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瀟有些驚訝:“這麼快?”

沈天賜補充:“何止,因為惦記著堤壩的情況,方才衙門徵役的公文已經發出來了。”

按道理來說,河道才挖完,官府不會這麼快又徵役,但特殊情況特殊對待。

小夕河貫徹南北,沿岸村莊更是數不勝數,萬一堤壩崩塌,首當其衝遭殃的就是這些百姓,所以民間響應還算積極,只是免不得一邊收拾東西一邊偷偷狠罵幾句已經被帶回京城的那位嚴知州。

出乎瀟瀟他們意料之外的是,回家後他們竟聽說爹也報了名。

寧豐年道:“正好最近家裡沒什麼事兒,修復堤壩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

不光是他,隔壁那常年不在家的趙獵戶也在前往羅州的名單上,瀟瀟發現福緣村的村民們思想覺悟都還挺高,除了個別二流子之外,基本沒有人對短時間內兩次徵役提出質疑,瀟瀟在家思考了一宿,第二天去相熟的人家裡買了好幾麻袋綠豆。

寧安回奇怪地問她要幹嘛,瀟瀟用一碗香甜解暑的綠豆湯作為回答。

“天太熱了,我擔心大家中暑。”

寧安回覺得自家妹妹真是這世上最貼心最善良最可愛的妹子,管她是不是親生的。因為太驕傲,他順嘴就跟沈天賜炫耀,然後當天打烊前沈縣令就找了過來。

沈縣令表示給參加徵役的百姓準備綠豆湯等解暑物資是個好想法,但得換個方式。

於是當夕江縣自願參加堤壩修復事宜的百姓們整裝待發,他們的隊伍中就多了寧家兄妹倆和宋氏。

沈縣令說不能讓寧家無償幫忙,於是由縣衙出面聘請瀟瀟。

其實這事兒讓別人做也沒什麼,但瀟瀟和宋氏都不捨得寧豐年獨自忙碌,畢竟這回不是在自家村子附近,所以哪怕報酬不多,寧家人也自告奮勇毛遂自薦。

瀟瀟和宋氏本來並不打算讓寧安回跟著,可平素沉迷賺錢恨不得將吃飯睡覺的時間都省出來做買賣的他卻毫不猶豫,閉門歇業。

用他的話來說:“銀子和家人比起來,屁都不是,大哥要讀書走不開,我卻不能讓娘和妹妹辛苦勞碌,自己在家裡躲懶。”

話糙理不糙,宋氏嘴上說他浪費時間,心裡卻其實很受用。

陳大人可以先行騎馬赴任,應徵的百姓卻只能步行前往,炎炎夏日,又要趕路,本該苦不堪言,但每隔一段路就會有冰涼解暑的綠豆湯供應,這讓大家心中對前路多了些期待,沉重的雙腿都彷彿又有了力氣。

“走快點,再往前一點就又有綠豆湯喝了!”

“要說我參加了這麼多次徭役,還真是頭一回心甘情願用跑的趕路。”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