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相請(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然,張茉說的部曲不是指王家部曲,王家雖家大業大,在太原郡的門客、部曲、佃農也有三四千人,但其中青壯只有一千多人,而青壯裡只有少部分是充當護衛的,靠王家這些人,根本無法和西涼軍抗衡。
況且,在董卓暴露真面目前,他還是朝廷功臣,王允是絕不允許張茉去截殺董卓的。
所以她只能秘密馴養兵馬,關於養兵的錢糧,張茉這些時日也做了詳細規劃,賣酒來錢雖快,但這幾年災荒連連,糧價居高不下,大量售賣蒸餾酒勢必會導致糧價進一步高升,最後害慘的還是底層平民。
現在賣點酒只是想為將來挖煤礦積累下啟動資金。
前世作為山西人,張茉最羨慕的就是那些煤礦老闆,真的是數錢數到手抽筋,而今穿越一場,她自然要當一回煤老闆。
山西是中國產煤大省,煤炭資源非常的豐富,她不會勘探煤礦,但煤是億萬年前植物遺體經過一系列的變化形成的,兩千年前的同一個地方,該有的煤還在那底下埋著。
對於深層煤礦,張茉是沒這個能力去挖,只能去找適合露天開採的礦區。前世經常會在各處看見一些大坑,就是露天開採完留下的,仔細回想哪些地方有大坑,就能判斷哪些地方的煤礦埋藏淺,是這個時代人力能達到的。
得益於爸爸這個煤礦工人,她對挖礦的一些流程大體還是知道的。
有了錢她才能建起莊園,秘密馴養兵馬,不過這一切靠她一個人顯然是做不來的,她想到的第一個幫手便是呂布。
呂布神色莫名地看著她,“你應當已經知道我犯了何事,不怕被連累?我得罪的可是弘農楊氏。”
這個張茉在當日聽他說是逃犯時,便回晉陽瞭解清楚了,被殺的楊綽只是楊氏旁支子弟,楊氏之所以非要抓呂布,面子原因多過仇恨,而自家義父和現在的楊家家主楊賜關係很不錯,當初義父被害入獄,求情之人中便有楊賜。
看在呂布對她有救命之恩份上,到時候請義父去說說情,事情也不是沒轉圜的餘地。
只要楊家不追究,來自官府的威脅基本也就不存在了,幷州匪寇、胡人雜亂,誰有那個閒心思去管呂布這逃犯?
官府對於逃犯,基本是好抓的順手抓了,不好抓的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呂布顯然是屬於特別不好抓的一類。
張茉把理由解釋過,呂布心思一動,問道,“你義父是何人?竟能和楊家搭上關係?”
張茉道,“家父王允,字子師,去歲得罪了十常侍被罷官。”
“王允?”
呂布微微驚訝,竟又遇到一位夢中故人?
夢中王允被董卓任命為司徒,但最後也是此人唆使自己殺董卓,後來他和王司徒共掌朝政,長安城破後,他好心想帶王司徒一起逃,只是那老頭倔得很,非要跟長安共存亡,最後被李榷郭汜滅門了。
滅就滅吧,反正王允也不是什麼好人,夢中那一世自己雖為國除奸,但王允等士人還是一直瞧不起他,若非手上握有兵權,他等極可能幹出卸磨殺驢之事。
在呂布看來,王允人品實在不怎麼樣,說是忠君為國,可董卓廢少帝時,他吭都不敢吭一聲,倒是盧植站出來極力反對,只是反對無效罷了。
但是,夢裡那世,自己對王允一家並無救命之恩,觀那日王允態度,是挺感激他的。
呂布腦子又有點混亂了,不知道該不該相信阿茉之言,他神情頗為煩躁,揉著太陽穴沉默不語。
魏續道,“姐夫,小娘子說得有理,或許她義父真能幫我們。”
呂布覺得自己就不是個適合動腦筋之人,夢裡夢外,真真假假,再想也想不明白,他抬頭看向張茉,直截了當道,“你有幾成把握?”
張茉不太瞭解楊賜為人,這個只能說有可能,保守道,“五六分吧!”
她坐到另一個樹樁上,繼續道,“呂兄雖然愛殺人,但我能看出,你骨子裡還是很有正義感的,我義父人是古板了一些,卻並非不講情分之人,這事還是很有希望的,你不妨考慮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