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必須有啊!福緣村的小夕河邊頓時熱鬧起來,正好水位降了,剛冒頭的青蝦是一茬一茬網,這跟白撿銅板有什麼區別?

瀟瀟早就找機會用積分換了大量的小龍蝦放進小夕河裡,這東西暫時沒有天敵,即便這樣一網一網地被抓,想必也能很快適應環境迅速繁衍,然後她就有吃不完的小龍蝦啦!

寧家如今一躍成為福緣村最受歡迎的人家,因為他們不光自己發財,還帶著全村一起致富!稍微想一想就能想到,這青蝦沒有警惕性,基本上丟網下去就能撈,人家幹嗎不自己上?還不是為了給大家掙錢的機會?

厚道人啊!怪不得人家發財,這是好人有好報!

寧家新稻種收割之後,沈縣令並未直接收走,而是安排官差幫忙就在福緣村的曬穀場晾曬,官方說法是為了避免稻種儲藏損耗,加上縣城沒有那麼大的空地方便進行操作。

但瀟瀟知道,沈縣令就是為了秀,秀臨縣的大人們一臉,尤其是那些因為觀望錯失良機的馬後炮們。

動作快,已經修建著河道的地方多少得到了沈縣令金口玉言,能分一些稻種,但那些磨磨蹭蹭毫無建樹的,呵呵,那就只能乾瞪眼。

用沈縣令的話來說,就是要讓他們看得見得不到,抓心撓肺急死才好。

而那些大人們看著寧家兩畝中田種出來的冒尖兒的新稻種,果然心癢難耐,臉皮厚些的也回去著手修建河道水渠,然後屁顛顛跑來找沈縣令交涉。

沈縣令雖然打心底裡瞧不起他們,但作為一個社交達人兼話術高手,他當即口頭承諾,要是符合要求的地方太多,可以適當提前給他們預定下一季的新稻種。

於是大人們安排治下百姓挖坑挖得更是不亦說乎,那小夕河的水位眼看就又開始往下壓。

福緣村的村民們倒也不急,因為有經驗的長者已經說了,估摸著沒幾天就要漲回來,因為大規模的降水,就在這段時候了。

羅州知州嚴律的調令遲遲未達,這對沈縣令他們來說是個好訊息,但嚴律本人是坐不住了。

京城傳來的訊息更是讓他忍不住催促福緣村那裡加快動作,也正是因為這一時急躁,流連之人被頻繁往返於小夕河的村民們發現。

正是因為寧家提前結下善緣,當這幾日連續有行跡鬼祟的陌生人流連於寧家的曬穀場,村民們陸續跑去同寧豐年講。

寧豐年本人沒當回事,瀟瀟卻聽了進去。

收了徒弟之後的她正大光明偷懶,天天用看果樹栽種進度的名義進山晃悠,再帶回來一些“土特產”改善伙食,偶爾無事天又不太熱,還會去看看她的牛奶和羊肉串啊不,是奶牛和羊群,生活美滿中有一點小缺憾,為了不讓自己總往隔壁那空蕩蕩的院子看,瀟瀟以遛狗和兔子為由,跑出去看她家稻種鋪開的江山。

這一看,她果真瞧見幾個形跡可疑之人,最關鍵的是,其中一人她恰好見過——當初雷少明派人跟蹤她的時候,就有這人的參與,既然事情和雷家有關,那就肯定不單純,瀟瀟收起兔和狗,悄悄跟了上去。

核桃和圍脖進入空間後反應大為不同,核桃是輕車熟路衝進牛羊群開始造作,圍脖整隻兔子瑟瑟發抖,像是不明白怎麼一眨眼,風景就全都變了。

在小夥伴的陪伴或者說慫恿下,圍脖也就稍微怕生了那麼一會兒,很快就開始往另一個方向跑——瀟瀟的寶貴農田。

要不是空間反應快及時發現,那珍貴的素冠荷鼎恐怕都要被它啃上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