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十八,是沙曼花成親的日子,宋長樂和商昭,還有葉長安葉長平宋長玉三兄弟,包括商盈月帶著一群跟班前來參加婚宴,宅子不算大,沙曼花沒有請其他人。

男方那邊只有顧恆的外祖一家,攏共只擺了六桌,倒是個非常吉利的數字,這個婚禮低調而溫馨,至少沙曼花和她的小丈夫都很滿意,這便足夠了。

原本沙曼花是準備成了親便帶著顧恆回西域的,得知宋長樂和太子明年成親,便說要留下參見完太子的婚禮再走。

沒過兩天立春和立秋的婚期也定好了,最近宋長樂都在關心兩個丫鬟的終身大事,立秋要成親,金老爺夫婦親自來了京城,給立秋置了一座宅子。

立秋撿回來的書生身無分文,成親就只能出他自己這個人,其他什麼也拿不出來,立秋先前為了書生有地方住,已經置了一座宅子,到時候就從這個宅子出嫁,在金老爺送的新宅子裡成親,成親後就在新宅子住。

“你成親後就別再來候府做丫鬟了,自己買個鋪子莊子什麼的打理,以前你一個人不想回金家,我理解你那時的心情,但成親後是有夫君的人了,我是不會再收留你的。”宋長樂把立秋叫到跟前把話說開了。

立秋心中感慨萬千,“多謝小姐疼惜,我知道了,以後會把日子過好的,只是以後我想小姐和立春她們的時候,可以常來候府走動嗎?”

宋長樂拉著她的手,語重心長道:“以後別再喊我小姐,就叫我名字吧,候府就是你和立春的孃家,你什麼時候回來都行,你家那個書呆子功課唸的不錯,就是太不通庶務,成親後你不能再慣著他,得讓他學會過日子,不然你的日子就有得苦嘍。”

“哪能呢,鄭郎他這幾個月已經學會很多東西了,做飯洗衣都不在話下,我還讓他每日早晨起來鍛鍊,省得他以後下場考試暈在貢院裡面。”立秋臉色羞紅,有些扭捏的替書生說話。

“你有成算就好,可不能撿了個祖宗回來伺候,眼看著就要過年了,我找人擇了個黃道吉日,到時候你就與立春同一天出嫁吧。”宋長樂說。

“那不是要勞累您跑來跑去?”兩個丫頭同一天出嫁,兩邊的喜酒都要喝,立秋擔心宋長樂到時候分身乏術。

“中午去立春那邊,晚上去你那邊,我這麼安排你們不會不高興吧?”宋長樂調侃道。

“小姐能來就是我們的福氣,怎會有意見?”立秋和立春都沒意見,於是這事就這麼定了。

宋長樂自己不喜歡做繡活,但喜歡看別人做,豆腐作坊的事安排好後,便整天和立春立秋湊一塊,看她們怎樣縫嫁衣。

立冬上月就已經成婚,嫁的是候府小管事的兒子,小管事在京城有宅子,不過宅子不大,一進的宅子攏共才五間屋子,而且家中有兩個兒子,娶立冬的是小兒子。

宋長樂心疼立冬,左右她出的起這個錢,便給兩個丫鬟都置了一個二進的宅子,兩個宅子都在同一地段,價錢也是一樣的,沒有任何偏倚。

立秋自己買的起宅子,她有錢,宋長樂便沒再送她宅子,而是多送了一套頭面,立秋還有些不好意思,說不用另外再送頭面。

“怎好讓小姐如此破費,當初是我執意要跟在你身邊,金家又不差錢,小姐對我太好了。”

不過宋長樂還是讓立秋把那套頭面收下了,她既然說要了要送,哪有再收回的道理?

立春嫁給學武,太子送了宅子,宋長樂也沒再送立春宅子,和立秋一樣多一套頭面首飾,她只給立夏和立冬送了宅子,這兩個丫頭毫無背景,立夏不想嫁人,帶著兩個孩子,總是住在候府也不是辦法,給她置宅子,以後孩子大了也有自己的家可回。

立冬還有姐姐和侄子侄女,她有了宅子,以後過年過節一家人也有地方可回,一家人吃團圓飯時也更自在。

“把身邊的人都安排的明明白白,是不是該把自己的婚事操心一下了?”宋英娘看著閨女對丫鬟們的婚事格外上心,自己的婚事卻一點也不關心,全扔給別人去操心,真是好笑又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