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草原上的胡人天天都以羊肉食。

其實哪裡有那麼好的事情。

哪怕是小部落的首領,也不見得有頓頓牛羊肉。

頂多就是這裡的人吃牛羊肉的次數比中原王朝的百姓多而已。

那麼他們日常到底吃什麼呢?

其實也沒有那麼神奇。

一方面,奶製品肯定是最主要的吃食,要不然茶磚也不會在草原上的銷量變得越來越好。

另外一方面,小米粥之類的東西,他們也是吃的。

特別是靠近中原王朝的草原,小米粥更是牧民們經常吃的東西。

至於青菜,自己種的就很少有了。

偶爾在草原上搞一點野生的沙蔥之類的東西。

當然了,李承宗和李淵他們要吃,肯定是牛羊肉的。

特別是牛肉,在長安城,哪怕是貴為皇帝,都是很難有機會吃到牛肉的。

倒不是說整個大唐窮到帝王都吃不起牛肉。

而是牛在農耕國家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一般情況下,耕牛都是不能隨意宰殺的。

甚至隨意宰殺耕牛是犯法的。

為了起到表率作用,哪怕是牛肉很美味,宮中也是非常少吃的。

“這些牛肉,腥味也是挺重的,跟之前太原郡王府出來的廚子做出來的相比,差遠了啊。”

李淵現在的嘴巴也是被養刁了。

之前李承宗層出不窮的搞出了各種各樣的美食,李淵自然是第一時間就享受到了。

“滷牛肉,還是需要有一些香料,否則的話就缺少一點感覺。”

一直以來,李承宗都想著儘可能的讓草原上的經濟能夠依賴大唐。

雙方的貿易物資越多,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就會月底。

願意支援戰爭的人就會越少。

雖然這不是徹底解決草原問題的辦法,但是卻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不管是羊毛還是牛羊,亦或是茶磚之類的東西,都是為這個目的服務的。

現在看來,完全可以把香料這個東西加進去啊。

“香料這個玩意,不管是胡椒還是桂皮,都不是便宜的東西,這些牧民們怎麼可能用得起。”

李淵對於香料的價格,顯然還是比較瞭解的。

大唐人實在是太愛香料了。