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方老師和他的同伴們(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遠處的海灘上,正準備給海魚搓抹鹹鹽的王長生看著碼頭上歡呼送行的人群,對身後的徐大用問道:“大哥,老爺們這是要去打誰啊?”
徐大用這些日子因為工作表現突出,已經從普通醃魚工提升為“醃魚小隊”的隊長。他手裡揮舞著一根木棒,一邊探頭張望,滿臉豔羨的說道:“聽說是要去打什麼蝦什麼地。”
“噢!”王長生吞嚥幾口唾液,憧憬著說道道:“蝦?看來那地方蝦的個頭和數量一定不小,要不然老爺們不會派這麼多人。”
徐大用也不會理會對方的胡扯,掃視了一圈幹活的工人才說道:“聽說這幫倭國兵一個月的俸祿要五兩銀子。”
“啥?五兩!大哥,咱們什麼時候也等當兵啊?這天天給魚搓鹽,我這每天洗完澡身上還有一股鹹魚味兒。”
幾個曾經的海賊手下都驚了,這些倭國兵的待遇也太好了吧。
“我他孃的怎麼知道!都好好幹吧,有空兒我去問問那個魯管事。”徐大用說完,便用手裡的木棒比劃著,學著北海鎮士兵舉槍瞄準的樣子。
碼頭上,趙新帶著兩個士兵站在棧橋的前方,看著士兵一個個的從眼前走過。
這些士兵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在行住坐臥和佇列行進上已經有了一些現代士兵的樣子。每週定期的打靶訓練,成績也在緩慢提高。
“即便是以戰代練,那也要再過半年,這些人才能算是個兵。”王遠方跟趙新這樣解釋的。沒轍啊,這個時代流民的素質就這樣,不分大清還是島國。
部隊全部上船後,就是洪大夫帶領的醫療隊和民工隊伍了。阿妙因為年紀太小,被劉大主任強行留了下來。洪濤這次帶領的是由一群島國婦女組成的救護隊,這些人經過洪濤小兩口幾個月的培訓,基本的急救處理已經不成問題。為了讓洪濤保持良好的狀態,趙新特意把雷神號上的大副室騰出來供他休息。
醫療隊的後面,就是扛著鐵鍁、鎬頭和其他小型工具的建設隊伍了。這些被陳青松選中奔赴蝦夷地的工人,每天都會有一斗大米的參戰補貼。所以在登船的時候,每個人都很興奮。
沈璇帶著徐家兄弟站在送行人群的最後面,看到趙新衝著自己這邊揮了揮手,不禁臉上一紅。她剛要把手抬起,女孩子的矜持又讓她把手緩緩放下了。
“一路保重。”沈璇嘴裡喃喃道。
徐壽南和徐福南可沒看到沈璇的表情,兄弟倆興奮的衝著趙新用力揮手,不遠處,一幫學校裡的孩子也在衝著趙新揮手致意。
上午十點,雷神號緩緩駛離北海鎮的碼頭,向南而去。午夜後,船在石狩灣內下錨,準備早上天亮後再安排施工隊伍登陸。
早上天一亮,匆匆吃過乾糧的工人們在船上就開始組裝簡易碼頭模組,這些橘紅色的塑膠浮筒被拼接成十米長、五米寬的模組。然後雷神號上的起重機會這些模組吊到海水中,巡邏艇會將這些模組分批拖送上海灘。
先期登陸的幾百名工人將運到海灘的模組進行拼接加固,安裝主體框架、減震套管、橡膠緩衝墊、防撞條和欄杆。
到了中午的時候,簡易碼頭已經初具規模,一條長長的棧橋從海灘上延伸到了深水區。隨著鄧飛把船靠上棧橋,趙新在船上的廣播中命令士兵以連為單位按順序開始下船登陸。
因為沙川族的人大部分都見過虎吉和久藏,所以劉勝安排丁國鋒帶領這兩個連先行登陸並直奔沙川族村落聯絡對方。
兩個小時後,圖卡帶著手下來到了海邊。看著眼前熱火朝天的場面和那條長長的棧橋,這些阿伊努人是又驚又喜。
趙新一看圖卡來了,馬上就要求他提供幾名嚮導,讓他們陪同劉勝和王遠方的隊伍直撲平原的松前藩稅所。
後世的沙川(小樽)不過是札幌市的港口衛星城。公路修通後,只有四十多里地的距離。不過在這個時代路就沒那麼好走了,森林、河流、沼澤都成為了隔絕兩地的阻礙。
圖卡在聽說攻佔平原後,還要派兵佔領硫磺山和東南部的Makomai;於是立刻回村召集了一支二十人的嚮導隊伍,稍作準備便隨著劉勝他們出發了。緊隨其後的是一支五百人的施工隊和洪濤帶領的醫療隊。
趙新沒有跟著去平原,他和勝海舟帶著一百五十人的加強連到了沙川族的村子,見到了已經來此一個月的勝山傳三。除了他,仙台藩的密探頭子柴田覺藏居然也出現在這裡。
“你怎麼會來這裡?”趙新有些詫異。難道仙台藩也想染指蝦夷地?這可不行!
柴田覺藏向趙新行禮後笑著說道:“聽說趙大人和勝山老闆要一起做生意,伊具守大人讓我過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