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市垣?”

樓宇層疊環繞,清風雲霧在飄,一個新鮮的名詞,讓王峮和惡陀二人忘記了身處雲端的恐懼。

“沒錯!”

“這又是哪裡?”

王峮好像依稀聽過,但從不曾關注。

曹閒眺望四周開口道:“以前上選修課,聽老師聊過一些。”

兩年前,選修課爭搶激烈,簡單易過的選修課曹閒沒搶到,報了個古代星象演變史。老師是物理學院,研究天體物理的,聽說是神叨叨的一個人。

那老師說神州自古有觀星的官員,明清的‘欽天監’,就是耳熟能詳的觀星機構。

其實星相學起源非常早,天文是授時授歷的,也就是指導人們到了某某時間段了,該做某某事了,大多用於農耕和生活。當然也會用來解釋大人物的生老病死和自然災害。

《詩經》中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這就是最簡單的指導生活的例子。

老祖宗也把星區按照人間區域劃分。

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中的‘三垣’,說的就是天上的區域。

垣,就是城。

三垣是紫薇垣,太微垣,天市垣。

天市垣,是一個星區,也是老祖宗想象中天上做買賣的城市。

二人聽曹閒說完,好奇起來。

“那天市在天上哪個位置?”惡陀發問。

曹閒想了想:“北星區,第十重天。”

星區是方位,重天是高度。

其實在解讀中天之排法甚多,因為天的高度本無窮無盡,上中下皆是天也。最廣泛的是三十六重天,因為天以一圓三百六十度為周,故云三十六天。

而老師當年解讀的,是十二重天。

天以自然如鍾繞十二時計十二重在上,如人身之有十二重樓,十二重上為無盡無極,故又言十三重天。

月在第三重,月輪天。

日在第五重,陽明天。

星宿在第六重,列宿天。

到了第十重焰摩天,就是天市垣的位置。

相傳焰摩天分為三垣,中央為紫微垣,上臨勾陳帝座,下應鬥中紐星金闕在焉。前曰天市垣,為帝座天庭,周天如烈焰摩空,因號焰摩天。

這些話其實是老師調節課堂氣氛的。當年沒怎麼當真。

而今日曹閒發現周圍環境和天市之名,心中有些震撼。

一番講解,惡陀恍然大悟。

曹閒發現自己說了一堆,好像也沒具體說明白,但惡陀還是很滿足的樣子。

其實還有海市,山市,這不屬於天上的事,是在地上的事,但曹閒不準備講了,因為車肆到了。

雲臺浮空,霧生孤塔,往來十方仙車神駕,絡繹縹緲。雲臺上也有古樹奇花,隨雲而動。

車肆呈列奇珍異木無數,難以言名,擺攤的神君仙家法相也多有差異。或老人,或童子,或仙女,或婦人,這裡攤位比帛度那邊更多,塵氣莽莽,有些難窺真容,曹閒發現旁邊就有賣木頭的攤位,就近湊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