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趙亮的作坊(第1/2頁)
章節報錯
“安德魯,你這樣很不好,不夠朋友!”
“趙,我給你的可是最優惠的價格。”
“你大爺的!蒙誰呢?你當我不知道現在是什麼行情?再說了,我要導彈幹什麼?我就要基本型。”
“你在罵我?”
“哪有?”
“你剛才說的第一句就是在罵我。我之前聽你們中國人說過!”
“那是你聽錯了!咱別跑題,我之前定了二十架,這十輛加裝‘2M’系統的我不要,你帶回去。”
倉庫裡,趙新和安德魯正在為這一次的貨物激烈的爭論。
自從長崎一戰之後,趙新就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懼症。D30是猛,可船上只能放兩門;而且近戰用不上啊!
所以他回到北海後,就向安德魯訂購了二十輛“ZU23”雙管高射炮。這個好啊!佔地空間不大不說,平射攻擊距離最遠2500千米,打船都夠用了。
至於對空,趙新壓根不考慮。
話說ZU23當年大毛生產了十四萬輛,而且價格十分便宜。安德魯給的報價是基礎型四百克黃金,比國際市場上的價格貴了一倍。這點錢無所謂,趙新認了。
結果這廝來交貨驗收的時候,居然還帶了十輛加裝‘2M’系統的ZU23M,把趙新鼻子都氣歪了。這是讓他用薩姆導彈去打鳥嗎?!
安德魯不以為意的聳了聳肩,點頭同意了。
另一時空的北海鎮,西拉河東岸。
這邊除了趙亮那已經稍稍成型的金屬加工廠外,在工廠北邊五里地之外就是安保部的射擊訓練場。
之所以把射擊場放在東岸,一是這邊山腳下的樹木不是那麼密,清理相對容易些;第二就是防止孩子們過來。
趙亮目前每天的一半時間就是帶著幾個流民,提純來自長崎的那筆賠款黃金。趙新給他買了一臺金冶煉爐,每批可以提純黃金二十多公斤,提取後的黃金透過模具被分別鑄造成100克和200克的金錠,用於以後購買物資使用。
其他時候,趙亮還要帶人進行子彈的復裝的工作。自從安保部新兵開始射擊訓練,子彈的消耗就變得很大。
每次射擊訓練完成後,劉勝都會派人將一麻袋的子彈殼送到趙亮的“復裝車間”。好吧,目前的復裝車間還只是十幾個大型木棚子;陳青松那邊已經同意在兩個月後就開始建設真正的廠房。
由於子彈復裝中的各種裝置在大洋彼岸十分普及,很多都是用塑膠做的,價格非常便宜。所以趙新一次就購買了幾百套。比如彈藥分配器,這東西就幾乎全是由塑膠件所組成,大小就跟一個杯式攪拌器差不多。
由於安德魯提供的子彈都是價格便宜的長期庫存貨,子彈殼的外觀就沒有那麼好;而且彈殼在射擊以後都會在表面和內部留下一些火藥的痕跡。為了避免形成鏽跡,趙亮決定對所有第一次回收的彈殼都做清洗拋光處理。
清洗拋光器構造簡單,下面是一個拳頭大的電機,上面則是一個帶蓋的塑膠大碗;其實這玩意就是一個震動器。
趙亮在工棚的桌案上擺滿了幾十臺,同時使用。至於拋光時用的清潔介質,則是玉米瓤粉和拋光劑。
自從趙新知道所謂的拋光劑其實就是劣質牙膏後,他乾脆從國內某工廠批發了幾噸牙膏發了過來,反正大家刷牙也要用到。
工人們首先將玉米瓤粉倒入震動器的碗裡,大約佔到碗的一半容積就夠了;然後將幾十枚用過的7.62×39mm彈殼放入,再加入幾十克的牙膏,最後開啟電源啟動震動器。
在這裡工作的女人們都是帶著護耳的。因為幾十臺震動器一起響時,嗡嗡嗡的聲音能震的人頭皮發麻,渾身難受。
兩個小時後,工人將震動器裡的混合物倒入一個塑膠製成的分離器裡,人工手搖一會兒,拋光介質就會和彈殼分離。分離出清潔介質還可以多次迴圈使用,而處理後的彈殼此時就變得光亮如新。
到了這一步還不算完,還需要進行其他的準備工作。
首先工人們將底火從包裝盒裡取出,將其倒入底火配送盤。因為底火又扁又小,很容易掉落,所以這個工作是由女工來完成。一盒底火的數量是一百枚。
女工們小心翼翼的將底火倒入塑膠盤內後,只需要水平輕輕來回晃動幾下,底火在就可以自動調整好位置;然後蓋好塑膠蓋子。之後負責復裝的工人則會將底火配送盤裝到復裝機的模具轉盤上。
接下來就是彈藥分配器。首先要將上面裝火藥的杯子和底座分離,在底座上安裝一個塑膠模組。這個模組的作用是設定每次彈藥的輸送數量。
至於杯子裡火藥需要放入多少,這個就需要專用的電子天平了。比如每發7.62×39mm的裝藥量是24.7格林,那麼就可以在天平上先輸入格林數,再輸入裝彈數,之後就可以倒上火藥進行準確的稱量。
安裝好模組,再將火藥倒入杯子,然後就可以將彈藥分配器安裝到復裝機的模具上。
這時候,就可以開始子彈復裝了。
將帶有四個復裝模具的轉盤安裝到壓床上,放入一枚拋光好的彈殼,先用底火模具對準,去掉使用過的底火,同時將因上次發射時造成的彈殼膨脹恢復原有尺寸;然後再做一次將新的底火壓入。
此時將壓床的拉桿推到底後,上部的模具轉盤會自動旋轉,進入下一步驟。
彈藥分配器會按照內部模組的尺寸,將相應份量的火藥輸入彈殼內,並將彈殼的邊緣略微擴張,便於下一步安裝彈頭。
趙亮一般會在這個步驟時抽查彈殼的裝藥量,以免因彈藥分配器故障導致裝藥量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