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瘦馬計劃(二)(第2/3頁)
章節報錯
“啊!”徐大用渾身一激靈,手裡的木桶差點掉井裡。“不,不,不辛苦。”
劉思婷打量了趙新一眼,見他穿著一件圓領衫,下身穿著一條仔褲,便奇怪的問道:“你怎麼不穿長衫啊?”
“哦。忘了忘了,瞧我這記性。我先回去換衣服了,一會見。”
趙新等劉思婷走遠,看了一眼徐大用後,才轉身去了門房那裡。他讓潘秀成從屋裡找出三根香和香爐,點燃後插好,放在牆壁上的“福祠”裡。
魯壽山一早就去外面的早市上購買三牲果品,上午眾人要祭奠東臺文字獄中的亡靈,這事馬虎不得。
吃過早飯沒多久,沈敬丹和老黃就到了;跟隨的阿四扛著一個大袋子,裡面裝滿了制錢。
眾人沒說幾句,便一起去了西廂的三進的院子裡。據沈敬丹介紹,這座院子原本就是用來安放佛堂的,在這裡進行祭奠正合適。
魯壽山和潘秀成將準備好的香花火燭擺好,又在靈位前擺放了一個豬頭、一尾草魚、一個羊頭和兩盤果品。清代的牛是不能隨便殺的,所以一般民間都用魚來代替。
靈位是魯壽山在來的路上,在沙船上用木頭雕刻的。這玩意用過之後還得處理掉,不能留下證據。蔡家父子和管家童志璘的人頭被擺放在了三牲和靈位中間。
劉大主任十分不喜歡這種血淋淋的古代儀式,所以她拒絕參加。可其他男性卻躲不開,只好一起跟著來了。
話說既然是要祭奠,那就需要寫祭文。可身為古代人的沈敬丹和老黃文字水平並不高。在船上沈敬丹提起了這事,不過也說明要讓他來寫祭文,實在力有不逮。
這事兒又不能出去找人代寫,誰敢替朝廷大逆欽犯寫祭文啊!
沒辦法,趙新只好趕鴨子上架,自己操刀。幸好他以前看過號稱中國古代三大祭文之一的《瀧岡阡表》,還記得開頭那點兒,於是模仿著歐陽修的語氣,照貓畫虎的來了一篇。沈敬丹看後,居然還嘖嘖稱奇,直說沒想到趙新還會這一手。
“嗚呼!惟東臺栟茶徐氏孝文公一家,因滿清文字獄慘遭屠戮,至今六年。其僕魯壽山、潘秀成始祭奠於揚州。非敢緩也,蓋有待也。
徐家不幸,與蔡氏小人為鄰.......”
趙新的祭文基本上就是照抄歐陽修的《瀧岡阡表》,把徐述夔說的高風亮節,把滿清和蔡家說的卑鄙不堪。
劉勝等現代人哪接觸過這種東西,聽趙新站在一邊嘰哩哇啦的念著,一頭霧水。沈敬丹聽的不住點頭讚許,老黃也是一臉懵懂的樣子。魯壽山和潘秀成跪在靈前,深深啜泣。
只聽趙新最後念道:“嗚呼!為惡無不懲,而遲速有時,此理之常也。惟東臺徐氏、沈氏滿門,含冤六年。雖不克有於其躬,是足以表見於後世,終將得雪。今以此三賊頭顱獻上,願在天之靈庇賴其子孫矣。”
趙新唸完,便將祭文在桌案下的火盆中燒了。誰知祭文剛一燒完,屋外便突然陰雲密佈,天空中隱隱傳來了轟隆隆的雷聲。沒一會兒,傾盆大雨就落了下來。
看到屋外的景象,在場眾人無不面面相覷。劉勝等人心想自己連穿越到十八世紀這種事都發生了,再來點奇怪的事也不新鮮。
老黃喃喃道:“我的個媽媽!真有感應啊!”說完便直愣愣的看向趙新。
魯壽山和潘秀成此時嚎啕大哭,跪在地上衝著靈位磕完頭,又對著趙新連連磕頭。
沈敬丹此時已是滿臉淚痕,衝趙新深施一禮,起身道:“揚州沈正彤替東臺沈家,多謝趙大人的祭文。想我沈兄一家在天之靈,也能安息了吧。”
大雨下了一會兒就停了,很快又是豔陽高照。回到主房的前堂裡坐下,眾人看向趙新的目光依然是怪怪的。
“你們都看我幹嘛?!”趙新被眾人的目光看的十分不自在。開玩笑,一篇抄襲的祭文還能引發天人感應,這不胡扯麼!
沈敬丹因為要去預訂晚上的畫舫和酒席,而老黃要去檢視自家在城裡的鋪子,於是兩人便先行告退,約好下午酉正時刻過來接他們。臨走前,他讓家僕阿四和貴生陪著趙新等人,要是出門的話就帶上他們,也好有個照應。
趙新開啟裝錢的麻袋,看到裡面的銅錢都是按串穿好的。他拿起一串數了一下,每串是一百個制錢。於是便從裡面拿出了十幾串制錢交給劉勝等人。可等他自己也拿了一串想要放衣服裡,才想起自己穿了一身現代人的衣服;早上那身沾了牛糞的長衫、褲子和布鞋都讓徐大用拿去給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