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大剛一下愣了,這女人還是個大夫不成?

“居然讓女人當醫生,氣死我了!”

中國古代對女性從事醫生的職業是十分排斥的,更不要說上戰場了。清代有記載的讓女人上戰場就是派青樓女子去城牆上脫衣服破敵法術……

劉勝冷著臉對黎大剛問道:“你一個漢人,為什麼要給滿清當狗腿子?!”

黎大剛“哼”的冷笑了一下,他根本不想跟眼前這群亂七八糟的人說話。要殺要剮隨便了,可惜無法再報效朝廷。

可憐自己的兩個女兒了,老大已經嫁到了新會梁家倒還好,可小女兒呢?

此時趙新對眾人道:“行了,活的大內高手你們都見過了。沒什麼稀奇的,都忙去吧。”

說完,他就對眾人使了個眼色。大家一看,不知道這位趙總又在憋什麼壞,於是就都出去了。

此時屋裡就剩下趙新、片山勘兵衛和兩個持槍的治安警。

趙新拎著一把椅子來到木籠前兩米的位置坐下,微笑著對黎大剛說道:“黎兄,不好意思啊。我們這些人都沒去過關內,所以知道來了個大內高手有點興奮。見諒見諒。”

“……”黎大剛低著頭根本不理趙新。

“混蛋!主公在跟你說話呢!”片山勘兵衛大怒,伸手就要拔刀,趙新抬手阻止了他。

“黎兄,你一個廣東人能當二等侍衛。我猜,你是個武進士吧?哪年的?之前守哪個宮門的?”

趙新這話讓黎大剛大驚!此人一口流利的旗人官話,而且居然知道朝廷武舉的事。他決定試探一下,看看面前這個頭領模樣的人是個什麼根底。

於是黎大剛一臉傲然的說道:“不錯,黎某是乾隆三十九年的武舉人。四十六年蒙皇上欽點,中了辛丑科武進士第三名。授二等蝦。”

黎大剛有驕傲的資本,因為清朝的武進士其實比文職進士還難考。武科同文科一樣,每三年一比。

首先是童試,在縣、府進行,考中者為武秀才;然後去省城,中了就是武舉子;最後要去京城兵部參加會試;最後就是殿試。

進京的武舉們除了要弓馬嫻熟、力氣大、武藝好之外,還要考策論的。比如第三場筆試時,首題用《論語》、《孟子》,次題用《孫子》、《吳子》、《司馬法》。

古時候講“窮學文,富學武”,一個人從打小延請名師教授武藝、讀書,到最後考上武進士,非大富豪紳之家不能為之。一般中產家庭根本供不起。

“哦。二等侍衛,那應該就是正四品咯?你是守衛景運門的吧?是不是就在乾清門東邊兒?那你肯定天天能看見王公大臣了?和珅和中堂你見過沒有?”

“啊?!!”趙新的一連串問題把黎大剛徹底問傻了。這人究竟是誰?

清朝的大內侍衛分成三等,自雍正年間規定,武狀元授御前一等侍衛;武榜眼、探花,授二等侍衛;而後從剩下人中挑選前十名,授三等侍衛。

而二等侍衛一般都會派去守衛紫禁城裡的景運門。此地位於乾清門前廣場東側,東向,與西側隆宗門相對而立。門道內外設礓磋慢道以便車輿出入。門內北側為蒙古王公大臣值房及九卿值房,南側為奏事待漏值所。門外東為奉先殿,北為毓慶宮。

景運門是進入乾清門前廣場的重要門戶,進而可通往外朝中路及內廷中路各處,因此也被稱作“禁門”。自親王以下,文職三品、武職二品以上的大員以及內廷行走各官員的隨從,只准至門外臺階二十步以外停立,嚴禁擅入。

黎大剛被趙新的問題震的都懵了,趙新還在那兒故意的絮絮叨叨。

“和珅今年三十四了吧?他們家劉全兒還活著嗎?不過我聽說和珅沒鬍子啊,嘖嘖,三十多歲的男人不留鬍子,搞不好是乾隆那老頭兒有什麼癖好吧?這麼寵他……話說你們黎家幾口人啊?話說八阿哥平時還下棋嗎?他腿上的毛病好了嗎?你們家住新會哪兒啊?一定很有錢吧?十五阿哥他媽還活著呢嗎……”

片山勘兵衛也被趙新這“嗡嗡嗡”給說暈了。他心說主公這是在幹嘛?怎麼跟唸經似的。

黎大剛此時被趙新問的頭暈腦脹,他覺得籠子外面來了一群蒼蠅,嗡嗡嗡的在自己耳邊飛個不停。如果只是一般的絮叨也還罷了,偏偏趙新東一句西一句,所問的不是官場上的事兒,就是宮裡的事兒,間或還問自己家的情況。

他這會兒只想把耳朵蒙上,可偏偏兩手被拷在了身後,根本掙脫不開。

“停!別說了!”黎大剛終於受不了了,出言打斷了趙新的“絮叨”。

趙新微微一笑,道:“黎兄急什麼,我還好多沒問呢!”

“回答閣下的問題前,我先要問一個問題!”黎大剛額頭炸出青筋,瞪著血紅的眼珠子看著籠子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