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就這麼算了,今日咱要是出門了,那些人能放過咱,指不定會把咱一家子打成什麼樣?”二郎忍無可忍,拳頭握的咔嚓響。

“先按兵不動,左右咱們要在縣城待一段時間,來日方長,總能找到機會收拾他們。”大郎依舊一臉平靜。

“若不是七七能看到外面的情況,咱估計已經倒黴了。”二郎越想越氣,恨不得衝出去和那些人打一架。

二郎最後到底是啥也沒幹,憋著一肚子氣上床睡覺去了。

翌日,葉孝元陪兩個兒子去縣衙報名,還需找人結保,因著大郎二郎沒有在私塾唸書,葉孝元這些年也一直苟在家裡,所以沒有相熟的其他考生,只能花銀子請人結保。

報名很順利,一個時辰後三人便回到家,宋英娘已經在做午食了,宋老太在打下手。

宋長樂正蹲在院子裡的一棵茶樹前,茶花很美,她很喜歡,沒想到前主人居然沒有把這株四季茶花挖走,讓它繼續生長在此。

“七七在賞花啊,好雅興,”二郎作怪似的擠了擠眉心,隨後壓低聲問,“今日可有別的發現?”

“守在外面的人應該是天亮前離開的,白日倒是沒過來,晚上就說不準了。”宋長樂也以同樣小的聲音回道。

“過兩日娘和奶會帶著你和三郎他們幾個先回村,得想個辦法把你留下。”二郎說。

大郎瞅他一眼,“哪裡需要傷腦筋,只要七七和娘說一聲就完事了。”

宋長樂點點頭,“娘會同意的,爹也在這呢。”

大郎二郎這次不回村,就在縣城的宅子裡住著溫習功課,直到縣試結束,葉孝元會留在這裡陪他們。

秦先生已經表明不會再教大郎二郎了,“書上的知識你們都會了,也該出去走走看看,不要總是拘在村子裡,多和外面的人接觸,既有心走仕途,除了死讀書還要學會如何與人相處,有時候會做人,比會當官更重要。”

葉長安聰慧過人,四書五經早已熟記在心,文章詩詞都寫的不錯,就是策論稍弱,這就需要他出去多經歷,多看多聽。

葉長州心思較浮躁,學問比葉長安稍遜色,但與其他人相比,相信還是略勝一籌的,若無意外,此次縣試定能上榜。

若是此次大郎二郎能順利過童生試,以後會留在縣城讀書,縣城有三位舉子老爺辦了學堂,若是名次不好,進不了縣學,便擇其中一位舉人老爺的學堂繼續念。

到時候三郎四郎也送到縣城來唸書,縣城的教學條件總歸比村裡和鎮上好上不少,孩子們是該多出來見世面,不能總是拘在村裡那方寸之地。

至於李遇柏那邊是否會再使絆子,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掉,與其膽怯躲避,不如直接面對,端看他到底要如何才肯罷休?

五郎六郎繼續留在村裡,由秦先生教,秦先生是有大學問的,但他不收關門弟子,願意指點一二已是不易。

之所以還願意繼續教五郎六郎,估計都是擔心顧昭一人太孤獨,邃找兩個小郎君伴讀。

說回現下,宋長樂轉身就去和宋英娘說:“娘,七七要與爹還有大哥二哥一起留在縣城,七七要監督他們用功讀書。”

宋英娘被她逗笑了,點了下她的鼻尖,“就你愛耍滑頭,你爹他們哪裡需要你監督哦,讓你留下他們還得分心照顧你。”

“七七已經五歲了,啥都會自己做,哪需要別人操心哦,娘你就應了我唄。”宋長樂又使出殺手鐧‘撒嬌’。

宋英娘果然毫無抵抗力,立馬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