示意圖和一張北海鎮周邊地圖,王遠方等人都沉默不語。北海鎮的地形是南對大海,西側是山,東側是西拉河,北面則是大面積河谷平原。如果只是進行單純的防禦,清軍幾萬人從西、北兩個方向撲上來,五千人無論如何都是守不住的。
過了好一會兒,劉勝向趙新問道:“你怎麼想的?”王遠方等人聽了這話都看向趙新。
從長崎一戰和偷襲福康安那一次之後,王遠方他們就知道自己這些人帶個連沒問題,搞個偵查偷襲,打個小規模阻擊戰也沒問題,可在大的戰略上,眼光還是不夠。
劉勝是關鍵時刻敢玩命,可趙新在關鍵時候往往想出個能出其不意的辦法。在王遠方看來,也許正是因為趙新沒有當過兵,所以他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束縛著,往往是天馬行空的想法,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不過,趙新自己卻不這麼想。
出於對歷史和古人的瞭解和敬畏,趙新深知如果自己沒有玉佩的加持,只是和福康安這些人放在一個平臺上的話,他一定會被這些人搞的連渣都剩不下。
作為一個來自另一時空的現代人,趙新從小受的什麼教育?好好學習,找個好工作,成家立業,僅此而已。最多是培養點個人愛好,說的好聽是陶冶性情,說的難聽就是打發時間。
福康安、阿桂、乾隆,甚至包括和珅這些人,他們從小受的什麼教育?勾心鬥角、算計人心、世態炎涼、帝王心術。這些人每天無時無刻不在鬥心眼兒、算計他人,抬高自己。
所以趙新要想跟這些人在一個屋裡分出個輸贏,他就只能上來直接掀房頂,你說退一步開個窗戶透透氣他都不能答應。因為只要落入這些人的遊戲規則裡,憑趙新那點兒機靈也只配當炮灰,連棋子都輪不上。
趙新仔細盯著地圖看了許久,對劉勝等人道:“先讓我想想吧,這一次可不是打一仗就行的事。”
“那昨天咱們定下的事兒?”劉勝是在問昨天定下的六條方略。
“不變,繼續執行。”
這次會議之後,趙新就又消失了,他這次連仙台都沒去,而是回到了另一個時空中的不凍港。
趙新租了一輛越野車,向北驅車200公里,一直到了那個叫做“烏蘇里斯克”的城市。這座城市並不大,人口很少,沒有什麼高樓大廈,稍微從市中心向外走出一點兒就可以看到農舍。他按照導航直接去了火車站附近的一家賓館住下。因為是冬季,街上根本看不到什麼行人。
這座城市處於綏芬河下游,東臨錫赫特山,西臨長白山,向北是興凱湖,緊挨著三江大平原,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由這裡經遠東鐵路,或者由水路經興凱湖、烏蘇里江,可以直達遠東樞紐伯力;由此地經濱綏鐵路,可直達哈爾濱;順綏芬河南下,即可到海參崴。
話說在金代,完顏阿骨打以阿城為都城,在烏蘇里江流域設“恤品路”,便開通有通往這裡的驛道。其路線為由阿城溯阿什河而上,到尚志後,溯馬蜓河而上,翻越張廣才嶺到牡丹江,翻越太平嶺而到綏芬河谷,經東寧順綏芬河而下。因綏芬河在唐代時叫“率賓水”,金稱“蘇濱水”、“恤品水”,故金代時,此路便叫恤品路。
這裡也是滿清真正的龍興之地。永樂年間,胡裡改部女真人嚮明帝國歸附,於是朱棣便在此地以該部設衛。由於這裡在唐代的時候是渤海國所屬的率賓府建州故地,故而叫建州衛。清代這裡被稱為富爾丹城,“furdan”在滿語中的意思就是“關”,隸屬寧古塔副都統衙門管理。
這裡也是後世沙俄入侵東北地區的傳統路線。1900年,沙俄即從此地出發,經東寧、綏芬河直搗牡丹江。在現代時空裡,此地一直是連線伯力和海參崴兩哥戰略要地的樞紐,也是向北進入興凱湖平原的起點。
在趙新看來,北海鎮要想阻止沙俄南下,就必須佔領富爾丹城,繼而向東北越過興凱湖,佔領伯力。
第二天,趙新去了城裡的圖書館,試圖查詢一些歷史資料。這裡館藏的清代文獻不多,不過趙新還是從中找到了一些。
之後他又用了三天的時間,開車繞著城市周邊轉了一大圈。仔細的檢視了這一帶的地形地貌。即便是冬天,從原野上仍能看到周邊大片的原始森林。與四周地勢起伏不平、山丘連綿的北海鎮不同,這裡的地形異常的平坦,想必在另一個時空裡,這裡或許聚居著一些赫哲費雅喀人部落和庫爾喀齊新滿洲人。
看了幾天後,趙新心裡大概有了計較。他這才又開車回到不凍港, 然後回到了北海鎮。
“就是這裡,富爾丹城。如果清軍要從陸路來的話,就只能經過這裡。我們必須在明年開春前佔領這兒,並修建防禦要塞。”趙新指著地圖上的烏蘇里斯克,對劉勝等人說道。
“開春前?冬天?這得有多遠?”劉勝丟擲了一堆問題。
“順著綏芬河或者富爾佳哈河往北走200裡就到了。”
王遠方看著窗外飄落的雪花說道:“可這天氣實在是個大問題啊,別說修要塞了,就是走到哪兒都得凍死幾個。”
趙新道:“這裡應該還有舊的土堡。當年雅克薩之戰的時候,沙俄就在富爾丹城的舊址上修築土城,圖謀佔領這裡。”
陳青松道:“你可得想好了,咱們一旦把基建力量投入進去,可就沒有餘力在其他地方修建防禦要塞了。”
趙新淡淡一笑道:“放心,我查過資料了。在清代,這裡是通往海參崴的唯一陸路樞紐。而且我原本就計劃明年開春後把這兒佔了。現在我們唯一需要等待的,就是熬過這個冬天,以及瑟爾丹那邊的偵查報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