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丘市西南,一個半靠山的村寨。

這裡道路不便,景色也不優美,甚至連野遊的驢友都不會輕易過來。

村子裡的人外出打工居多,讓這裡看起來冷冷清清的。

普通人看不見的是,村子後山有個佈滿樓宇的巖洞,坐落著一個特殊的地方。

龍臨閣。

龍在華夏神州具有極高地位,從混沌初開到三皇五帝,有說龍是氣態生命,有說龍是人文圖騰,還有說龍是神仙妖怪,許多地方都有關於龍的傳說,這裡也一樣。

據說這個半包圍結構的巨大巖洞,在南北朝時期,出現過一條巨龍。彼時村民還不在巖洞居住,那龍在一場暴雨後被村民發現時,已經出現在巖洞裡。

龍很虛弱,有膽大的村民在接觸了一個多月後,發現它並不傷人,便獵來食物,供它享用,一直持續了半年。

半年後,這條龍化作一個青衣男子,為了感謝村寨裡的人,建了一座閣樓,並且在閣樓中開始傳授一些秘術。

那些秘術,普通人學習後有強身健體之用,稍有天賦的人學習後,慢慢發現自己體內多了一團溫暖的能量,那能量如龍形百變,能化火,成水,馭風,令獸,有諸多玄奧。

村民從此更是敬龍如神明。

又過了三年,某一天夜裡,星空大盛,那龍隨著星光點點消散,青衣人不見了,只留下他存在的閣樓,和他的傳說。

當曹閒聽了龍臨閣的故事後,還有些神往。

他今天是第一次來這裡。

巖洞村外,泥土路上,曹閒、楊覺四人和呂環、計陽、卓玉蟬匯合,七個人一路都沒有看到好看的風景,這裡能看見的只有冬日不滅的雜草,和遠處不怎麼茂盛的荒山。

時有青松栽種沿途,可能也是營養不良,比起其他地方的松樹又矮又歪。

從土路進村,道路險要,這小路還有一定坡度,掉下去就是十幾米的山溝,連摩托車都不容易進來。

曹閒和楊覺三人走了1個小時,才看見山體背後,那個傳說中的巖洞。

「遂原楊家,弟子楊覺與其餘六大家族弟子受邀而來,見禮龍臨閣同道!」

巖洞外連個籬笆都沒有,楊覺還是在一個石亭旁整了整衣衫,開口拜見。

樹林裡,一個揹著弓箭的女子出現:「楊師兄?還有曹大哥?快快請進。」

曹閒定睛一看,女子臉上有紅霞胎記,揹著一副弓箭,正是龍臨閣首座蕭歸雪的侄女蕭沐晴。

蕭沐晴現在還是獵人的裝扮,似乎因為臉上的胎記而羞澀,但曹閒發現一年多的時間,這個姑娘的身法越來越好了,剛剛自己竟然沒發現他。

蕭沐晴引著他們幾人來到巖洞中。

曹閒抬頭,發現洞頂約莫二十層樓那麼高,半包圍的結構裡,建著很多小樓,似乎木頭很容易在這種潮溼的環境下腐爛,那些小樓的結構大多都是石質。和計家隱世屏裡的石質建築差不多。

那些石頭樓很陰森,沒什麼人氣,還有一條小溪從洞內深處流出,供人取水,一進來,原本不高的溫度又降了幾度。

石樓裡,只有一棟建築很明顯。

是個木樓!

以曹閒的眼光,看得出木樓翻修過許多次了,但木樓前的桃符和牌匾,似乎很有年頭。

桃符上書「潛龍之龍於洞中蟄伏勿用」,下書「見龍之龍現八荒四野在田」

牌匾「龍臨閣」三個字古樸蒼勁。

潛龍勿用?

見龍在田?

收回目光,曹閒跟著蕭沐晴走了進去。

龍臨閣沒想象中那麼嚴肅,樓裡生著爐子,

一群小孩還在玩,聽說都是龍臨閣收養的孩子,有山野奉真的後人,也有非人的孩子們,他們玩的開心快活,首座蕭歸雪在爐子上烤著棗,泡到茶裡,旁邊的小孩子又熱心地為他加了桂圓、枸杞、紅糖、砂糖、冰糖、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