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招賊建寨2(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貴堅定點了點頭,當了那麼多年農民,從沒體驗過豐衣足食的感覺,反倒是做了賊人,只要跟張燕做一票大的,便是綢緞也穿得。
張茉卻是不可能看著這大片土地用來長野草,工廠產出雖能養活這群人,但若遇上災年,糧價能翻幾十甚至上百倍,有錢都未必能買到。
亂世裡,有糧才是王道!
至於李貴說的那些問題,都是能解決的。
考察過後,張茉次日便回了晉陽,讓管亥帶張海幾人去城中劫了一個木匠全家入山寨,讓他去寨中造水車。
先前造水車的匠人都是王家部曲,張茉又不能讓他們一直呆在山寨,放回來的話很可能會走漏訊息,她只能當一回土匪了。
谷地中間河流落差小,無法帶動水車運轉,便先築上水壩,提高上游水位,再安水車,灌溉和搗紙漿的問題便都解決了。
有張茉提供糧食、農具、耕牛,李貴發動全寨勞動力開荒挖溝渠,不到一月功夫,一應工程皆已建好。
新開墾的荒地,土壤裡殘留草根頗多,莊稼還未冒尖,野草就已瘋長,這也是蛾賊們不想開荒種糧的重要原因。
辛辛苦苦開出地,前兩年肥力雖好,除草卻是麻煩,還需擔水灌溉,收穫又不多,若遇上天災,更是顆粒無收,實在沒直接去搶掠方便。
糧食種下後,張茉又出資在出口處建圍牆、箭樓,至於先前承諾的造紙廠、印刷廠,自然也跟著一起建。
忙忙碌碌幾個月,聚義寨已經大變樣,荒地長滿青色麥子,一車車紙張、書籍被運出去售賣。
婦女在工廠上工,養活自己的同時,還能養活孩兒;青壯男子每日跟著管亥操練;老人也能去田裡幫著做活。
從春末到夏中,張茉兩頭開工,同時建設晉陽聚義莊和太行聚義寨,真正體會了一次什麼叫花錢如流水。
建築材料、農具、工具,還有聚義寨幾千人口的口糧,把一年的煤礦收入幾乎吃盡,好在終於快熬到秋收,張茉鬆口氣的同時也收穫了她想要的人心。
雖然有孩童在聚義莊為質,但這絕不是長久之計,這半年,她除了每週兩天給孩子上課,其他時間多是待在寨子裡混臉熟。
半年考察下來,寨中眾人家底基本瞭解清楚,其中三分之一是當初黃巾起義老蛾賊,信奉太平道,仇富仇官心理甚重,餘下一大半是後來陸陸續續被脅裹的流民,其中多數已接受為賊之事,也融入了這個大集體,還有一小部分人依然想著回到自己家鄉,過男耕女織平凡生活。
老蛾賊們對李貴忠誠度最高,他們雖然極感激張茉帶來的富足生活,但因她年紀小,又是女兒身,真心臣服她的沒幾個,對於這一部分人,她也不急著收。
而那些被脅裹的流民,因為沒受過太平道荼毒,信奉的是誰讓他們吃飽穿暖誰就是老大原則,對她是心悅誠服。
試問,世間哪個小姑娘能有自家老大這般有本事?跟著她,總不會有錯。
至於那小部分想從良的,每人發了半月口糧,放他們回去,眾人出去走了一圈,見外頭田園荒蕪,流民聚集,路邊枯骨累累,才知張茉給他們創造了一個怎樣的天堂。
不到半月功夫,這些人又回來求著收留,併發誓,此生效忠聚義寨,效忠大當家,永不背叛。
管亥便從這些人裡挑出一百人品好、武藝出眾者充張茉親衛。
張茉此舉,李貴知道是她不信任自己的表現。畢竟是個小女娃,要讓一群大老粗真心臣服還是很難的,他也知道自己老部下表面對新渠帥恭敬,心底裡卻只把她當家中小兒,讓爹聽閨女話,怎麼可能?
不過,李貴心裡再不服也不會想造反,因為聚義寨名義上是張茉當老大,實則平時都是管亥在管,管亥也是黃巾出身,武藝又高出李貴許多,加之寨中大半人心都歸附了張茉,他就是想造反也造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