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冤魂作祟(第2/2頁)
章節報錯
比如,每年夏天,最先發病之人皆是愛下河嬉水者,還時常在河中逮魚蝦螺類食用。
二人又去看過那座死人堆起的京觀,跟周邊人打聽過,才知道京觀剛築成前三年,每逢夏日暴雨,有些地方土會被雨水衝散,露出裡面已腐爛的屍體,後來鉅鹿太守郭典差人又築了兩次,把土夯實夯厚了,才沒有再露出過屍體。
大致知道病因,又花幾日時間,走訪了京觀上游幾個鄉里,發現這邊得病者甚少,死者也並非喜歡下水之人,而是多和下游幾個裡有沾親帶故。
綜合以上幾項,基本能斷定,這附近百姓前幾年屢屢患病而死,根源就在這條被腐屍汙染過的河流裡。
至於為何發病時間總是在夏季,應該是因為夏季炎熱多雨,京觀中屍體腐爛的疫毒更易被衝入河中,而喜歡下水嬉鬧者,在此過程中定是生飲了河水,才會染上役毒。
只是並未見著病例,張機也不能確定到底是何癘疾,但此病傳染性不強是能肯定的,根據死者多是一家人,大致判斷這病可能只是共用餐具才會被傳染。
找到根源,張機便將自己的推斷告知里長,讓他約束裡中人,今夏勿要下水玩耍,同時,入口的東西必須煮沸過才可食用。
里長將信將疑,為了大家生命安全著想,還是召集眾人,把張機的告誡告知,又去臨近幾個裡通知了一遍。
張機這幾個月在附近醫治了不少病人,大家聽說是張神醫吩咐的,大多數還是相信他的。
相信醫者是一回事,但依然不妨礙他們相信鬼神,眼看夏季將要來臨,各家各戶儘管每日吃糠咽菜,還是湊了錢買來貢品紙錢,準備再供奉一次京觀中的冤魂,雙重保險才更安全。
眾人在下滹里門外,朝著京觀方向擺好供桌貢品,還未點上紙錢,遠處急急忙忙奔過來一小夥,隔著老遠就大喊,“官差來了,官差來了!”
眾人嚇了一跳,慌里慌張、七手八腳把貢品等物收起藏好,湯老漢又鄭重囑咐張機等,“諸位切莫同官差言及此事,否則我等要被抓去挨罰!”
四人瞭然點頭,若是被官差知道他們敢供奉京觀反賊,十有八九會被當成黃巾餘孽抓起來。
待收拾好東西,兩位身穿便服差役已走到里門外。
見幾個里長都在此處,其中一個身材微胖差役頓時樂了,“正好,正好,人都在這兒,省得我再各處告知。”
“縣裡已下達今年徭役文書,各戶出一名壯丁,兩日後去滹沱河疏通河道,老規矩,不想服役者,出錢相抵。”
年年都有徭役,不是修路、修城牆,就是通河道,眾人對此見怪不怪,差役走後,依然搬出貢品,做完尚未完成的供奉。
張機擔心通河道之人會染上疫病,反覆叮囑一些注意事項,還是不放心。
張茉想到口罩這個防病毒神器,當日便進城自掏腰包購買了數匹布帛,讓各里婦女縫製口罩給服役者帶上,聊勝於無。
又過數日,張機等還未等到疫病,卻先等來了冀州牧袁紹和公孫瓚打起來的訊息。
這個訊息並沒讓張茉如何驚訝,當初袁紹為謀奪韓馥冀州,曾寫信給公孫瓚,邀他發兵南襲冀州,威逼韓馥。
事後,袁紹得了冀州,公孫瓚卻沒撈到便宜,二人就此結下仇怨,但也沒到兵戎相見的地步。
去年,孫堅發兵取荊州,袁氏兄弟本就不睦,袁紹自不想看著自家弟弟得勢,派兵取了陽城,袁術派公孫瓚的弟弟公孫越來助戰,結果公孫越被流失射中身亡,公孫瓚自此對袁紹恨意更深,這才舉兵攻打袁紹。
然而在張茉看來,公孫瓚為弟復仇只是藉口,趁機把手伸到中原來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