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了這話,都感到難以置信。日行百里已經是他們能想到的最快速度了,現在居然說有船能日行千里。開什麼玩笑!可隨即經過慶桂一番解釋,將揚子江上自西向東各營巡船看到怪船的時間一一報出,眾人全都啞然。

接著,慶桂又用尺子點著從嵊泗列島到西拉河口的距離。清代全國地圖上,將全國疆域分成無數個正方形小格,都用虛線標註;每一格的東西南北對應實際距離二百里,斜角距離282裡。

在座眾人算上和珅都是飽學之士,即便是梁國治這種狀元出身的,也因常年辦理軍械後勤,管理過戶部,對算術也不陌生。

“照這麼算,這些人在揚州做了天大的案子,最多兩天就能跑回西拉河那裡。”和珅下意識的話一出口,在場眾人無不心中巨震。

顒琰道:“這事我們今天必須議出個結果,我去請旨。明兒叫大起兒,絕不能再拖了。”

“我也是憂心這事。”慶桂叫人收了地圖,嘆口氣道:“原本軍事上的事還得多聽聽雲巖公和瑤林的意見,可他們現在都忙著甘肅的善後事宜。一時半會兒也都回不來。何況.唉!”

梁國治敲了敲菸袋鍋子道:“東北的事我看不能拖,久則生變。不過,西拉河的位置地處偏遠,當年聖祖爺時為了打雅克薩,三千人打五百人不到還準備了半年多。之前福瑤林兩千多人都打的一敗塗地,我看還是準備不夠。照我的意思,現在得馬上開始準備,明年開春兒就可以發兵進剿了。”

顒琰聽了這話,轉頭又看向和珅。和珅道:“只要皇上發話,銀子的事兒不用十五爺擔心。”

顒琰面色如常,繼續道:“其實要打的話,還是得福康安上。雖然上次敗了,可甘肅回亂的事證明了,滿朝文武,能打的就剩這一個人了。只是可惜海蘭察”

眾人聽了,也是嘆息不已。

慶桂凝視著顒琰道:“方才瑤峰公說的有理。不能等南海諸島局面糜爛再動手,西拉河連著大海,離琿春又近,今天佔了熊島,明天就能襲擾琿春。到時再想用兵,十倍艱難!”

“打!”顒琰一拳捶在桌案上下了決心,“讓福康安為主,阿桂為輔!”

董誥提議道:“陸上倒是不擔心,水師怕是有些麻煩。方才樹齋公說的那怪船的速度,我擔心到時候吉林水師堵不住那怪船。”

慶桂道:“這個倒是好辦。福瑤林之前便派人南下廣州,託十三行的人購買了西洋人快船圖紙。如今圖紙已經送到兵部,讓直隸和吉林船廠馬上開造便是。”

此時顒琰道:“那就這麼定了。我先去跟皇上提議,明兒叫大起兒的時候,樹齋公上個奏本吧。”

和珅穿好朝服時,外屋的自鳴鐘又響了。抬眼一看,已經是寅正。便動身坐轎向著午門出發了。

今天是皇帝御門聽政的日子,也就是俗稱的”叫大起兒”;在京各部四品以上官員都要參加。

滿清定鼎中原後,效法明制每天的奉天門早朝。一開始的順治是每天在太和殿聽政;自康熙繼位親政後,因為乾清門相較於太和殿,離內廷最近;皇帝從乾清宮出來走上八十多米就到了。於是御乾清門聽政便成為常例。

到了雍正和乾隆的時代,早上聽政的地點就改為了圓明園裡的“勤政親賢”(這個不是大殿,而是一套前後三進的小院子。)而皇帝在每年十月大駕回鑾紫禁城後,才會在乾清門聽政。

因為和珅家就住在後海,所以他到達午門外廣場時,也才寅正二刻。此時天還沒亮,午門廣場上已經是遍佈掛著燈籠的轎子和馬車了。這些人裡中不光是文武百官和宗室王公,還有各家的護衛、僕從,他們也要跟著自己的主人進去,以便隨時聽令。像和珅自己因為是一品大員,就可以帶八個人,其中有六個護衛、兩個貼身跟班兒。

那些提前到的官員們都坐在自己的轎廂裡,念念叨叨的背誦著早上要給乾隆彙報的內容。這要是面奏時結結巴巴或者背不上來,輕則受到訓斥,重則罰俸丟官。

和珅的轎子剛一落地,好幾個眼尖的官員都湊過來請安、問好、拍馬屁。而和珅依舊是笑容滿面,一一打著招呼。

因為是叫大起兒,算上和珅自己,所有在京的大學士都要參加。除了武英殿大學士阿桂仍在西北處理回亂善後事宜,以吏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蔡新為首,文淵閣大學士嵇璜、東閣大學士伍彌泰,協辦大學士梁國治都已經到了。這些人裡,除了和珅剛過三十四歲,其他人不是六十多就是七十多了。

此時的和珅因為甘肅平亂後勤運籌有功,被乾隆封為一等男,又兼著協辦大學士、正白旗滿洲都統、充清字經館總裁、吏部尚書並代管戶部。至此,羽翼豐滿的他已經成為了乾隆朝後期四大勢力之一(這四大勢力分別是以阿桂為首的武官派、以劉墉為首的御史派、以錢灃為首的清流派、以和珅為首的貪官派。)

和珅笑著和其他四位大學士拱手一一行禮,有說有笑親切和氣如對家人。四位大學士也都知道這位如今正紅的發紫,根本不敢得罪,也都起身問好。

眾人聊了一會,又各自想了一會兒事情,天光便開始放亮。於是所有官員在各部堂官和幾位大學士的帶領下,在午門下的左掖門外按文武分開排隊站好。這些人再加上他們自己帶的僕人和護衛,長長的隊伍一直排了很遠。而一眾親王貝勒則站在右掖門外,為首的正是十五阿哥顒琰,他也是帶了八個人,身後隊伍排的很遠。

辰初時分,隨著午門內的大鼓響了七下,左右掖門緩緩開啟。一眾文武官員在蔡新和阿桂的帶領下,從左掖門排隊進入;十五阿哥則帶著親王貝勒們則從右掖門進入。

所有人進入午門後,一路向北穿過太和門,再穿過太和殿廣場,進入中左門等候。所有人到達中左門的時候,剛好是辰初一刻。

這一段的路途聽著好像不遠,但對於很多七老八十的大學士和長長的隊伍來說,想走快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到了中左門後,官員們會在這裡稍事休息、整理儀容隊伍,然後再次整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