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影響學生會形象嘛……齊超脾氣上來沒什麼分寸,你不一樣,你不在學生會,遇到學弟學妹有困難,仗義執言,也是義氣壯舉。”

曹閒哭笑不得。

我可謝你的義氣壯舉吧……

拉磨不用自家的驢,把別人家的馬栓來了,這是什麼事啊。

果不其然,辯論會尾聲,對手化工院臺下表現出嚴重憤慨。

“什麼亂七八糟的詭辯,這也能贏?不是黑幕是什麼?”

一個男生站了起來,臉紅脖子粗的。

評委老師臉都綠了。

歷史院大二一位學弟站起:“你亂說什麼?是不是玩不起?”

“我可去你的吧,你不是說天災可怕嗎,來來來我摟你一拳,你告訴我天災可怕還是人禍可怕!”

化工院蹭地站起四五人,歷史院不甘示弱,也站起四五人。開始隔空罵仗。

“你們都想幹什麼?!”

主評委老師指著兩方:“都給我坐下!”

好不容易維持了秩序,直至半決賽結束,終於迎來了總決賽。

說來這次辯論賽也是損。

總決賽題目是:大學生提高綜合素質關鍵在學校還是在個人

正方:在學校。反方:在個人。

對手文學院的半決賽打的也是坎坷,他們對手也有髒嘴,專門在臺下搞人心態的,大家都不服氣對方,現在都經歷了語言暴力,又開始爭辯素質問題。

不過這種戲劇性轉變挺有意思的。

總決賽是無準備辯論,考的都是大家的知識儲備,一時間又掀起了討論。

石瀟瀟肘了肘曹閒:“你覺得呢?你支援正方反方?”

“儒家講中庸的……非得區分開嗎?”曹閒摸了摸鼻子。

石瀟瀟笑道:“辯論其實是縱橫家的絕活。當然不能兼顧,得有主有次。”

縱橫家就是講取捨的,不講什麼仁義道德,只談怎麼做事才能優勢最大化。

九流十家中的攪屎棍,就是縱橫家無疑。

儒家有言‘危邦不入、亂邦不居’,而縱橫家獨愛亂世。

不過辯論賽相比當年縱橫捭闔的神嘴們差了遠了,太平盛世搞這些活動,只是為了培養學生們自信和邏輯,學校也不願讓學生們將來都和小綿羊一樣,去了社會後被人肆意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