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個極其嚴整的軍陣,不遠處羌兵將領再轉頭看看自家軍陣,頓時滿臉的嫌棄之色。

有長槍手插到弓箭手隊伍中,有弓箭手排在盾牌手裡面,隊形歪歪扭扭,參差不齊,甚至還有許多人拄著長槍倚靠著,跟董卓軍比,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就這軍陣,不用故意放水也擋不住董卓的兵。

這一會兒功夫,董卓軍已進入一箭射程範圍,羌兵將領令旗一揮,弓箭手開始彎弓搭箭。

“放!”

“放!”

卻是兩邊同時響起命令。

“刷刷刷——”

漫天橫飛的箭雨黑壓壓猶如蝗蟲過境,各自落入對方軍陣,一時間,兩邊都響起慘叫聲,不過從音量大小來看,顯然董卓軍中聲音小很多。

慘叫聲還未停歇,第二輪箭雨又至。

這一次雙方的差距就很明顯了,董卓軍射出的箭依然整齊一致,鋪天蓋地落入羌兵中,而羌兵那邊卻是稀稀疏疏,前後不一,有的才剛要放第二輪,董卓那邊第三輪箭雨已至,頓時又在羌兵中帶起一大片傷亡。

三輪箭雨後,雙方開始短兵相接,董卓軍雖一直在移動,但佇列依然齊整,弓箭手有序地後退到後方進行仰射,盾牌手和長槍手已經開始破攔在前面的拒馬。

而羌兵那邊卻顯得手忙腳亂,弓箭手要後退,長槍兵要上前,互相推撞者不在少數。

在刀盾手的劈砍拉扯下,攔在兩軍中間的兩層拒馬很快被開啟,羌兵的步兵軍陣方才已被三輪箭雨射亂,對騎兵構不成什麼威脅了,開啟拒馬後,步兵稍稍廝殺一會兒,董卓便命步兵撤退。

在步兵後方,兩千衝鋒鐵騎蓄勢待發。

衝鋒破陣對武將的武藝要求比較高,華雄作為董卓軍中第一猛將,理所應當充當了破圍先鋒。

“殺!”

見步兵已左右散開,華雄一聲大喝,兩千鐵騎開始邁動步伐。

馬蹄轟隆聲先是低緩,隨著騎兵賓士速度的加快,聲音越來越急,如萬千悶雷同時炸起,震得人耳膜發顫。

看到董卓騎兵奔來,北宮伯玉手中令旗一揮,羌人被打亂的步兵軍陣跟著散開,一支羌人騎兵迎了上來。

數千鐵騎在戰場上馳騁,踏起的煙塵遮天蔽日,目之所及皆是灰濛濛的塵土。

雙方騎士馬術皆精,此處地方雖窄,然對陣人馬不多,倒還能挪騰得開,羌人騎在要和董軍撞上前,分左右兩側掠過,直到華雄的隊伍一頭扎進中間,才從兩邊合圍上來。

華雄一馬當先,手中大刀舞得呼呼作響,觸敵的瞬間,已斬下三個羌兵,擋在他前方的羌人只要捱上他的刀,無一不是被斬落下馬。

羌人領隊的將領武藝同樣不俗,連劈帶砍間,也斬殺了兩名西涼兵。

兩股騎兵流混殺至一處,視線內看到的皆是密密麻麻的人頭馬頭,骨頭碎裂聲、廝殺慘叫聲混雜在轟隆的鐵蹄聲中,響徹渭水河畔。

華雄帶著兩千鐵騎如一把利劍,直直插入敵陣中間,很快便在陣中破開一道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