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硯書也誠實回答道:“比起之前參加的考試,這次確實有難度,口試與詩賦倒還好,就是今年的策論有些難,考完後我和北淮兄他們聚在一起談論,都感覺各自成一派,實在不好說,還是要看考官的看法。”

安知南聽見大哥的話對那策論很是好奇,不由問道:“大哥,那今年論的是什麼啊?”

“論時政。”

安知南愣了一下方才說道:“怪不得你說大家自成一派呢,當下時政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肯定大不相同的,確實要看考官大人怎麼想的了。”

“是啊,幸好之前在廖老那裡借鑑了不少書籍,否則我還真不懂這些。”

安知南笑眯眯看著大哥,以大哥的處事態度,必定直來直去,策論估計也是心中怎麼想的就怎麼寫下來,不會多加詞彙融合柔軟一些,但願考官也是位正直爽朗之人,這樣大哥中選機率更大。

東昇國的科考只有縣試府試院試最簡單,都說‘三十老院試’,是說三十歲才考上院試都算沒本事的人,‘五十少進士’,也就是說這門考試太難,五十歲能考上,就算年輕有為了。

那些名垂青史的詩人裡,“進士”考試落榜的,也是一抓一大把,可見鄉試難度。

而自家大哥十八歲就已是秀才,年輕有為也不過如是了。

倒是一旁的安知言等大家說完話後才笑嘻嘻開口:“妹妹,一會兒吃了晚飯來找我們啊,我和大哥給你帶了東西回來。”

安知南笑眯眯點頭,問道:“二哥,你和大哥在府城一切都好吧?”

“放心,我們又不是小孩子了,還能顧不好自己啊,就是想家了,好在大哥如今考完了,等來年開春我們再回去,可以在家待好長一段時間呢,就是恆兒長時間見不著大哥,估計該思念成疾了吧,哈哈。”

“恆兒?誰啊?”安知南滿臉疑惑。

安老頭等人同樣疑惑不已,個個看著安知言。

“嗐,就是知府王大人家的小公子,叫王恆,可纏著大哥了,有事沒事就去家裡找大哥玩兒,我也不知道他和大哥怎麼玩兒到一處去的。”

眾人的眼神瞬間又看向安硯書。

安硯書溫和一笑:“不過是小孩子罷了,我也是想著在府城暫住,能和王大人有些關係,行事也便利一些,現在王大人讓我無事教導一下恆兒,也算是好事。”

文中科舉分為: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殿試。

縣試:童生

院試:秀才也叫生元

鄉試:舉人,第一名為解元

殿試:分三甲,一甲三人,分別為狀元,榜眼,探花

ps:可能與別的文中不一樣,望理解。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